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注册制是19年提出来的,提出来后业内都认为是划时代的改革,早年前股权分置改革确实造就了一波牛市,不过这一次改革目前看出现的问题特别多,以前上学有个金融学理论叫做委托代理问题,大致意思是大股东和小股东利益不一致,大股东一股独大,大鱼吃小鱼,真正进入行业后才真正理解这个理论,“大股东对股价上涨感兴趣,对公司好不好并没有那么感兴趣”,人都是逐利避害,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远远比公司经营带来的成长高,或者说经营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是理想?是信仰?是利息,那么马克思都知道的道理,当一个地方利润过大的时候,什么脏乱差恶臭的事情都能干出来,法律,制度肆意践踏,我们股市里大多数股票都是大股东一股独大的,你要是老板,你想要赚钱你会做什么,太容易了,坐庄,难听了,做主力,也不好听,但是核心就是做高股价,方式用最low的就是资金强拉,最后击鼓传花给散户,高级点注入概念故事,再高级点,在顺周期内加杠杆生产销售,哪怕下游都是库存,这样也可以充分美化报表,像光伏这波下跌的原因,居然是22年销售到欧美的库存积压太多了,22年涨的现在全回去了…总之,大股东一股独大导致中小股东的利益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出台注册制,还有球友记得吗,当时大家以为注册制后,蓝筹白马会在优胜劣汰中胜出,良币驱逐劣币将会到来,大盘股趋于集中,小盘股逐渐退出,或者说注册制带来港股化(现在看看港股化这个词真讽刺),结果在19-21年出现了各种茅,叠加刚兴起的互联网大v带货基金产品模式,价值投资者第一次在A股昂首挺胸,被世人接受就那会,而最后白酒在21年春节报团结束,新能源等在张继在21年年底也开始分崩离析,而对应的小盘股,微盘股缺表现的更抗跌,23年微盘股甚至不断新高,北交所也出现难以理解的离谱反弹行情,这段时间里反而小盘,概念,炒作,题材更受欢迎,以前有个词叫黑五类,既小盘股,次新股,伪成长股,垃圾股,题材股…现在新名词词有专精特新,有市值下沉。东方时尚的违规减持,浙江国祥二次ipo,这类新闻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是偶然吗?“现在这种情况和当初注册制会给A股的影响的初衷完全相反”。A股需要完善的制度,当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常识,金融才不是光鲜亮丽的,钱多的地方一定利益交错,是肮脏的,潜规则最多的地方,但是没办法,不关掉就必须改革完善,否则每次上涨就上天,每次下跌就深入谷底的模式不会改变,每次都一样,永远的高波动,高波动是不会带来长期资金的投入的,是不会带来财富效应,是不会实现让老百姓通过基金理财赚到钱的投资初衷的,是只会让股民基民不断对股市失望,只会让大家对未来没有信心,只会让大家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一次次被上面的发新闻的,发政策,喊口号的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