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到期未强赎情况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10

前段时间对近年来到期未能强赎的可转债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梳理,试图找到其中隐藏的规律,下表是这些未能强赎可转债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他们的共同点。

一、初始转股价高。

从表中看,这8家转债初始转股价PB平均为5.2,最大值为10,最小值3.5,非常高的水平。转股价高一方面因为有些转债发行在股市高峰期,如航信转债;另一些则是发行在股票自身的高景气位置,如济川转债。转债发在高位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又有哪个不想自己的股份卖个好价钱呢?由于没有整体可转债发行数据,发行价高是否是转债未能强赎的重要原因不得而知。单从分析看,虽然高发行价不会根本上影响转债强赎(后面可以通过下修解决转股价高的问题),但确实为强赎设置了障碍:不光下修需要一定的流程,而且上市公司可能会在是否下修的犹豫中错过了最好的强赎机会。

二、公司经营平庸或迅速恶化。   

转债市场中有好股烂债及烂股好债的说法,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还需要适当的修正。第一点是经营极好的公司股价表现不会差:对于一家ROE 20%公司,在估值不变的情况下6年的股价将升至原来的3倍。此时即使估值降低一半,股价也是原价的150%,超过强赎条件,再配合一下下修等手段,很难想象这样的转债会强赎失败。第二点是经营非常烂的公司转债也很难好起来,特别是下行行业中的烂企业。它往往会被认为是将要淘汰的对象,难以得到资金关照,即便公司努力不辍,最终不一定有满意效果。对于虽经营不佳但前景未未完全破灭的公司、以及高景气行业中的烂公司,由于还存在些想象力,加上公司对自己没有过高的期望,因此会早早想办法转股,最终转债反而会有不错的结果。

中庸的公司则会遇到点问题,早期虽然转股价有点高但因为时间还长,公司并不着急通过下修等来转股。等到时间过半后,往往转转股价已经变得不太诱人,此时公司转股意愿已经不太强烈,最后反而比烂公司更易惨淡收场。

三、对资金需求不强烈。

一些公司发行可转债并不是有多么急迫的资金需求,而是想趁机会好融点资作为发展储备,甚至有企业过了四五年融来的钱还没用出去。既然不怎么缺钱,也不会想方设法来转股,就当低息用了6年钱不也挺好吗?从这点出发,如果公司长期账面资金充裕、资产负债率低,也没有很多的扩张项目,很可能它也不会为转股花很多心思,转债到期还款的可能性大增。如果恰巧它是一家中庸的公司,到期还款的可能性会更大,

四、    企业性质以及规模。

总体来讲民营企业圈钱欲望更强,转股的意愿也会强烈一些,毕竟圈来的钱是老板自己的。国有企业则更注重合规,(管理层)不大愿意通过操纵股价的方式促进转股,未能强赎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规模大的公司通常股价波动性低,不利于股价上涨达到强赎条件;转债发行规模大则转股规模也会大,对股价上涨形成冲击,同样不利于达成强赎条件。

五、转债存续期间同时存在增发、股权激励、可交换债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一方面会使得股票的供给增加,压制股价上涨,另一方面使得转股博弈变得更加复杂,公司采取措施促进转股的难度加大。如果可转债发行后又有规模更大的增发股票,往往还会降低公司对于资金的需求,从而降低公司的转股愿望,也不利于实现强赎。

我本想通过研究要到期的可转债来找到一些投资机会,结果发现这里面的机会并不大。当下强赎是可转债唯一归途的想法已不再是共识,即便不想还款也流氓转股等多种方式。@道哥财有道 之前的文章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临近到期转股价超过赎回价的可转债,那么上市公司强赎的意愿就会下降,也就没必要非得等转股价超过130再止盈。二是认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越早强赎越有利,既可以完成转股,同时又可以少还利息,所以强赎博弈尽量要选择发行3年以内的可转债。对于道哥的意见我现在还是很认同的。

投资快到期的可转债颇有些捡烟蒂的味道,如果以低于赎回价买入偶尔还是能不错地抽上两口,但如果价格过高则经常会被粘在上面的污物恶心到。把临近到期的低价可转债当成现金替代物或许是正确的投资姿势。

由于到期未强赎的可转债数量有限,很难说就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因此此文很可能会出现谬误。从严谨的角度出发我还应研究一下在快到期前实现强赎的可转债,了解他们的强赎历程,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快到期转债的退市过程。倘若时间允许,我会接下来写一写。

 $光大转债(SH113011)$ $光大银行(SH601818)$ $国泰君安(SH601211)$ 

全部讨论

期待新作

2023-02-19 20:57

2023-02-19 18:02

👏

2023-02-19 17:26

如此好文居然无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