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国内电竞俱乐部真的能“抄”FaZe Clan的作业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前天FaZe Clan (以下简称FaZe) 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有圈内的朋友来问我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是不是国内的俱乐部已经可以开始抄作业了?

我也看了不少国内媒体发布的一些文章,大家似乎都集中在探究FaZe“成功”的道路是如何修筑的 。

关于这件事,我作为一个经常在跨国凌晨会议里听美国同事讨论FaZe上市的人,确实得到过一些内幕。 

这里我就不卖关子直接给结论吧:国内的俱乐部想走FaZe上市的路是不现实的。

从本质上来说,FaZe和大多数中国的俱乐部是两个极端。一种是以【潮流】为导向的公司,一种是以成绩为导向的公司。这并不是说哪种模式就是对或者错的,但抄作业的话咱们确实需要考虑当下自身处在哪种大环境中。

在SBJ的会议里面,我们经常将FaZe比作一个influencer company 或者是entertaining company,而非一个esports company。

首先,从FaZe的董事会成员来分析,其中有美国著名说唱歌手Snoop Dogg以及WWE(世界摔角娱乐)的副总裁。

众所周知,Rap和WWE都是美国流行娱乐文化的代表。我高中时还在WWE上看过巨石强森和约翰塞纳对打摔角,当初看这两人的恩怨局还挺起劲,结果现在都知道是剧本。

不过,如今两位都成为了美国重量级的电影明星。 

不可否认的是,电竞和WWE之间有着类似的竞技表演成分。国内的观众或者说主流的电竞观念仍然认为,电竞的内核还是竞技体育。

事实是,FaZe其实是一个披着电竞外衣的流行文化公司。从项目覆盖面来说,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大最广的两个MOBA项目(LOL和Dota) FaZe都没有涉足,在东南亚以及亚洲的移动电竞领域,也几乎没有听到FaZe的声音。

但即使是这样,FaZe依旧能受到美国资本的青睐,因为这其中存在着美国特殊的流行娱乐文化。

然而在中国则有不同的运行法则,对国内电竞俱乐部来说,成绩和冠军头衔是一切的基础。

我们可以说FaZe的运气是真的不错,在近几个月中连续拿下2次《CSGO》大赛的冠军。

如果将视线拉长,在《CSGO》的历史上,Liquid、A队、Navi都有过一段时间的统治。如果再将角度放宽到更多电竞项目里,中国俱乐部也拿过无数冠军,但拿完冠军之后,或许是不适应下一个版本,也或许是被下一个版本针对,总之,在后一个赛季里直接拉闸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这和传统体育大相径庭,至少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更改不会让个人甚至整个队伍报废一个赛季。例如网球的费德勒、足球的皇马、F1的汉密尔顿,他们可以一直统治这个项目好几年,但只有极少数的电竞队伍能统治一个项目,在我的印象里可能也就《英雄联盟》里的T1,曾经的SKT。

就现实而言,FaZe上纳斯达克之后,直接开盘跌近30%。进一步证明了美国投资者确实不关心成绩,要知道这是前两天还拿了IEM科隆的冠军的战队。

 所以这样的作业怎么抄呢?不过,我觉得也有值得国内俱乐部借鉴的地方。

海外俱乐部(不单指FaZe)在内容创作上面确实要比国内俱乐部更加的开放且富有创造力。这里特别推荐上个月福布斯跟G2 CEO Carlos的专访,Carlos直言:“许多电竞俱乐部上市后都会失败,通过这一措施筹集资金可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指名道姓说FaZe,但他也另外说了几点,我认为值得参考总结:

比起比赛胜利,娱乐(Entertaining)内容能给俱乐部带来更多收益。

像G2这样的俱乐部可以被超越,但永远不会被淘汰。

如果不建立一个品牌,这一切都是一项糟糕的投资。

其实在我看来,优秀的电竞资产,一定是能够将成绩和内容创作两手抓的。相比于FaZe,反而是像G2、Team Liquid 以及 T1在这方面做得更加优秀的俱乐部都没有走向上市这一条道路。

2019年我在柏林的时候有幸见过Carlos,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个人魅力极强的一位领导。Carlos曾经也是一位职业选手,他更明白成绩和内容的重要性,他与G2可以说是互相成就,我甚至可以理解他所说的品牌或许就是他自己。(题外话:老实说国内俱乐部可能能参考G2的,或许是eStar V5,何猷君和xiaOt的合体)

总而言之,我并不建议照抄FaZe的作业。不过G2 和Team Liquid的发展模式可以多多借鉴。不管怎么说,Focus on teams and content 对于任何电竞俱乐部来说,都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