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ETF规模2月环比增加1053亿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经历连续下跌后,A股在2月触底反弹,尤其科技条线最为抢眼,而与此前资金入市的方式不同,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成为关键的投资工具,包括沪深300ETF创业板ETF芯片ETF以及创业板50ETF等,都有资金借道布局A股。

这些ETF也是深交所的拳头产品。在市场情绪与资金的共同推动下,深市ETF2月的规模环比增加1053亿元,达到5785亿元,期内的ETF成交金额达到6423亿元。受此影响,各ETF对标指数月内均有较大涨幅。

记者发现,增量资金托底A股市场的同时,也在激活市场做多情绪,活跃资本市场。有关深市基金特别是ETF规模的增加,亦是投资人、基金管理人、流动性服务商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市值达5785亿元

近期,围绕深市指数化投资现状与趋势,深市基金公众号发布了2月ETF数据全景,尤其是在规模增量方面,2月的深市ETF市值环比增加超过千亿元,沪深300创业板ETF贡献居前。

据统计,截至2月末,深市基金产品共有659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6113.69亿元。其中,ETF共有365只,总市值为5785.15亿元,总份额为5309.18亿份。本期ETF成交金额为6423.19亿元。

1月末统计的数据显示,深市基金产品共有651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5037.35亿元。其中,ETF共有357只,总市值为4732.03亿元,总份额为5196.67亿份。相比之下,深市ETF规模环比增加1053亿元。

截至2月末,规模最大的3只非货币ETF分别为沪深300ETF创业板ETF芯片ETF,规模分别为1007.31亿元、598.81亿元和238.81亿元。

截至2月末,规模排名前十的非货币ETF总规模为2821.45亿元,占ETF总规模的48.77%。

其中,成交额最大的3只非货币ETF分别为创业板ETF沪深300ETF中证1000ETF,成交额分别为551.18亿元、406.31亿元和223.64亿元。净申购份额最大的3只ETF分别为创业板ETF、沪深 300ETF 和中证1000ETF,净申购份额分别为77.20亿份、63.89亿份和41.83亿份。

从基金管理人管理深市非货币ETF的规模与发行数据来看,截至2月末,嘉实基金资产规模为1224.98亿元,是管理深市ETF资产规模最多的机构;从管理数量来看,华夏基金是管理深市ETF数量最多的机构,达到34只。

截至2月底,共有40家基金公司在深交所发行上市非货币ETF产品。

流动性服务商共26家

针对证券公司营业部的经纪业务,特别是针对深市ETF的交投调查,深市基金公众号也发布了2月营业部成交热力图,结果显示,沿海城市个人、机构客户ETF交投活跃。

从证券公司营业部经纪业务个人客户ETF成交额排名热力图中可以发现,拉萨、上海、佛山、杭州、深圳的营业部成交额靠前,其中,上海多家券商营业部表现突出,包括华宝证券、湘财证券、招商证券、国金证券等旗下营业部。

机构客户ETF成交额排名方面,北京、上海、深圳、宁波等地交投活跃,重点城市营业部成交额突出,包括申万宏源银河证券平安证券等在北京的营业部,华宝证券、华泰证券等在上海的营业部等。

从各大城市ETF经纪业务个人客户成交额排名来看,上海、深圳、北京、拉萨表现突出;各大城市ETF经纪业务机构客户成交额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排名靠前;具体到证券公司营业部经纪业务个人客户ETF交易账户排名来看,西藏、上海、广东等地排名靠前。

此外,在基金流动性服务商方面,截至2月末,深交所基金市场共有流动性服务商26家,共为356只ETF产品提供流动性服务,覆盖股票ETF(单市场、跨市场、跨境)、债券ETF、商品ETF、货币ETF等各种类型。

从基金流动性服务商B级及以上产品数量来看,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排名前三,数量分别为263只、255只、230只。与1月底相比,广发证券B级及以上产品的服务产品数保持不变,中信证券减少8只,华泰证券增加2只。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证芯片(SZ980017)$ $创业板50(SZ399673)$ $创业板指(SZ399006)$

#ETF成股民新宠#

@雪球基金 @今日话题 @易方达指数通 @景顺长城 @华安基金 @工银瑞信指数club @广发基金 @鹏华基金鹏友会 @华夏ETF@招商指数家族 @国泰基金 @大成基金 @指选南方ETF @申万菱信基金 @融通基金@华夏基金 @天弘基金 @平安ETF之家 @永赢基金 @万家基金 @指慧家 @嘉实基金 @富国宽基君 @银华基金 @建信基金 @国投瑞银基金 @方正富邦基金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信息或观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对任何投资工具的买卖建议或投资策略的行为依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国证指数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引发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