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信,现在已经是牛市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五一前,市场连涨数日,大多指数已基本收回年初以来的跌幅,有些还累积了不少正收益,如上证指数沪深300,还有最近涨得更快的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今年已经涨了超过8%了。

牛市要来了吗,或者说已经来了吗?——市场跌了三年之后,这可能是投资者最期待的事情。

去年以来,宾宾对A股的看法一直是“7分乐观和3分谨慎”。一方面,政策积极、估值便宜,加之经济处于衰退转复苏阶段,长期看一切都将向好的方向转变,这是乐观的理由。另一方面,短期复苏进度难以预测,海外经济处于类滞涨环境,加之不时爆发的地域冲突,这些都会影响A股的短期走势,这是谨慎的原因。

简而言之,从周期的角度看,最差的情况基本也就这样,牛市只会迟到,不会不到。从近期出现的一系列征兆来看,A股有点“小牛已露尖尖角”的意思了。

首先,前两年人民币汇率走低、伴随外资大幅撤离,是国内市场持续走弱的重要原因。作为重要风向标,北向资金单日进出的体量虽然只有百亿左右,但所能带动的交易规模却远大于此。

例如,在市场大涨或大跌的交易日中,几乎都少不了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入或流出,很多国内资金都在跟随外资而动。在2019年-2021年这波牛市中,外资同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市场上涨幅最大的板块,几乎都是外资布局的那些“核心资产”。

汇率贬值和外资流出的问题近期出现了一定反转,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汇率近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外资开始回流中国,寻求避险,带动人民币和港元的汇率反向走高。在国内经济有望走好的背景下,后续有望继续吸引更多外资重新流入,这对股市将形成直接利好。

其次,目前美国经济长期处于高利率环境,一些经济数据已出现下行苗头,但降息却一再推迟,从一开始预期的3月延迟到6月,现在又延迟到下半年,甚至不排除年内不会降息的可能。

这种高通胀叠加低增长情况对于股市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现在全靠那些头部科技公司的股价支撑着繁荣。黄金、原油、加密货币这种过往跟美元有明显负相关性的资产,去年以来也经常和美元美债同涨共跌,说明这里面肯定有东西出现了错误定价。

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集聚的风险也越大。一旦经济挺不住,或者这些公司的业绩不及预期,股市就有可能大幅波动,即使美联储快速降息,问题也很难快速出清。

因此,部分美国本土资金也有出海避险得需求。除非遭遇重大危机,海外美元需要“回家救急”,否则,美国经济缓慢回落,中国经济缓慢回升,对我们的股市反而可能是更友好的环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股市说到底还是对于政策、经济、企业盈利周期的长期反映。市场永远在牛市和熊市的交替中前进,没有什么只涨不跌或只跌不涨的市场,如果有,说明你对股市的了解还不够。

牛市的涨幅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熊市就会跌得越惨,比如2007年的6124点和2015年的5178点。反之,熊市的跌幅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下一轮牛市往往也会涨得越高。在2007年、2015年这两轮特大牛市之前,A都经历了三年以上的长期熊市。任凭政策如何刺激,市场在那段时间都没什么反应,直至最后一口气爆发,然后矫枉过正,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从2021年见顶至今,A股也经过了三年熊市。由于上一轮牛市的涨幅相对有限,所以这轮熊市的跌幅相也不是很大,不过指数也几乎跌回到2019年牛市起点附近。而且,这轮熊市持续的时间太长了,投资者情绪已经落到了冰点。去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同样是暖风频吹,无论是宏观层面的货币宽松、还是直接针对股市的“国九条”,同样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

不过,转折点可能已经近了。只要海外没有遭遇重大危机,在国内利好不断堆积的情况下,2635点基本就是这轮熊市的最低点了。换言之,A股已经开启新一轮牛市,后面即便再破3000点,只要不创新低,就都是牛市初期的“颠簸”而已。

上证指数长期在3000点附近徘徊的问题,确实多少让A股有点“抬不起头”,也是这些年投资者对诟病股市的重要理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年的3000点和现在的3000点在本质上的不同。从估值来看,当年确实“不配”涨到3000点,现在也确实“不应该”只有3000点。

另外,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证指数(金融、周期、能源为主)已经不足以用来代表A股的整体走势。反观沪深300中证全指这些更全面的指数,前几年都涨过了2007年的高点,底部也在每一轮牛熊周期后持续向上抬升。

当然,投资者可能很少关注这些信息,而是“沉浸”在个股和行业的投资上,最后发现指数回来了,自己手上的个股和基金却没有回来,于是“选择性失明”,更愿意强调市场的问题,而忽略自身的不足。如果说以前不能“买指数”,跑不赢指数实属无奈,现在指数基金已经非常普遍,还跟不上指数就没有太多“借口”了。

相对A股,港股这几年更惨,正在经历几十年来最长的一波熊市,2020年才成立的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从高点跌去了70%。即使短期涨了一波,长期看依然处于绝对低位,后面还有很大空间。不过,由于港股受外资的影响更大,所以波动也会更大。布局港股的前提是要么是看好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大厂,要么是看好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低位,不看好就别碰。

总之,牛市什么时候出现不重要,重要的是牛市会不会出现,以及出现的时候你在不在场。如果你相信熊市之后必有牛市,那就不必悲观,真正的机会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股市本身就是一个“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地方,正因如此,那些“保本”理财产品才会要求投资者长期持有,只有这样机构才能稳赚不赔。

如果能借助一些资产相互对冲,市场下跌时尽量少跌,市场上涨尽量跟涨,那么牛市早点或者晚点到对你来说就都能接受,甚至晚点到还更好,因为你还有机会在低位继续买入。

比如,宾宾在星球里提供的几个“作业”,熊市的时候该跌还是跌,但能控制住跌幅,只要市场回暖,账户很快就能回来,这样拿着就会很踏实,也不用担心会错过下一轮牛市,因为永远都处于“满仓”状态。

牛市的起点从来都只能通过“后视镜”才能看得出来,真要等你看出上涨趋势,确认牛市的时候,牛市其实已经走完一大段了。这时候再犹犹豫豫的慢慢买入,最后就很有可能满仓买在顶部附近,然后迎接熊市暴跌。想避免这种情况,就得学会在熊市里买入,只有跑在90%的人前面,你才有可能在股市里赚钱。

#宁德时代飙升!带领创业板指大涨#

#A股港股联袂大涨,你加仓了吗?#

#热门中概股普涨,拼多多领衔#

全部讨论

接下来大概率轮动反弹,接下来固态,AI,黄金有色一个都不会落下,需要后续聚焦核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