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市场小结:黄金现在能买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证指数回到3000点之后,国家队基本采取“托而不举”的策略,所以3月份市场大体上回归常态,大资金“暴力拉升”的情况很少出现,更多是在盘中大跌的时候偶尔出手,点到为止。

这种护盘方式也比较合理,毕竟经济基本面仍在缓慢改善,而且海外也不太平,在这种情况下持续拉升市场显然吃力不讨好,很容易怎么上去、怎么下来,到时候大资金就把自己也给“埋”里面了。

北向方面,继2月份重新流入600亿之后,3月份继续流入220亿,算是止住了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失血的情况,但流入幅度不大。

所以,现在的市场可以说是“出了ICU,但还在住院部”。在解决了高频量化和期货市场的做空力量之后,市场只能说是止住了跌势,但要继续上涨还得有新的催化剂才行。

一方面,要看国内经济能否持续复苏,或者政策是否超预期。

目前看,3月份公布的各种数据喜忧参半,关键的M1冲上去之后又掉下来了。在整个房地产市场面临巨大压力的阶段,各项数据想要保持强劲是很难的,所以“强复苏”的机会不是很大,这点市场应该是有所预期的。

换言之,只要地产没有超预期下行,而且其他数据能稳中有升,应该就能支撑股市继续向上,毕竟市场前期跌幅足够大,调整的时间也足够长,所以向上修复的空间还是有的,没必要觉得国家队不出手市场就涨不上去。

政策方面,近期传言国内也要搞量化宽松(央行直接购买国债)。如果属实,那么对于资产价格是重大利好(超发货币),而对于储蓄则是重大利空(利率走低),可以拭目以待。

至于具体规模,在起步阶段并不是很重要,因为量化宽松是会“上瘾”的,只要有第一轮、就会有第二轮、第三轮。

另一方面,要看国际环境是冷是热。

目前看,之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点过高,而美国的各项数据时好时坏,整体看还比较有韧性,所以对于降息的需求似乎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迫切。当然,欧洲那边已经开始有国家“抢跑”了,后面应该会有更多国家陆续跟进。

同时,一些局部冲突也时有发生。这种“黑天鹅”是无法预判的,一旦出现就会对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世界和平,大家专心“搞钱”。

另外,美国的债务是一个比较大的雷,就像我们的地产一样。明眼人都知道风险大,但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爆、什么时候爆,以及后果有多严重。

就最近两年的情况看,双方有点相互较劲的意思,都想挺到对方先出问题,再加上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少不了各种预期博弈,所以全球环境可能不会很太平。

如果国内经济和国际环境都不太给力,而股市还想走牛,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全球掀起新一轮的科技浪潮,如人工智能。只能说,这波人工智能的科技革命一定会出现,只是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出现,属于可遇不可求。

所以,综合来看,现在能确定的是A股向上的空间大于向下,值得乐观布局。但空间小不代表没有,需要用时间来抹平风险。

再说说黄金的走势。

2022年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金价本没有上涨基础,甚至应该下跌才合理,但实际表现却异常坚挺,甚至近期还持续创历史新高,掀起一波投资热潮。今年美联储将进入降息周期,理论上利好黄金走高,那实际上到底会涨还是会跌?

之前分享过关于黄金的投资逻辑,简单来说,金价是涨是跌,主要看货币(尤其美元)的信用如何。

如果世界和平,投资者对货币的信任度够高,那么黄金的吸引力就比较有限。反之,如果世界不太平,大家觉得货币会贬值,或者有可能出现欠债不还的情况,就会转而持有其他货币(比如美元)或黄金。如果连美元自身都出现危机,那全球对于黄金的投资需求就会进一步提升。

最近两年,美联储持续加息,按理说持有美元和美债本该获得不错的收益,为何大家还要跑去买黄金呢?这主要是美国这些年实在是“欠”了太多钱了,现在一个季度的利息就接近一万亿美元。

在这种债务规模之下,大家开始担心美国会“赖账”,所以即便是美债收益率不断走高,大家也不会孤注一掷地投美元资产,反而会担心它债务暴雷,于是转而把目光投向了黄金。

因此,在国际环境恢复和平、美元的信任危机解除之前,金价可能都会保持在高位。

不过,能确定的是金价肯定不是在低位,因为上述问题并非刚刚出现,而是已经存在相当一段时间,并且已经都反映在了金价上。除非你认为各种危机会持续蔓延,否则这时候大比例投资黄金也是不合适的。

而且,与股市和债市不同的是,黄金是没有生息能力的,债券长期拿着有利息,股票长期拿着有分红,但长期持有黄金你什么也得不到。

历史上,金价的大部分涨幅都集中在个别时间段出现,如上世纪70年代,而1980年的金价高点直到2007年才冲过去,相当于近30年不涨。

所以,持有部分黄金用于对冲风险是合理的,但大比例投资是不合适的,高位买入则更不合适。

最后啰嗦几句老生常谈的投资价值观。

我们经常说投资要“低买高卖”,也知道投资者实际上在“高买低卖”,只不过嘴上不承认而已,而当下的A股和美股正好就将这种两极化的情绪反映到极值。

A股跌了三年,几个指数的最大跌幅近50%,估值到了历史低位,而美股则从去年以来涨了50%,估值到了历史高位。结果,投资者面对A股越来越悲观,而对美股则越来越乐观,并且理由都非常充分。

但仔细想想,既然投资者在3000点的时候不看好A股,那为何前几年在3500点以上的时候又愿意追着买呢?难道那时候的经济更好,体制比现在更加完善,政策比现在更加友好?

其实,说到底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越涨越乐观,越跌越悲观。

再便宜的东西,只要价格还在往下掉,大家就不想买入,而再贵的东西,只要觉得价格还能涨,大家就愿意继续看好。

往好了说,这叫趋势投资,但趋势投资的核心在于做错的时候要马上认赔离场,而这恰恰是散户做不到的。

因此,这种涨时看涨,跌时看跌的策略更像是一种在“赌桌上数钱”的行为,短期也许能赚钱,但只要不离场,最后就全都得赔回去。

反之,越涨越谨慎,越跌越乐观的策略,虽然短期看像是“大冤种”,但长期却大概率能让我们真正赚到钱。

投资不是单选题,没必要单押一种资产。站在当下,我们既不不轻言A股见底,也不轻言美股见顶,但谁在低位、谁在高位,基本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