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H2:九毛九年报浅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83喜欢:45

一、概要

3月22日,九毛九公布2023年度业绩,营收59.86亿,同比+49.43%;店铺层面经营利润10.77亿,同比+108.48%;归母净利润4.53亿,同比+820.17%。

2023H2,营收31.06亿,同比+47.45%;店铺层面经营利润5.02亿,同比+110.47%;归母净利润2.31亿。

(经调整后净利润全年5.01亿,此处不列出,因为经调整净利润=净利润+股权激励分摊费用+上市开支-首次公开发行所得认购款项的利息收入,主要就是调整了股份酬金和上市开支。九毛九不太涉及投资,所以这项指标对投资者指引作用不强,不如直接用国际准则下的净利润)

董事会建议宣派股息,每股0.15港元(合计2.1555亿港元),股利支付率43.1%。公司同时承诺,未来拟维持不少于归母净利润40%的股利支付率。

这个分红量折合人民币不到2亿,低于我的预期,但考虑到2023年尚有1.5亿港元的回购,两者相加,大约返还了股东3.66亿港元。

单看现金股息,0.15/5.5=2.7%,勉强跑赢存款,并不太有吸引力。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九毛九的成长状况。

二、整体

九毛九的整体经营状况并没有很大幅度的变化,2023年的业绩也的确是缺乏吸引力的。

若要问管理层对哪方面不满意,管理层会回答,「哪哪都不满意」。也正因此,公司2024年的主题才会定为「重新出发」。

2.1门店数量

2023年,九毛九新开了180间餐厅,包括134间太二(其中国际6间,国内128间,或者说内地122间,港澳台及国际市场12间)、35间怂、4间九毛九、6间赖美丽,1间赏鲜悦木牛肉火锅(「赏鲜悦木」),成功将门店数量拓展至726间。

同时关闭了10间餐厅,主要是太二和九毛九。关店的原因有:1)重签租期时条件太苛刻(例如提高租金、要求更换位置或捆绑其他商场);2)经营不善。

2024年同样也存在关店,理由则会增加一条:改为更赚钱的店型。

例如广州正佳的「山外面」门店,是由赖美丽改成的;佛山的「山外面」是由太二改成的,由于门店底层设计趋同,硬装部分能省好多钱。

这个闭店率总体比较满意,关于九毛九的核心风险之一的「太二大面积关店风险」目前来看不算太大。(下文具体阐明)

2.2经营状况

根据去年下半年对翻台率数据的追踪,2023年经营状况恶化发生在9月及以后,影响持续至今。

太二上半年翻台率4.3,下半年4.0,全年4.1;怂上半年4.0,下半年3.7,全年3.8。

只有九毛九西北菜依靠新店型改造+外卖走量+下半年人们对量大管饱的西北菜的热衷,才实现了翻台率的快速提升。上半年2.8,下半年3.1,全年3.0。

但翻台率的下滑被同店经营效率的提升所抵消,因此虽然23年下半年,乃至24年上半年,这种冷清肉眼可见,但却没有严重影响营收和利润。

这一点能从营收的分布(上半年28.8,下半年31.06,新开店数量集中在Q4)、利润的占比(上半年2.22,下半年2.31)中看出来。

但它的确称不上「满意」,特别是有海底捞率先交出优秀答卷在前。

借用管总在业绩发布会上的讲话——

可能我们没做的那么好,比更优秀的、比方海底捞,那我们就真的没法比,它绝对是我们持续学习的一个榜样。但是我们够不够好呢?够不够努力呢?我觉得是够努力了,我认为也做得够好了,但是确实没有达到我们去年的预期。至于股价,我认为是最终会趋向于公司价值,但是今天是什么价,谁也不知道,我都看懵了,所以不去管它。

我认为这种压力感不是坏事,虽然似乎它令管理层做出很多短视之举(例如all in在酸汤赛道),但在激烈竞争的年代,有压力去求变、有动力去向好,总好过尸位素餐、坐等分钱。

2.3财务状况

九毛九的财务情况比较简单,大致来看:

1)资产方面:现金保有量下降了约1.5亿,比之前回购的部分多一些;现金流量虽还未披露,但可以想见,用于建设供应链和上海中央厨房的买地必然占了一定部分。这笔钱在日后会逐年摊销,因此每年1-2亿的建设费用是正常的。

2)负债方面:除了随餐厅数量增加的租赁负债外,增加了1.54亿的长期贷款,应该是供应链建设的贷款。其它没有异常。

3)ROA=7.6%、ROE=14%,均达到了上市以来的最强状况(但没有回到2019年太二爆火的时候)。

随着门店扩张、折旧摊销影响不再严重,资产状况快速提升是正常的,倒不如说到现在ROE还没有达到15%,是经营状况不佳的一种表现。

所以看ROE永远不要只看一个数字,而是要看ROE=13.93%≈7.58%×1.01×1.82。和过去相比销售净利率增加了、周转率回升了、餐厅数量增加了。

在未来的理想状况中,餐厅网络的开拓是做加法(例如一年开130间餐厅,第二年不会变成260家),因此随着餐厅网络开拓,折旧摊销占比会减少,销售净利率会提升;

随着餐厅等有用的「生产资产」在未来资产中占比的增加,以及现金等无用「金融资产」被消耗/分红/回购,周转率会提升(上市前九毛九的周转率甚至达到了1.8);

餐厅是租赁的,虽然最好的情况是买下来,但在国内这几乎不可能,因此新金融准则下,杠杆系数会增加。

那么倘若ROE没有按照剧本写的变化,同志们就可以按图索骥,去看看哪些部分「不及预期」,以及为什么。

4)从销售费用、四费花销,甚至体感也能看出,餐饮行业的竞争烈度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九毛九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优势,人均创收54万、创利4万,也是历史最高。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在业绩报告的P14,公司写道,「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有22,467名雇员及10,650名外包人员。」;

这段落在中报是「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拥有合共11,107名雇员及9,752名外包人员」。

半年增加1万人显然是错误的。而且年报的餐厅数量是726间,则每个餐厅可分到(22467+10650)/726=45.6人。

这个数据由于计算了总部人数,必然会偏高,但餐厅人数显然不对。

这里的22467是总人数,原句应改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有11,817名雇员及10,650名外包人员。」

即(11817+10650)/726=30.9人,这与半年报数据(11107+9752)/621=33.6人相吻合。

九毛九的财务团队人丁兴旺、美女如云,居然还犯这种错误,属实不该。再联想到此前关联借款未及时披露的问题,财务团队是有内忧的。

5)简单根据现有数据推算,不考虑加盟生意和山外面的额外增量(也没啥考虑的,加盟费才几个钱……),九毛九的2024年的营收约为86亿,归母净利润约6.03亿,考虑之后归母净利润大约为6.13亿,和去年11月的估算结果差不多。

依照现在的市值,动态PE=70/6.13=11.42。

三、分品牌业务情况

3.1九毛九西北菜

九毛九西北菜是九毛九餐厅网络中的老人,其餐厅数量由2018年的147间锐减至2023年中的最低点75间,然后龟缩于广东、海南两处大本营,持续扮演现金奶牛这个非常有前途的角色,每年贡献1亿上下的门店经营利润。

用管总的话说,九毛九就是他「一直想要掐死但怎么都掐不死的牌子,还赚钱……」

总部不愿意倾斜资源投入九毛九一方面是因为西北菜品类的天花板较低,这和左宗棠鸡的概念类似,属于「山西人在南方做的北方菜」,在北方基本没有市场;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九毛九门店的经营数据较差。

作为成熟门店,即使折旧摊销费用较低,但九毛九的OPM却也只有17%上下,单店销售额也只有不到1000万,其实,这个足以横扫半个餐饮界的利润水平,但和当时的太二相比还是弱上一筹。

在集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换股」一目了然。

因此,管理层倾向于集中资源投入更有回报的企业中,而让九毛九租约到期后自然退出。即使是现在,管理层依旧认为,将有限的资源「加仓」太二和怂,比「加仓」九毛九更划算。

九毛九「掐不死」。

随着去年新门店模型的启用,九毛九的营业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甚至是逆势上升。毛利达到新高,被内部评价为「九毛九品牌近十年来表现最优的一年」。

新的九毛九全面学习太二的模型,有几个特点:1)店型更小,250平方以内;2)智能设备的使用,减少了20%的人工成本;3)装修风格更具现代化。

再加上本身西北菜「量大管饱」的禀赋和其「放心、安全」的一贯思路,去年在儿童餐+性价比菜品上的努力立竿见影。

这些改动并不是降本增效,而是适应需求。例如缩减门店面积,是因为1)翻台确实不够高;2)外卖需求在提升。

从翻座/翻台的数据可以看出,九毛九西北菜的很大一部分需求(超过3成)是外卖,不会占用门店面积。

而且外卖需求往往是错峰的,例如午餐外卖需求的峰值一般是11:30-12:00,而堂食高峰在11:50-12:20,发轫外卖是机智之选。

我自己几乎是无限次地回购九毛九「酱大骨+饺子+粥」的26.9元套餐(在美团——外卖——神券节里面)当工作日午餐或晚餐,非常划算。

去年九毛九新开的4家门店全部采用新店型,并且同步改造了5家原有门店,今年这种节奏料想不会停下,所以我预计,今年在维持单店营收840万/间不改变的假设下,九毛九西北菜将获得6.7亿营收和1.2亿门店经营利润。

3.2太二酸菜鱼

作为九毛九核心品牌,虽然今年在营收中的占比已由77.6%下滑至74.8%,但依旧是「主仓位」。可以说太二酸菜鱼的上下限直接决定了九毛九的投资价值。

从数据上说,太二酸菜鱼的业绩是不及预期的,这点毋庸置疑;产品、宣传、调性、儿童餐策略(居然不能让宝宝吃到门店的主品)各个方面都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

特别是进入下半年后,翻台率下滑是比较明显的,硬是靠10周年直播活动给顶了上去,否则后果堪忧。

当前,内地有560间太二,港澳台及海外有18间,无论是从管理层「2027年开到1000家」的中期指引,还是我国约6000家的购物中心的保有量来看,太二如今在打的,妥妥是下半场。(幸好不是加时赛)

对此,太二也做出了非常多的改变:1)取消四人以上不接待策略;2)推出更多活动,主动与学生交朋友;3)推出更多的菜品,更丰富的SKU;4)推出黑鱼单人餐外卖,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5)常态化打折;6)部分地区开放加盟(2024年动作)……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也许就是今年),允许加减辣、黑鱼套餐、更丰富口味的鱼等等,都是可以在堂食上见到的结果。

黑鱼做外卖是一件非常正确的策略,黑鱼比鲈鱼紧实、鱼头也不好看,但鱼肉更Q弹、更耐放,土腥味也稍好一些,天然适合外卖场景(运输不易碎,稍冷一点吃土腥味不重)。(注:本人是坚定的黑鱼党,但我不敢告诉管总……)

其实,在品牌后半场,决定一个品牌上下限的因素就是:1)上限:下沉市场及海外门店;2)下限:商场门店的存续能力。

从这里面再各自抽出一个问题,则是1)下沉市场的拓店空间与具体措施;2)是否存在大面积关店的风险?

3.2.1下沉市场的拓店空间

所谓的「下沉市场」其实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1)一线城市的边缘商圈;2)二线城市的非核心商圈;3)三线及以下城市商圈。

就当前太二的策略而言,下沉市场的打法依旧与高线城市和核心商圈相类似,既没有在社区店、街边店方向发力,也没有针对下沉市场做出特别改动。

就我的观察来看,这三类「下沉市场」有一定相似因素。

1)客群老。

下沉市场商场的主流客群是家庭客,他们共同的画像特征是:30-45岁,已婚,半数带着小孩。

相较于年轻人,他们购买力更强,但也更加看重「品价比」(有品质的性价比),普通的噱头吸引不了他们,能吃饱、吃好,吃得舒服才是重要的。他们对消费不是无感的,而是更愿意为「舒服」埋单。

太二酸菜鱼针对下沉市场设定的六人位非常必要,此外儿童餐、宝宝座椅的推出也很及时。

但不能加减辣、儿童吃不了鱼片(太油,以及无法加减辣)还是一种制约,许多消费决策在顾虑到孩子时便会消失。

人们是先考虑品牌再考虑性价比的,例如想到要去吃酸菜鱼,但孩子吃不了,那么就会干脆放弃这个选项,而选择孩子能够吃的不辣的沸腾鱼,或者去西贝。

2)翻台低。

由于人工、租金成本较低,下沉市场的门店普遍利润结构较好,即OPM较高,但绝对营收和利润较低。因此,下沉门店需要更低的盈亏平衡点才能生存。

随着太二不断开拓下沉市场,翻台率、同店销售的降低是必然的,这种降低将被门店数量的提升所抵消,不必太过惊慌。

下沉市场的拓店空间取决于所在商圈对休闲正餐(70-100价格带)的接受程度,而且地区之间差异很大。但短期来看,全国6000余个商圈,扣除头部和尾部各10%,剩余的再打对折,在2400个商圈中布置1000家店,并非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空间不是问题,且当前国内的消费力尚未完全恢复,此时反而应该控制速度,徐徐图之,避免操之过急导致的「大开大合(关)」。

3.2.2核心风险:大面积闭店

诚如前文所述,太二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面临大面积闭店的风险。这不单是由于历史上太二极低的闭店率(10年闭店不足20家),还是由于太二本身的特性。

1)模型弹性高。

但凡我调研的鱼类连锁正餐,没有不夸赞太二门店模型的。一大特点就是,模型本身的弹性较好。

今年,太二在维持200-250平方米门店模型的基础上,人员由30人下降至25人。

最大的特点是取消了两班倒,缩短了营业时间。这不是降本增效,不算是好事。因为这也意味着在大多数地方,太二的营收上限下降了。

(是否使用两班倒,主要是看下午2-5点低峰期的时候会不会持续进客,如果那个时候都还是能够持续进客的话,就要两班倒。)

但是,太二因此获得了较低的盈亏平衡线。

在一般租金情况(5-8万)下,太二每月营收超过60万就能过线(一些大店需要70万),这差不多对应着3-3.3的翻台率。

考虑到供应链还有一定的收益,翻台维持在3.3以上时,太二基本不可能面临大规模关店。

2)品牌效应强。

九毛九西北菜不同,太二是当前九毛九集团的核心品牌,是其他品牌和厂商谈判时的样板,因此在有新的核心品牌出现之前,集团一定会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个品牌上。(更不要说现在何总都当上CEO了……)

品牌效应还体现在顾客层面,太二是许多人心智中酸菜鱼的top1,当他想吃酸菜鱼时,就会比较太二和其他。

这一点和海底捞很像。当然,酸菜鱼和火锅的品类差异还是太大了,太二的品牌力也没有那么强。

但这种心智上的积累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覆盖的,特别是正餐这种单人决策、多人参与的情况。

段永平在聊比较问题时讲过一句话,「卖了茅台买什么?」

同样的,「关了太二开什么?」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短期之内,太二大面积关店的风险也是极小的。即使有苗头,也一定是可查的。

3.2.3海外门店

当前太二有19家海外门店,并且九毛九的海外业务也依旧会以太二为主推进,今年将再开15-20家。

我们多次聊过,太二国际的拓店速度、盈利水平令人惊讶,财报则基本坐实了这一点。翻座率达到3.9、翻台率达到5.5,客单价172元,数据非常夸张,以至于我反复向IR团队和管理层咨询其真实性。

当然,考虑到海外较高的人工成本和租金,海外门店的盈利水平并不一定如此夸张,但「赚钱」,甚至单店来看比国内赚得多,这一点应该毋庸置疑。

(超高的翻台率也许和店型有关,如吉隆坡柏威年广场店,面积较小只有十几张桌子,始终处在等位状态)

在去年的文章中我们说过,海外太二同时存在「互联网上风评不佳」和「线下门店十分叫座」的现象,提醒我们需要关注舆论风向,但这不能完全以舆论为锚,有条件的话还是要结合实际调研,或多方了解门店的实际运营情况。

未来,随着太二点位的扩张与下沉,翻台的下滑是必然的。同店理论上也会变化,但管理层也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其实今年太二的同店销售,内部要求是有「小个位数(1-4%)」的提升,综合以上信息,认为太二全年可以创造58亿营收,11.8亿门店经营利润。

3.3怂火锅

怂这个品牌在内部被寄予厚望,就像是一位投资者新纳入的成长型股票那样,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从数据看也确实如此,怂自冷锅串串改为火锅后,经营业绩不断攀升,单店营收做到了2600万/间。(不及海底捞动则3500万/间的营收水平)

去年怂最大的特点是:

1)服务人员进一步精简,单店人员缩减至55人。甚至通过增加小料台和动线设计,优化了一个上小料的服务员。

2)SKU进一步丰富,之前聊过,火锅的底层逻辑是丰富,过于精简的SKU天然对顾客产生了筛选作用,不利于品牌生存。

「去怂?」「不去,没东西吃啊!」这种对话出现在一个火锅品类中,无疑是非常奇怪的。

3)降价,作为和家庭客迥然不同的客群,年轻人的一大特点是,兜里没钱,还爱花钱。降价能让年轻人减少吃起来(心理和资金上)的负担。

怂的客单价从 2022 年的128元降低到2023年的113元,再加上各种活动和折扣券,低于火锅平均价格的客单价让聚会的压力大大减少。

但这一系列举措也引发了大量质疑和差评,主要集中在:i)服务质量下降;ii)老门店快乐氛围减弱;iii)小料需要收费等。尤以一三点为重。

目前来看,怂的发展策略应该是,稳步开店+持续优化模型(毕竟怂不能借鉴太二的模型),核心担忧点是品牌调性是否能够维持。

想要快乐就去怂,如果这个心智能够占据部分年轻人认知,那么怂便找到了一个和海底捞有鲜明不同的差异化路线。

目前来看,在广东省+闽南地区,怂都很火爆,但北上的反响却稍弱一些,地域差异还是明显,有待进一步观察。

24年的怂火锅,如果能够继续保持当前盈利能力(我觉得还能提升一些)和调性,应当能获得不少于19亿的营收和2.3亿门店经营利润。

3.4赖美丽酸汤烤鱼

赖美丽品牌在2021年推出后就一直在打磨,原有的江团鱼+活鱼现杀的模式,虽然在烤鱼市场足够差异化,但无法做到稳定盈利,因此难以为继。

从2023年数据可以看出,有营收无盈利。实际上,从财报往年的「其他」类项推断,赖美丽一直处于盈亏平衡略亏的状况。

2024年,赖美丽从九毛九新模型中获得灵感(和负责人……),着手进行完全改造,改造为赖美丽酸汤烤鱼,当前在试运营阶段。

根据业绩会上的观点,「所有改变的目的都是为了把性价比做到极致,把标准化程度大幅地提高,把模型做轻。」

当前尚没有数据可以验证转型结果。但我个人旗帜鲜明地看衰这次转型。理由有三:

1)赖美丽和九毛九的情况不同。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九毛九的升级改造本质上是基于需求所进行的现代化改造,具体方法是「学习借鉴」(照抄)太二的模型。

但赖美丽诞生之初就是使用太二的模型,只是由于活鱼现杀成本太高,无法适应性价比时代的需求。

如今没有可借鉴的对象,是否还可以成功?

2)赖美丽完全重构了她的客群。

在转型之前,赖美丽依靠活鱼优质的口感获得了一些好评,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雪球上,不乏拥趸者。

但是此次转型,从装潢设计到鱼的种类变更到取消现杀再到烤鱼的做法,赖美丽全方位地改变了自身定位。这种转变比怂冷锅串串到怂火锅的改动都大,因为后者至少底层快乐的特性(跳舞、制造快乐)是不变的,而赖美丽,完全变了。

可以说赖美丽完全失去了她原有的客群,在体会到接近「背叛」的感觉后,不难想象,这些烤鱼最核心的客群会与赖美丽完全决裂。可以说,除了「赖美丽」这三个字之外,「赖美丽酸汤烤鱼」已经完全崭新的东西了。而老IP带来的却只有debuff。

如今赖美丽要用老IP重构新客群,是否还可以成功?

3)赖美丽限死了自己的口感。

烤鱼是个成熟的品类,其市场份额是酸菜鱼的2倍多,发展时间也更早。作为成熟品类,市场上早已存在探鱼、半天妖等大牌,也有师烤等新晋品牌。赖美丽原本依靠活鱼现杀打差异化,是很难,但至少是一种真正的差异化。

如今的酸汤烤鱼,说实话很难作为差异化存在。成熟市场里,单一口味的壁垒非常薄弱,对手只要加一个酸汤口味就完事了,除非赖美丽自信自己的酸汤口感能独特到与头部烤鱼企业直接PK,但事实上,即使是活鱼现杀时代的赖美丽,也没有这个能力。

此外,烤鱼的客群也是高度成熟的,成熟客群天然对丰富度存在要求,只有单一口感的赖美丽酸汤烤鱼,是否还可以成功?

对这三个问题,我的回答都是偏负面的,因此我不太看好赖美丽的本次转型。(烤鱼在新加坡那么火,不如赖美丽用高品质烤鱼专注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发展?)

缺乏必要的信息,暂且认为24年赖美丽、那未大叔、赏鲜悦木合计为九毛九集团贡献2亿营收和可以忽略不计(大约500万?)的门店利润;加上加盟业务带来的额外收入和带来的总部管理费用,合计认为此部分贡献归母净利润1300万。所以全年归母净利润估算为6.13亿。

3.5那未大叔、赏鲜悦木

两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独立品牌,都是不会有拓店预期的孤店。这俩应该是2023年「其他」里163万门店经营利润的主要由来。

那未大叔作为精品粤菜,天然依赖厨师水平,难以复制。从门店经营状况和宣传力度来看,大概率租期到后就会关闭,不必倾注注意力。

作为那未大叔同一负责人打造的新品牌,赏鲜悦木的定位更像一个试验场,后厨普遍研究生学历,称试验员,选址在广粤天地一层101:1)周围外国人住的多;2)离总部近,便于观察。

赏鲜悦木用于试验新口感的酱料、出海模型的可靠程度等等。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私人会客地。

当前怂的一些蘸酱、山外面里香料和蘸酱,都能看到/尝到赏鲜悦木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怂之前给牛肉配的酸辣酱,简直就是低配版的赏鲜悦木酸辣酱。

根据去年去赏鲜悦木观察的一些数据计算(此为根据门店观察数据概算,存在误差):

「赏鲜悦木」单店模型:

人数:前厅20人,后厨12-13人,共32-33人。

面积:500平方米(附近租金30万+/月)

餐位:2+2+6+5+1+1+4=21桌

4人桌2张,6人桌2张,8人桌6张,15人桌5张(赏、鲜、悦、木、匠),3人桌1张(室外,仅晚餐),4人桌1张(室外,仅晚餐),2人桌4张(室外,仅晚餐)。共4*2+6*2+8*6+15*5=143座全天,3+4+2*4=15座晚餐。

人均:大众点评560元(500-600元)

工资:前厅服务员6000+后厨10000(推测)

翻台:平均约1.5,按照平均每桌4人假设,即4*21=84人(根据年报数据,实际1.6)

前期投入:1000万(预估)

人工=20*6000+13*10000=25万/月(可能低估,但基本不会超过40万)

租金+水电=40万/月

根据年报,赏鲜悦木不到4个月赚了717万,月均高于179.2万元。

这种盈利能力,容易让人联想到成都著名的精品川菜馆马旺子,虽然模型重、复制难,但盈利能力非常出众,属于选好位置,做一家能赚一家。

(顺告,赏鲜悦木与云南当地合作研发的水果玉米生吃非常好吃,尝过之后,我后来通过多种途径购买,但均未能复现那种脆甜的口感。水果玉米点任意套餐均可获得,且可以无限续,还能外带,值得入手。)

公司对这两个品牌均没有其他公告。因此不做盈利预期。

3.6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

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诞生至今一个月余,两家店平均做到了5.5左右的翻座率(7左右的翻台率),几乎每天都在排队,堪称疯狂——当然,这种疯狂显而易见的不可持续。

2024年,九毛九有all in酸汤赛道之趋势。怂火锅的酸汤锅底、赖美丽的酸汤烤鱼,再加上山外面的酸汤火锅。这种押注单一品类的行为,在其他餐饮连锁企业里均未见过。

当然,管理层对山外面信心十足,主要理由是:1)酸味的记忆锚点效应很强,有别于川渝锅的重辣,更清爽,但市场上尚未出现大连锁专注于酸汤赛道;2)泛火锅是很大的品类,空间广阔;3)酸汤整体的性价比高于牛油锅底,可以把利润做上来。

虽然信心很足,但管理层对山外面的具体动作却很谨慎:

1)选址精巧。

两家山外面,一家选在广州正佳广场这个人流旺地,且特意选择怂火锅的边上,测试山外面是否会像嗨捞对海底捞那样,对同集团下的怂造成影响。

佛山店也是有经营状况不佳的太二改建而来,顺便也测试了在人流中等的商圈经营状况是否可以。

2)谨慎合伙。

作为高标准化模型+低成本投资的品牌,山外面的模型就是为加盟打造的,这个毋庸讳言(而且还是在2个月内突击出来的品牌,团队的执行力太强了……)。

山外面的毛利率不低于60%,员工工资占比14-17%,租金占比8-10%,预计加盟商投资的投资回本年限大概是18-24个月。(相对应地,太二毛利率64%,九毛九68-69%,怂毛利在提升,现已超过60%)除了回本周期外,其他数据对商场的吸引力较强。当前广州已有2家店正在装修中。

自从2颗鸡蛋煎饼失败后,九毛九对加盟生意就非常谨慎,这次开放太二的加盟,却只对山外面开放面向商场的特许合作(到期后商场可以选择卖出股权退出,或者买进股权成为加盟商),2025年才开放加盟。

虽然当前山外面的业绩可以称之为惊人,但是否可以成为优质品牌,还要看1)酸汤热度是否会持续存在,以至于壮大成为大类;2)新门店开放、品牌热度退去后,是否还能维持较高盈利。

当然,管理层给出的16-24个月的回本预期,显然有些保守因素,如果以上两点能够做到,12个月内回本应当是比较确定的事情。希望在半年报里能见到山外面的相关数据。

四、估值

用三种估值法对九毛九进行估值:

4.1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4.2永续年金法

4.3倍数估值法

五、总结

九毛九的投资由两个部分构成,定性的部分特别定性,因为管理层能力、执行力、创新力、品牌拓展力,甚至老板的愿力都是很难用数值评估的东西。

定量的地方又特别定量。

餐厅不会跑,有多少家餐厅,这些餐厅过去有多少营收,假设这个季度是上个季度的延续(除了疫情和战争,餐饮很难发生突变),那么我会获得什么样的收入?这些都是按计算器能简单按出来的。

涉及到这个部分,它就特别定量。餐饮是一个不怎么会突变的生意,突变的只有人心。它经营状况的好与坏,每天都能被看到;它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网点,然后吸引人们前来就餐。

市场因为九毛九的加盟生意而欢呼,又因为管理层坦诚加盟生意今年之内对业绩不造成影响而冷静下来。涨涨跌跌,起起伏伏,最终企业还是那个企业,人们依旧一日两餐或三餐地生活着。

今年的业绩发布会,应该会令管理层感到郁闷,不仅仅是去年业绩不及预期,而是大家的关注点,几乎没有提问者关心企业的愿景、梦想,而是在关心今年能赚多少?明年能赚多少?能否给一个确定性的指引?以及,什么时候有业绩的突变?

就像管总在业绩发表会说的——

今天很多问题都要我们一个确定性地答复,但是其实很多都不确定的。

你比方说加盟到底能做多大?我真不知道,如果我能知道,那就牛逼了。这个是不确定的。

股价和市值怎么期待?我是这样想,餐饮经营是一个持续的行为,就是我们天天在做的事情,要根据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资源,持续去调整我们的经营策略,经营方针,人员布局,品牌布局等等。

你说多品牌,我们是个多品牌,能多到什么程度?搞10个品牌吗?我觉得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团队来说,做不了10个品牌。所以到现在可能就得先打住,先得把现有的品牌经营好,这就是我们内部的情况。

23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至于什么特别大家比我都清楚。那在这个特别的年份,包括24年持续的外部环境,我们怎么做?我们根据我们的判断来做出我们的决定,然后去执行。

执行的结果好与坏,那就是这个团队的能力。

不好了,可能明年开这个会大家不来了,好的话大家还要来,对吧?

这就是一个餐饮公司正常的状态。

如果真的今年我们做了一些动作,哎,达到目标了,那说明我们这个团队还是很强的,这也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但是你非要说,哎,今年你们一定能做到啥?这个我们内部有目标,我们会定一个全年目标营业额,然后利润做到哪些,做哪些动作能达到这个目标营业额,能达到这个利润。

那肯定是我们定的目标,肯定是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如果我们定的目标是普普通通目标,那我们就没有价值了。整个高管团队,你价值在哪里?大家这么信任你,真金白银买你的股票,你怎么对得起这些投资者?所以,真的没做好、没做到,不是我们不够努力,是我们能力不足。

我对待九毛九也是这个态度。我几乎不担心它在某个品牌,某个品类上没做好,而是在意这个团队的内部动力和努力程度。餐饮这种没有护城河的行业有一个鲜明特点(所有没有护城河的行业都有这个特点),起早贪黑的人最后成功。

当然,如果没有成功,也正常,看错企业什么的,再正常不过了。

以上。

(注:文章仅作为学习之用,请勿当作投资参考,本人持有九毛九,未来72小时内无买卖计划)

$九毛九(09922)$

精彩讨论

狂暴干饭食兔君03-29 18:00

翻座率=按年內總客流量除以總餐廳營運天數與平均座位數的乘積。
翻檯率=按年內總服務檯數除以總餐廳營運天數與平均檯數的乘積。
菜品结构、餐饮类项不变的情况下,翻座/翻台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数据。变少了就是「非座位」取餐的情况变多了,因此外卖增加了。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看看太二国内和国际的这个数值差异,差额基本也是外卖。

狂暴干饭食兔君04-02 17:53

是的,然后再加上今年新店部分,不准,但很好用……
此外,昨晚有位大佬提了个问题挺有意思的:
太二的同店数据也有点问题,比如23年太二营收44.69亿,按照313家可比同店的数据,平均每家店972万。这个有点奇怪,22年末太二有450家门店,如果972万/间是个平均数据,那么光这些门店就有450*0.0972=43.74亿,剩下23年新开的128家门店只贡献了0.95亿营收。平均每家门店9500/128=74.22万年营收。
虽然这128家门店中有一半多是在去年下半年开办的,但这个数字和972万/间的差异也太大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发出来大家看看。$$九毛九(09922)$

狂暴干饭食兔君04-04 18:10

怂是否排队存在地域差异😂广东和闽南排,一二线城市的周末有时候排,其他时候大部分不排。

洪少猛04-01 22:48

嫌弃餐饮没有护城河的,终究会在股价走牛后,觉得香。好文推荐。

lred_l03-29 19:52

九毛九西北菜倒符合当下消费降级需求。只是单价较低虽稳定到贡献不了太多利润。太二这两年感觉品质是在下降,口味似乎没有之前那么好,而且偏辣不适个全家老小的家庭,当然毕竟开始走的也不是全家福路线。但是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其他一些品牌也是迎合年轻人为主。单价受消费降级肯定🈶影响。出海是合适的,机场高铁之类的地方也🈶市场。国外的华人吃口中国菜其实不容易。但要做到世界性的中餐有很长的路要走。格局要大。股价目前不算便宜,爆点暂时也没看到

全部讨论

兔兄,“从翻座/翻台的数据可以看出,九毛九西北菜的很大一部分需求(超过3成)是外卖,不会占用门店面积。”翻座/翻台这个指标是怎么反应外卖占比的?

请教下H2的翻台率是怎么计算的?业绩报告里好像没有直接披露?

对了,评价一下兔子君关于业绩预测的计算方法,是不是去年的总店到今年为同店,然后再通过表中同店收入计算而来?

03-29 21:29

看了下上市募集资金全部用完了,以后扩张全靠自有现金流了吗或者银行贷款,会不会管理层预测开店数高,但实际达不到呢,请教下按照今年给的一百多家新开店计划要花两三个亿,能达成吗。

03-29 23:22

市场股价看好像对九毛九很悲观。其实会不会反应过头了。

感觉九毛九还是很有性价比的,虽然比不上腾讯确定性强,但从其增长来看,值博率还挺高的

03-30 08:08

读完的感觉是管理层有点平庸,打到哪是哪嘛,上周路过浦东某家怂火锅,感觉工作人员都是花里胡哨的小青年,难持久啊

03-31 11:23

年报分析很好。连锁餐饮有点像超市零售,都是要精耕细作,不断的一点点降低成本、提升坪效,来维持不高的毛利率,所以务实勤勉的管理层很重要,最后一段,关于管理层的发言,是属于实在型的,比起乱投资、吹牛逼、骚操作多的,这种企业家还是比较能给人放心、踏实,专注在做业务的信任度的,让持有人心安。但餐饮的商业模式,在整个投资市场里,确实不算好,所以也很难给到重仓位。

04-01 22:48

嫌弃餐饮没有护城河的,终究会在股价走牛后,觉得香。好文推荐。

03-29 19:52

九毛九西北菜倒符合当下消费降级需求。只是单价较低虽稳定到贡献不了太多利润。太二这两年感觉品质是在下降,口味似乎没有之前那么好,而且偏辣不适个全家老小的家庭,当然毕竟开始走的也不是全家福路线。但是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其他一些品牌也是迎合年轻人为主。单价受消费降级肯定🈶影响。出海是合适的,机场高铁之类的地方也🈶市场。国外的华人吃口中国菜其实不容易。但要做到世界性的中餐有很长的路要走。格局要大。股价目前不算便宜,爆点暂时也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