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投资工作总结:永远正确的就是集中全力做好最重要的的事情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年我的投资业绩可谓惨谈,代客管理的帐户年度收益率-15%,为儿子设立的留学基金-14%,自有的退休旅行基金-10%,稍为跑赢沪深300一点点,一举打破了近十年的不败纪录。

将失败向外归因于俄乌战争,美元加息,国内疫情反复等等这样那样的黑天鹅灰犀牛,我觉得是意义不大的。即使事后明白了每一步错着的前因后果,但在当下面对着不确定性迷雾时事后诸葛亮依然会事前猪一样。唯一有效的是向内归因,不断去加强对自我的认识与管理,根据自己的目标、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的挑战去釆取正确的策略与行为。

我的投资策略与行为正确吗?我的投资策略很简单,就是认准方向,选好路径,硬扛到底。方向是什么?就是投资优秀的企业,至少是自认为优秀的企业,绝不参与故事大王们击鼓传雷的圈钱游戏。小目标是从企业成长中分享一定的收益来改善个人的生活,大目标是以投资改变世界,有一分力发一分光。路径是什么?以一个配置合理的股票组合,长期持有一个经济体当中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以西方过去一百年的历史数据来看,长期持有股票的年化收益率是远胜于债券、不动产和黄金的。我相信,在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的中国,以一个长周期来看股票的年化收益率最高仍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在总体上,能上市的公司是一个经济体中最优秀的,而入选为蓝筹股的又是优中选优。所以我的选股策略就是,选择三五个成长性较好而相关度较低的行业,再从中各选择一两家最具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以单一股票不超出资产净值20%的分散度来构建一个股票组合长期持有。

为什么要长期持股,硬扛到底?因为股价是有波动性的,任何投资组合都会有回撤的压力,如果一遇到回撤就将前面的工作全面推倒,那么任何一种投资策略都是无法贯彻执行的。与其对任何策略都浅尝辄止,将投资行为最终沦为东打一枪西打一枪布朗运动式的投机游戏,着实不如认死理,扎硬营,打呆仗,不达胜利不罢休。这些死理和硬营之中,最不可动摇的基石就是严格遵守保护投资安全的基本规则,否则硬扛到底也可以是一条黑路走到死的。当然,我所谓的长期持有亦并非一成不变的捂股不动,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进行动态的优化。只不过,我对股票仓位的调整原则是“天不变,道不变;天一变,道亦变”,并不刻意追求短线交易的收益最大化。

难道短线交易的收益不香,非得长线“夹头”才叫投资?非也,只是本人能力有限,不敢越出金箍棒划下的能力圈而已。我深知,本人炒股多年至今仍能在市场中活着,绝非因为自己聪明过人能抱着炸药包跑过雷区是不死战神,而是看透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聪明人赚聪明钱,笨人只能赚笨钱,笨人去赚聪明钱随时会沦为猎物被吃得尸骨无存。我自知是一个笨人,一个远离狩猎圈子的聪明人不止七度人脉关系的笨人,如果一定要在资本大戏中抢戏码的话,得到的角色很可能就是做一头掉进陷阱还以为自己是个猎人的驴。所以当客户说她持有的三个投资帐户中交由我管理的收益最差,我是坦然接受的。客户说她自己一年只炒几把短线就轻松获利20%了,希望我也跟风做一做短线也要盈利20%,我也是乐意接受的。钱是客户的,客户就是上帝,我只是替上帝驾车的,客户说要跑快点,看准机会就飚一把我认为也是必要的,但前提是要确保安全到步。自以为是跟客户对着干的是蠢蛋,但贪图分红而弃信托责任于不顾的则是坏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客户说要用三成的仓位买一只股票,我的执行计划依然是不超过一成,并且每次交易都严格执行止损。在交易上激进,就要在仓位上保守;在交易上保守,就要在仓位上激进。如果真的有一种策略可以囊括又快又稳的全部好处,最终所有的资金都会流向这一策略将其收益率拉回市场平均水平的。事实上,我将深套两年的港股割了转回A股做短线后,帐户的年度收益率竟然跟我甚少交易的儿子留学基金是一致的,事后诸葛亮看来如果将港股再持有半年帐户收益反而是更高的。熊市之中股价易跌难升,我做的短线交易收益太容易被止损成本侵蚀掉了。当然也有人做买卖如同按柜员机的,《西虹市首富》黄多鱼就生动演绎过当钱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钱也是会自我繁殖的嘛。

很幸运我自己的退休旅行基金能够跑赢大市,主要的原因并非在短线交易中抢对了几个波段,而是敢于在股价低估时去加仓甚至于加上杠杆,又在股价反弹时舍得卖出。在2020年春的暴跌后期和今年的第三季度,我的信用帐户都将杠杆加到了30%这个我预设的极限值。所不同的是,2020年股市在一轮放水后迅速反弹,当年度我就获利颇丰;而2022年美元一路加息股市一路下探,帐户当年度是亏损的。我相信,随着疫情结束经济复苏,我现在的股票投资也是可以连本带利赚回来的,只不过要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一些。

在这里我不是说,短线交易不好,只有逆向投资才是好的。投资策略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使用之人有高下之分。短线交易讲求快准狠,适合于麻利干练和信息灵通之人,显然我不是。逆向投资追求均值回归,似乎我这种喜欢三思而后行的慢性子更适合一些。所以,与其说我现在的投资策略错了,不如说我现在的投资策略在需要年度考核的当下阶段是不适合的。

那么,下一阶段我将怎么办?继续寻求认知和能力上的突破,继续努力做好对的事情,力求以一个对的过程来达致一个好的结果。我知道,对于客户来说,他看重的是结果,理念是用来讲课的。我也知道,人们拜倒在巴菲特脚下主要是看到了他的投资收益,而非读到了他写给股东的信。但我更要知道,我做投资管理的初心是什么?挣钱吃饭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在自己吃饱饭之余也推动世界变得更好一些。我始终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将快乐与生活,志趣与事业,天赋与使命结合起来,发光发热,绽放了自己,照亮了世界。这才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其它的一切都不过是实现这一追求的途径与工具而已。在当下,投资事业就是我追求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快我更着重于稳,只有确保当前的路径是能稳妥到达目的地,快才是有意义的。虽然说投资管理是我赶路人的车,客户如同我车上的乘客,但我开的是顺风车,而非出租车。对于我来说,在做好自有的资产管理的同时兼顾代客理财只是一份想多赚点零花钱的副业,由此而扩大资管规模让事业更上一个平台才是就更大的野望,但如果因此要改变目的地,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对的乘客遇上对的司机才有对的合作,倘若不对,合作是勉强不来的。在下一阶段,我仍将会坚持原有的投资计划,而要作出的修正只是,将评估结果的时间周期从以每一年度为主改为以3至5年为一阶段的中长期为主。以每一年度来评估投资成绩,主要是便于计算分红而已。倘若我能不在乎年度分红的多寡,便可以不受每年都要赚一点的短期束缚,用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看更重要的事情。人们是很容易高估自己在一年之间所能完成的事情,而又低估自己在多年的长时间中所能做到的事情的,由此往往会在长远的重要事情上投入不足,而又在眼前紧要的得失上计较过多。而事实上,我们日常的大部分紧迫之事并不足以决定人生的成败,随缘即可;而某些重要的事情只要你未能突破就永远受制于当下的困境,这才是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拼死拿下的人生制高点。如果人生有一个永远正确的发展战略,那就是集中全力做好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具体说到投资管理工作,下一阶段我的计划目标是什么?争取在三年之后,资产净值增长一倍,初步实现财务自由。预想三年后,我们家的哥哥将大学毕业,生活可以完全自立了;我们家的弟弟将升学初中,生活也可以初步独立了;到那时,我将用更多的时间去旅行,实现年轻时未能完成的环游世界的梦想。我还将花更多的精力去读书写作,努力完成一个博士学位的课程。至于财富收获嘛,我追求的财务自由很简单,就是资产性收入基本上能满足日常生活开支,工作无须再受制于谋生的压力,可以在一种充实而不劳累的状态下着重于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很多人或许觉得,你连每年赚个20%都做不到,三年一倍的可行性又有多少?事实上,由于考虑问题的时间尺度延长了,择股和择时的难度是会下降的。原先基于每年都要赚一点的目的,我一直是要重仓持股的,持股的风险就要靠高度分散和频繁交易去化解,而分散持股和频繁交易本身又是会增加成本降低收益的。现在将这一制约项消除了,择股择时的难度通过化繁为简是会下降不知多少个级别的,特别是在我并不擅长的择时方面。操作的难度下降了,操作者就更容易胜任,按步就班去实现目标的可靠性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