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重新开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恍然发现已经很久没有在雪球写文。最后一篇还是21年年终总结。翻出来看了一下真是字字珠玑,可惜自己写完设了个仅自己可见,然后自己也忘了看,结果导致了22年的悲剧。

所以还是得写下来,记录自己的思想,经常回顾总结。吾日三省吾身,古人诚不欺我。

翻看了自己从前写的笔记。有失败的有成功的。比如高息股组合,只有房地产除了保利全军覆没,其他收益都还不错,其中甚至有几个阶段性翻倍的,问题是需要非常耐得住寂寞。

网格组合,多个网格共享流动资金。其实这点相当难做到,大盘暴跌的时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用融资来补网更不是一般人能挺得住的。而且好的长期网格标的也不好找。不过运行了这么久以后,也总结到一点经验,积攒了几个合适的标的,可以继续优化。

银行可转债的一点小小研究,在兴业银行上是成功了,转债和正股分别赚了10%和20%离场,与原来预期完全符合,计划通。但是光大银行却败了,光大转债的最后处理方法,又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事实证明对于金融手段,在专业选手面前,我是非常无知的,完全不堪一击。因此以后还是不要冒险去博这种自己不理解的收益,如现在的搜特转债之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压路机前面的钱不能捡。

22年完全没有继续记录,其实是因为中间放弃了学习和思考,开始学人家听消息追热点。认识了一个大佬,以为抱上了大腿,从此可以赚快钱。

事实证明快钱好赚也难赚。大佬很靠谱,介绍的股票少则涨过三五十,多的曾经翻了两三倍。但是我只能说曾经赚过,最后多是赔钱收场。总结一下原因,主要还是这钱超出了我的认知,不知为何而涨,也不知涨到何处是头,结果就是小涨即卖,大涨追高,小跌就补,大跌套牢。过山车坐了一场又一场,结局是,和大佬买了同样的股票,人家大赚其钱,我赚少赔多。如今还有个深坑没爬出来。

所以今年又重新开始思考总结。快钱看似好赚又刺激,其实长期结算,还未必赚得过高息股低估买入高估卖出,或者恰当的网格标的来回拉锯这样的慢钱。其实这就是所谓只能赚认知之内的钱,高息低估和网格我大约能掌握70%,较有把握可以慢慢积累收益。快钱也不是不能赚,但是只有20%了解的事情,基本没什么把握,有机会的话小赚离场,千万不能太贪心。

总体来说还是要加强学习。扩大自己的认知圈。多看书,多看各位大佬经验总结和分享。少盯盘,少看短期消息。

而且个人的投资体系,还得靠自己慢慢完善,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有些人天性喜欢追涨杀跌,杀伐果断,他们可能就更适合赚趋势的钱。我生性保守,厌恶损失,无法快速应对短期涨跌,就不要强求赚右侧的钱。以时间换空间,赚左侧和底部的钱会更适合我的性格。

最近在学习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做价值投资,赚估值修复的钱,希望能够坚持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