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57喜欢:8
$伊利股份(SH600887)$ 伊利讨论分析之一:乳制品的天花板到了吗?
两个维度比较,印象没记错的话,数据不对的话,大家可以自己去核实。
中国乳制品年人均消费量大约23kg,日韩台湾香港35kg左右,欧美70kg。
中国一线城市33kg左右,二线城市19kg,三四线及农村7-8kg。
说明什么问题?现阶段20kg+水平的牛奶消费跟什么人种,饮食习惯,乳糖不耐受关系都不大。
而只跟消费者的钱包有关系!
(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的人种和乳糖耐受度有区别吗?)
全世界各个国家在历史上都展示了这个收入水平和乳制品消费的正向关系。
所以这两年伊利收入增速慢并不是说乳制品到了天花板,而是这两年老百姓收入水平增长停滞了而已。后面经济恢复了,行业增速自然就起来了。
对比一线城市和日韩水平来看,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规模至少还有一倍的空间。

全部讨论

可能和饮食习惯有关,欧美国家的饮食结构简单,早餐以牛奶麦片为主,午餐晚餐以肉类和烘焙食品为主,这些都会用到大量的牛奶和奶制品,而我们的饮食更偏向多样化,牛奶主要用来补充营养,在日常烹饪中使用较少,所以和他们相比,乳制品消费量明显要少,和收入水平关系并不大

05-01 14:35

主要还是经济不景气造成的,特别是高收入那一波基本在房地产和题材股里面套死了,我好几个同学进的锂电光伏行业吃到泡沫红利,普通研发人员年薪五十个以上。基本在前几年景气时都配置了一二线城市房子和大A的题材股,现在首付亏完股票二三十点亏损起步,现金流栽了一波还要还房贷加补仓回本,都压低了消费标准。

05-01 14:26

是的,主要还是经济不好,大环境问题,并不是行业性的问题,快销品很多都是要不就是微增长的了。我觉得伊利有这样的成绩也可以了

中国一线城市33kg左右,二线城市19kg,三四线及农村7-8kg。 这条信息很关键,如果信息准确,那么伊利还是大有可为的

05-01 15:24

说到点子上了,现在牛奶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奢侈品大部分我,不能开怀畅饮

你这个乳制品是不是包含了黄油,奶油,芝士之类的东西。饮食习惯不同,按这个比例类比不科学吧

05-01 22:30

港台不存在喝不起的问题,才35,所以咱们到顶也就是35了永远达不到70

05-01 22:17

前面都认同。就最后一句的后半段不太认同。
国内一线33,日韩台湾香港35,那不是说明行业扩展空间不大,基本到顶了么?

05-02 11:39

你还要考虑我们是农耕民族,打比例乳糖不耐受,就像我一喝牛奶八成拉肚子,肠道不适应游牧民族的奶制品

05-01 14:30

正解,确切说主要因素是收入和乳制品价格的相对水平,中国人均收入低且由于自然条件原因乳制品比海外更贵,随着这两个因素收敛乳制品渗透率会继续提升,这是为什么上游原奶规模扩大降本从长期看是有利于伊利的。至于饮食习惯乳糖不耐受,喝多了都习惯了,这个从年龄结构就能看出来,中国这一代小孩喝奶普及率远高于中老年人,等他们长大整体渗透率也会提升$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