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的集团股东大会笔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14

投资者:关于铜价,如果长期处于高位,美的如何应对成本压力?方洪波:铜价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个周期,有过很多次价格高企,而美的多年来一直在成长。我个人的判断,这不是代表公司的判断,我判断铜价可能会比较长的时间维持高位,但美的会做出合理应对。

谈国内地产周期的影响问题。王建国:据统计,家电更换占60%多,还有其他的增量,纯粹因新房销售带来的家电购买,预计不足营收的20%。

谈以旧换新,政策仍在酝酿阶段,看不到具体影响,但有信心美的家电板块即使在没有任何政策刺激的前提下今年达到高个位数或双位数的增长。

关于港股上市,投资者指出美的不缺钱,港股估值和流动性不佳。方洪波表明美的现金流极为充裕,在港上市的目的肯定不是缺钱,是为了国际化,缺外汇,不一定是当前缺,未来会需要外汇,不能“临急抱佛脚”。

投资者提问谈现金分红,2023年分红比例较高,以后不会下降了吧?希望获得稳定回报。方洪波说虽然2023年分红六成多,但2022年其实更多,现金分红加上回购注销占全年利润的8成多。分红比例的稳定性会有保证,美的过去分红比例一直都是有稳定性的。

证实了芒格曾投资美的集团的股票。

有一个回答我觉得特别好,投资者提问,美的现金这么多,是不是可以进取一点,适当搞一些新行业,也许现在不带来利润,但未来可能有?方洪波说你的意思大概就是我们“稳健有余,冒险不足”?他说,没有所谓的真相,只有不同的角度,在你看来是不够冒险,但我们自07年就开始在海外办第一家工厂,去越南办厂,巴西办厂,美国肯定也要办厂,在我看来,我们一直在“冒险”。

会议还讨论了碳中和、地缘政治、汽车空调、资本配置等问题。

问答环节

Q1:2023年美的集团合同负债创新高,是由于产能受限所致还是需求太大而致?合同负债中客户的交付比例大概是多少?

A1:2023年年底客户打款较为积极,整个空调行业增速都较快,导致公司现金流增长较快,不同的品类的打款比例差异较大,有的在20%左右,有些品类较高。

Q2:消费升级带来的设备换新需求会为整体营收带来几个点的增长?制度服务方面,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如何通过战略管理延续美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

A2:目前设备更新改造与消费品升级还处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是政策酝酿的一个阶段,已经有部分引导性政策出台,但具体的落实还要看各个地方的财力。

美的集团借着这个政策红利进行促销,目前看效果不错,后续的持续性需要观察政策力度。美的对政策保持谨慎乐观的状态,目前很难评价一定有多少的促进作用。但是,即使没有强政策刺激的情况下,2023年全年家电业务的电销也实现了高个位数到两位数的增长

关于企业家精神,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具备的,需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自我否定的精神,还有洞察市场的敏锐度。不只是董事长才具有企业家精神,生产线上的工人、某个区的销售经理也可以有这种精神。我们希望激发每个人内心当中的这种要素,通过企业愿景等鼓励手段,让这种精神的力量迸发。

Q3:在ESG方面,想请教公司关于海外OBM业务的策略如何?未来公司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年份是2060年,这个目标相对保守,尤其是在国内众多的单体的化工石油企业将碳减排目标定位2050年的情况下,美的能否将目标提前到2050年之前,与巴黎协定以及国际同行的时间保持一致?

A3:OBM优先应该会作为2024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这是业务的一个升级路径,前期我们做的是双轮驱动,也就是OEM、OBM同步发展。2024年开始,美的会强化OBM的建设,强化自有品牌。

海外的机遇依然很大,家电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美金,但全球性玩家屈指可数,美的在海外所占的份额仅有不到5个百分点,2023年全年在海外的家电业务规模为1200多亿,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尤其是美国市场,美国一些消费者愿意为高性价比、差异化功能的产品付费,因此海外扩张的道路是跑得通的。并且我们还有传统优势、技术迭代速度、品控能力加持,我们在拉美地区,尤其是巴西,还有中东、非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增长速度都很快。海外渠道方面也会因地制宜,比如说美国的做法就是两条腿:亚马逊、TikTok。并且在美国的品牌不止一个,还有东芝、eureka等等。

Q4:当前消费率下行的趋势下,公司是否有数据测算以及一线市场调研未来家电的内销销量,公司的价位能否顶得住?当前地产销量减少的情况下,加上更新换代有可能会抑制消费意志从而导致延迟消费,公司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A4:感谢大家关心这个地产的持续下行对我们的影响,还有消费下行的问题以及对未来销售的影响,从我们目前整个统计数据和企业家电信息机构以及一些国行的研究数据来看,目前整个销量里面,家电报废以旧换新的需求大概占比为60%-65%;改善性需求占17%-20%;只有不到20%的需求与新房有关,这也符合我们的销售现状

目前也没有看到大面积销量下滑的一个状况,对于头部企业来讲,马太效应其实在加强,从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来看,整个市场份额也在进一步提升,同时消费者在这样一个下行环境下,更担心售后问题,因此反而更愿意选择他认为更可靠的产品和品牌,集团内部也会充分保障毛利率的稳定。

关于出海的地缘政治方面确实存在风险,但也是企业必须要去面对的,公司基本具备全球制造体系,地缘政治越复杂,就越是进入了全球化第二个阶段。

Q5:公司现金流充裕,公司会怎么去运用这笔现金流?公司投资回报率如何?最近铜涨幅较大,管理层如何研判原材料?对后续原材料走势如何应对?

A5:资本开支、配置成本是企业管理层面对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去年我们公司的货币资金有2800多亿,首先肯定要保证股东的分红,还会做一些并购等等,但无论如何都会去平衡未来的一个持续性的盈利。关于原材料涨价这部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无须过度担心

Q6:美的集团A股年报中的空调收入高于同行业的格力电器,但港股年报中关于空调部分的应收低于格力,是否是统计口径上的差异,差异在哪?

A6:A股我们分类为三类,分别是暖通空调、消费电器(就是传统的白色家电、小家电)、机器人及自动化,但是港股在上市之时更考虑海外对于投资业务的一个考量,所以在港股年报中的业务只有两类:ToB和ToC,ToC里面可能会细分在ToB业务里,所以就导致了这个差异,这个差异其实很简单,港股里面的家用空调加上中央空调,就是A股的暖通空调数据,C段和B端其实是分开的业务,但在国内我们一般把它合并在一起。

Q7:小天鹅早就被吸进体内,但万东医疗等几个企业还是单独上市的状态,那么我们在资本运作方面怎么去考量这些公司的上市方式?过去高瓴资本曾在公司参股,引发许多关注,后来慢慢退出是出于什么原因?

A7:首先我们企业的合规性肯定是排在第一的,所以不存在还未处理的敏感数据,万东医疗的业务与家电业务不同,未来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相关处理,关于高瓴资本这块不是很清楚,都是由专业机构负责。

Q8:对于美的集团商誉偏高的问题管理层怎么看?在港股上市是出于什么考虑?

A8:企业有有形资产,比如短期经营资产中的现金存货;也有无形资产,商誉就是无形资产的一种,看不见的商业价值也是价值,它是可以为企业未来长期业务收入的发展、盈利的发展带来贡献。关于港股上市,我们去港股不是为了募集资金,如果募集资金一年都要分红200 多亿人民币,少分红不就解决了资金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港股具备突破性、便利性和快速性(我估计可能与海外发展资金便利度有关),所以说我们缺钱了就去港股上市是一个非常片面的看法

Q9:公司是否对未来3年到5年的这样一个时间进行测算过空调业务规模的相关测算?ROE在未来两年会有一点下降,关于未来的利润增长点也想请各位领导层跟我们拆分一下,利润增速又是怎么看的?希望给到一些具体的数据支撑,谢谢。

A9:目前给不了未来几年的这样一个承诺或者是一个预测,但是未来美的OBM转型以及结构升级和整个业务模式的这个转型升级,加上我们的双高端品牌,我们期望我们利润增长的速度能够跑赢行业。关于ROE你说到未来是在下降,确实是,但是美的集团自从2013年上市来ROE都在20%以上,是好学生中的好学生,并且衡量企业的指标也不能只看ROE一个,要从多维度去把握。

关于空调业务的增速,当前全球经济在不断变化,前两天迪拜爆发大暴雨洪水,在地铁站中间,原本不需要空调的地方,目前都开始需要空调了,而且去年欧洲、英国都热到40度了,未来对于空调的需求肯定也会有会增加。

Q11: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怎样?

A11:美国的四大战略主轴之一就是科技领先,这里面就包括了AI人工智能。但是科技包括软件和硬件,包括刚才你讲的这个人工智能,美的研究院也有几百万人,而且很早就在研究,科技不至包括传统硬件,也包括了数字技术,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2012年的时候我们软件人员大概只有300人,现在已经有6000多人。

Q12:对于公司证券投资的情况我有一些疑问,就是美的为什么投小米?包括晶核集成、ST正方是出于财务投资的角度还是出于战略投资的角度?

A12: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要进行配置,并且有长期、短期各种配置。这里面资本市场占比非常小,估计就一两个点,有些是战略性的,当时跟小米移动互联这个热潮下进行了互投,然后在芯片领域的晶核集成,当时芯片比较紧缺,也有稳定上下游供应链的考量。

我们回头去评估,其实很难说这笔投资他是对还是错,在不同阶段差异还是很大,这些投资总体占比不大,而且美的投资整体还是有收益的。

Q13:我们美的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以后,怎么去平衡你们这个稳健的经营和一些冒险的这个事项上的尝试?美的有没有一些敢于冒险不求回报的一些考虑?

A13:谢谢您给我们的一些意见啊,通俗讲就是你认为我们是稳健有余,这个冒险不足嘛,是吧?我们现在走向全球走到这个巴西、美国、欧洲算不算冒险?所以这个在于你怎么去看,当年我们对这个一些新产业的进入,库卡万东医疗是不是一种思维僵化?我们昨天公布了一个收购的交易,是进入了欧洲的一个供暖市场,你说它到底是稳健还是冒险?这都是我们未知,很难把握,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冒险的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大航的后花园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