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3700点:撞断的不周山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文转自头条文章:关注账号资本故事会,看更多深度好文。

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一、引言

2015年股灾至今,沪指3700点就如同被撞断了的不周山,虽偶有触及,但马上被打回原形。

毛主席曾经写道: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追求毛主席的豪迈,征服沪指3700点,便成为最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共同的夙愿。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2015年的那场股灾,危害之大,危害的持续时间之久,在中国资本市场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由资本市场纠偏资本错配的理想

毋需隐晦,资本市场就是钱的市场。兴旺意味着有钱,衰微意味着没钱。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2015年沪指5178点的形成,就是因为市场太有钱;随后蔓延经年跌到2638点,就是因为市场太缺钱。

2015年之前,为对冲08年金融危机,我国进行了四万亿基建。经济基本面稳住的同时,却造成了房价高涨、通货膨胀、产能过剩。

如何纠正经济发展中两头不均衡的资本错配矛盾(即需要资本的领域配置不到,不需要资本的领域过多配置),头家决定用四板斧予以纠偏。这四板斧分别是盘活存量、推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创新、全民创业。

四板斧的核心理论依据是:市场化能解决资本错配,让金融能够扶持中小企业,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今天回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其中根源性的原因在于低成本资金并不能起到市场配置效果,实际被影子银行拿走。

三、造孽啊,影子银行!

低息配置下,使STATE-OWNED ENTERPRISE,它们走上一条名为供应链管理的轻松发财的路径。实际情况是原材料求购方基本需要依赖它们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才可以确保产业链协调一致。雁过拔毛就是这种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效果,因此供应链体系中真正的资金需求方,资金成本并不能降下来。

另一个更大的影子银行是资金的助贷方,它们体现为配资机构、信托机构等。推动2015年沪指到5178点就是这些影子机构的合力作用。

举一个其中影响最恶劣、破坏力最猛的参与主体:Jacky马旗下的恒生电子

恒生电子开发了一套HOMS系统,这套系统表面看起来仅仅是一个股票账户,可以多人操作,但实际上该系统击穿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如果外资通过HOMS系统入市,根本无法进行监管,因为身份证件资料并未留存,更可怕的是,它还有一个阅后即焚的功能,痕迹根本抓不到。

HOMS的另一个可怕的地方在于,除了顶端接口外,下游接口可以自己分出各种端口,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像传销一样,无限制地发展下线。

没有身份验证、阅后即焚、伞形发展下线,为资本市场的影子银行提供了嗜血的环境。在那段疯狂的阶段,银行借贷给信托公司,资金成本6%;信托公司批发给配资公司,资金成本8%;配资公司最终就要收客户24%。

可以说,沪指5178点盈利的空间,实际很大一头被配资公司赚走了。

如果仅是配资公司赚客户的,还不至于伤害到STATE的根本。

四、造孽啊,实控人

人心是贪欲的,不仅股民如此,上市公司实控人也是如此。推动股灾进一步跌入深渊,来自上市公司实控人的贪欲。

在沪指节节攀高的诱惑下,上市公司实控人心也膨胀了,忘记了公司创办的初心,他们也从券商那边通过股票质押大额融资,通过公司重组、并购行为释放公司利好,购买自家上市公司股票,从而推动股价的上涨。上市公司实控人的普遍资金成本在12%左右。

讲个笑话:很多上市公司股票的最高价,是它们的实控人或实控人的关联人购买的。

第一次股灾出现。

所以我们开始看到了部分实控人的股票被强平。STATE开始慌了,如果所有上市公司实控人失去上市公司控制权,那么谁来领航我们国家的产业?谁来完成生产任务呢?

这的确是一个危急关口。

后来的事情验证,头家确实很着急,奋力拯救,但似乎力气用错了。头家选择以STATE的名义救市。

STATE名义救市,让上市公司实控人看到了救星。此时他们的心态如同杀红了眼的赌徒,自己已经不够本钱购买股票,他们选择呼吁周边人买,然后给了周边人兜底承诺。

一大堆员工持股计划出现。

结局是,沪指二次崩溃。这次更惨,把实控人推向更深的深渊,也把实控人周边的有钱人推向深渊。

这是要出大事的!要负担历史责任的。

一种马后炮的当时的正确做法:实控人融资停止计息,实现债务减计,实施债务重组,实控人继续保持公司控制权。

显然,头家下不了这个决心。因为借钱给实控人的券商,基本是STATE-OWNED。

后来的结局是什么大家也看到了,沪指跌到2638点,这个点,我们称为上市公司实控人摆烂的点位:爱咋咋地,反正没钱了,命倒是有一条。

只不过,利息依然还在计算。

五、小溪变大湖,要的水更多,利息还不停抽水

实控人持有的股票大部分股票,在没有发生股灾之前,实际上是不动的。因此这部分股票,并不需要市场上有相应的资金配置。但是,实控人因为重组、融资、兜底、强平等行为,使这部分股票流通出来,因而市场上则需要相应的资金配置。

打一个比方,股灾前沪指3000点的总市值和股灾后沪指3000点的总市值是相同的。如下图所示,股灾前后的山峰总高度是一致的。

但是,真正容纳水位的,在股灾前如同一条小溪,只要一点水就可以填满。股灾后,实控人股票变松动,相当于小溪拓展为湖水,那么这时候装满则需要更多的水。简单来说,股灾造成市场维持相同的指数,所用的资金量是不同的。

更尴尬的是,为了缓解实控人的财务危机,在沪指波段的相对高位,实控人或关联人要处置部分股票,在波段的相对低位,实控人或关联人可能会买入部分股票,维持持股比例。高波段卖出和低波段买入之间的差异金额,被实控人抽水出来,偿还早前融资、兜底所欠的负债。

所以,最近几年来,沪指指数总是在3700至2700左右的段位上做反复波段。只有这样的反复波段,才可以使实控人的质押风险、财务风险予以缓解。

无他,倘若没有了上市公司实控人,STATE怎么办?

六、实控人质押风险和财务风险解除了吗?

做了接近7年的波段后,有些实控人让渡更有实力的人接盘了,有些则通过波段缓解了质押风险和财务风险。总体评估而言,由2015年股灾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现在已经到了尾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已经到了尾声,沪指还是无法真正有效站上3700点?

当然原因有多样。美联储加息引发资本回流美国是其中一个重大的因素;上市公司本身的造血能力,也就是股息分配能力最近几年低下也是重大原因。

虽然市场目前很郁闷,但是,从接近股灾时摆烂的位置(沪指2638点)看,目前整体资本市场的位置属于低位,是健康的。

坚信我们会渡过困难期的。

$宁德时代(SZ300750)$ $比亚迪(SZ002594)$ $天齐锂业(SZ00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