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投资价值几何——现在是否是买入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小米去年的上市首日,开盘价报16.60港元/股,市值约为3700亿港元;最高峰股价达到22元,截止到8月16号,小米股价9.3,几乎腰斩。

如何看待小米的后期发展?许多分析师的报告都是不甚了了,本研究试图自己建立一个框架来分析小米未来是否爬出目前的坑,迎来新的增长点。

一、小米目前的战略特点

手机业务仍然主导者小米的收入

“把握5G机遇,三年决胜中国市场。”,小米在新零售建设上未来三年将专项投入50亿元。

Canalys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前四名分别为华为、OPPO、vivo、小米,对比去年同期的数据,仅华为同比增长41%,其余皆为下降态势,相比于OPPO、vivo的微幅下降,小米同比大幅下降13%。

小米交出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并不尽如人意,本季度智能手机销量2790万部,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16.2%,但公司的整体收入、毛利和期间利润都环比出现了下滑。

小米在国内手机市场承受的竞争压力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小米的性价比优势不如以前明显;另一方面,OPPO、vivo在下沉市场的渠道做得比小米好。

上市之初,小米对外讲述的资本故事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从小米的财报看来,公司主要有三大业务,分别是智能手机、l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业务,其中2019年Q1这三大业务收入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67.5%、22.4%以及9.4%。

虽然智能手机营收贡献有所下降,其他两大业务略微上升,但依然没能使小米摆脱“更像硬件公司而非互联网公司”的质疑。

频繁的人事调整

  新的竞争格局之下,小米有着强烈的危机感。从2018年7月份起至今年7月份,小米共实行了15次组织架构与人事调整。

小米的架构调整主要围绕着手机、AloT(人工智能AI+物联网loT)、大家电等业务,调整后集团组织部部长刘德、集团参谋长以及大家电事业部总裁王川、中国区副总裁张剑慧直接向雷军汇报。

“手机+AloT”双引擎策略依然是小米的主要方向。今年3月份,小米还成立了AloT战略委员会,共15人。

作为做手机硬件出身的小米,在风口上创业,几年时间就创造了近四千亿市值的辉煌。但是,面对着各大巨头的激烈竞争,小米的手机高端对着华为不可阻挡的强势进攻,中低端对着OPPO、vivo下沉市场顽强的抵挡。AloT业务更是各大互联网巨头及家电企业战略主攻方向。

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怎样看待小米的未来发展?一种可能像当年的FACEBOOK ,上市时股价42元,由于在移动广告业务上举步维艰,股价一下子掉到了17元,(马化腾在22元的时候把它的股票卖了,但李开复在18元抄底。)那个时候谁都不知道小扎能否翻身。今天它的股价是203元。

还有一种可能像雅虎。杨致远也是遇到了门户网站的风口,几年就成功上市,但由于业绩不佳被赶出董事会,换了几任CEO也没有挽回雅虎的命。

二、互联网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未来

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的个人能力是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的第一步。但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打劫、渗透、蚕食层出不穷。创始人的个人能力如果不尽快转型为组织能力,让组织具有在互联网生态里遇到新环境不断去适应和变异的基因,才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存之道。任何人再强,如果不演化出组织能力都无法生存

为此我研发出互联网企业的组织能力模型如下:

上述模型的战略矩阵考验的是企业的几种力量:

眼力(火眼金睛)——引领未来的力量;

张力(强大的内驱力)——对抗反对、怀疑、阻力的力量;

定力——忍耐失败挫折的力量;

爆力(核裂变)——迅速裂变的力量;

合力——抵抗离散的力量。

而组织元素考察的内涵如下:

人才之人才:人不发生大的变化,怎么可能期望事情有大变化?互联网企业的头部人才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

结构迭代:生态环境变化太快,年轻人引领的潮流变化多端,结构只有快速迭代,才能保持灵敏的嗅觉,让组织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

文化重塑:范式变了、场景变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必须改变,尽管改变是艰难的痛苦的;

资本魔力:互联网时代是变化越来越快,未来越来越看不清的时代,只有风险资本才能承受看不清的风险,分享看不清的收益;

爆款产品:只有极致的体验才能生存。

三、小米的组织能力是否发生了质的飞跃

小米创业的前几年(2012-2017)和去年上市(2018-至今)的组织能力进行对比,看看前后是否发生了质的飞跃。如果是,那么现在的价位是最好的投资点,如果否,即使现在价位低,可能还有更低,即使没有更低,也不知何时起飞。

1、 小米起步阶段的组织能力










2、 小米最近进行的改革,组织能力建设情况












四、评价与展望

上面对小米从开始业务井喷到现在的改革两个阶段,设计上述模型来考量它的组织能力。

1、从模型看,小米以手机业务为依托,着眼于AIOT,这是它的一个自然选择,但是在战略洞见的子项中,如何应对变化多端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没有新的突破,依旧依靠高性价比。

2、任何改革都有止痛和反抗的力量,都有矛盾和牺牲。所以战略忍耐和战略取舍就是考验企业的韧性。但小米的改革是非常平和的温顺的。这一方面说明,小米原来的业务空间依然很大,没有到痛的时候,或者小米的改革不到位。从目前小米面临的残酷环境来看,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些。

3、只有战略的力量足够大和强,才会引起组织能力的巨变。但是从战略矩阵看,小米的战略没有产生足够大的爆力,内部的合力从目前看好像还是可以的。再具体的看组织能力各要素,人才的成长没有看到新的亮点,文化理念基本没有变化,组织机构确实调整得很频繁,力度也很大。

结论:从上述组织能力模型看,小米战略矩阵未有大的突破,组织能力各要素变化也不显著,所以,很难期望小米在未来几年内有大的能力突破。它还是延续原有的能力谱线挖掘它的成长性。

由此,我们可以说,小米是一家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但不是一家有着持续裂变能力的企业。

这样,小米的股价2-3年内难有大的突破。

当然,本模型本身建构不是很完善,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所以只是一个粗略的评价线条。比起分析师天天在财务分析上打圈圈,我的这个框架聊胜于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