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3回复:14喜欢:3
$新高教集团(02001)$

年报,中规中矩
优点:
1.大股东人品好,这个点其实非常重要!
2.提高办学质量加大投入,虽然利润率全行业最低行列,长时间看还是不错的战略。
3.对自己定位公共事业股让股东比较安心,现阶段不要扩张,打铁自身硬是重点,争取降负债。

缺点:
1.美元负债汇率只计提到8月30日,按目前计算下期财报可能还要计提3000万左右,美债加息成本一年还要提高1500-2000万。
2.学生人数较去年减少约3000人,招生困境已现,最重要的云南学校补录了N次上新闻。
3.负债行业最高行列,这点非常危险,可能影响后面能否继续分红。
4.股价方面:12个月均小于50亿已经确认,可能等待调整日剔除指数港股通,指数类基金要被迫卖出,还有失去港股通很容易小动作,依靠的只有大股东人品。

全部讨论

2022-12-01 12:48

新高教集团的流动比率也不够高,0.5都不到。看到一个说法,新高教集团过去几年低价买了很多中西部落后地区的职业学院,后面会需要很多资本开支……

//通过投资、并购、后续投资的方式交替进行,目标锁定「老少边穷」地区的民办高校,为李孝轩的一贯打法。优点在于:一、贫困地区生源多、高校少,地方政府发展高教事业的决心大、补贴大;二、成本低、压力小,相比东部地区一出手就得十亿以上的优质标的,贫困地区的民办高校无非一个零头而已。
缺点,当然也十分明显,归纳一下主要三条:
1. 消费弱、学费低。
即使连续数年涨价之后,新高教旗下六所大学2018/19学年的平均学费水平不到1万元,只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公立大学的学费水平。同一时期,广东的二本民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平均学费已在2万元以上,是新高教旗下高校的两倍。
2. 低门槛进入,后续投入巨大。
比如,新高教只用1.0亿元的「微弱」代价,便拿到河南学校55%的权益(股权),但交易双方约定,新高教分两期向河南学校的工期工程注资。西北学校,新高教另起炉灶,在原有学校之外兴建新校区,几无并购成本,但新校区占地千亩、规划建筑总面积40万平米,还得填充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必定耗费大量资金。
3. 教学水平差,甚至成为「野鸡大学」的代名词,严重砸牌子(如果有的话)。
本来,教育是一个「慢行业」,慢工才能出细活儿。创业之初,李孝轩只有一个学校,坚守十余年,滚动发展、建立声誉,使云南工商学院在2011年成为西南首批、云南首个民办本科大学。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筹备三年、「打磨」四年,才成为贵州最大、就业率最高的民办高职。上市之后「为财务报表打工」,举债扩张,把办学办成了「生意」,教学水平的短板一再暴露,甚至成为做空机构狙击的对象。

2023-02-20 15:09

哥儿们,我在你转的这个帖的作者主页看到他后续又改口建仓了新高教,还赚钱了你要不也再看看?

2022-11-29 22:44

剔出港股通机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