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怪圈:无法批判的从业者粉丝心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除了在电竞行业,谁还会和工作伙伴要签名呢?”

 

当我问起一位在电竞从业培训领域工作的朋友,从业者有粉丝心态并影响到工作,这个现象在电竞领域是不是相对明显一点时,朋友如是答道。

 

朋友还告知,对于从业者应该摒弃粉丝心态的通识理念,在电竞从业培训课程中,虽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但也会通过讲述来强调。

 

“给电竞正名”的字句在中国电竞20年发展历程中被反复提及,实际上,社会各界早就给足了为电竞正名的台阶。

 

2003年,电竞成为中国体育总局承认的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2008年,电竞被体育总局批改为第78号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又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13个新职业,其中“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位列其中。电竞还成为了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中国电竞也早已经从野蛮生长的混乱状态发展为专业化、有组织有结构的新兴热门产业。可为什么工作期间摒弃粉丝心态的基础从业要求,却在电竞行业中迟迟未能达成共识?

 

有时候,恰好是行业里少部分人站在正名的天梯中间,不愿意走上去。把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假以电竞需要靠爱发电的名义。

 

VOL.1

「应该如何看待粉丝心态」 

抱有粉丝心态的从业者,在电竞领域确实很常见。比如在官方微博账号中发表带有个人粉丝心态的运营;又或者是在后台寻求选手签名、合照,甚至大胆一点还敢要微信的赛事工作者。

说来惭愧,我也曾在一次后台采访中,试图和一位我喜欢了多年的选手合影,被俱乐部管理人员拒绝后,那位选手出于好心帮我解释:“她也是工作人员,合个影没什么问题吧?”最终以遭到更为严厉的拒绝,尴尬结束了。

 

今天再想起这件事,我作为工作人员,当时居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非常不妥。尽管跟选手拍照就是几秒钟的事情,但如果后台人人都像我一样要求和选手合照,行程会被严重耽误。

 

确有记者在采访中以粉丝的心态对面对自己的采访对象,诚然,电竞记者也是人,而且多是热爱电竞的年轻人,本不必上纲上线,但也需要意识到记者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跟我有一样经历的还有小土豆,小土豆也曾在一次群访后向选手要签名。小土豆表示,公司并没有说过,不允许向选手要签名、合影,甚至在招聘消息中,将可以近距离接触职业选手写进了公司福利里。

 

此前在网上传出一家电竞媒体平台在上海招跑赛事现场的兼职,开出100元一天的待遇,并且要求自带相机等设备,遭到了网友吐槽。

 

试想,如果不是有很多人真的喜欢电竞、想去体验现场赛事,或想见一面自己喜欢的选手,愿意去为爱发电,这样的待遇恐怕很难招到自带设备的兼职人员。

 

需要澄清的是,这篇文章绝非AOE无差别攻击,在了解中,也有规章制度严格的电竞公司,例如一位在某大型电竞企业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公司内部对此类事件态度很明确,严禁工作中的粉丝心态。

用朋友的原话来说是:“巨严格。” 

VOL.2

「为爱发电不值得提倡」 

说回电竞圈靠爱发电这件事,实际上是有“历史沿革”的,否则今天也不会被许多“黑心老板”跟刷被动似得反复使用。

 

别的不多说,中国电竞早期没有什么从业者的说法,只有一些游戏高手聚在一起,组成战队参加大小赛事。大部分都是倒贴打职业,因为没有人发工资,拿不到大赛奖金就是白给。

 

以当时从业电竞的收入和舆论环境来说,几乎所有人都是在靠爱发电。好不容易晋了级,一些选手连换个地方打比赛的路费都拿不出来,还因为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最终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其实也没什么办法,就是借。

 

火腿下泡面一天可以吃三顿,讲多了又是一篇文章。总之,电竞史上确有这么个靠爱发电的时期。

 

没想到在十多二十年后的今天,竟还有人以此为对标,要求员工为爱发电...... 甚至把近距离接触选手作为公司福利,背后含义是视其为低薪的变相补偿。

 

然而,电竞行业普遍待遇不高,已经是显学了。

 

尤其是一些C端岗位,如再不“放任”从业者的粉丝心态,恐怕面临招不到人的尴尬局面。不过,也有可能是我低估了“热爱的力量”。

 

但电竞行业想要更上一层楼,想要给外界留下专业、规范的形象,提高从业者的职场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从内来说,需要加强行业自律还是跟进人才培育,从外来说,提高薪资,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也不失为一个直接办法。

 

虽说大环境不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我相信大部分电竞企业还是在砥砺前行,以期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

 

 

后记:

 

“第一次听到这个工资我都震惊了,说实话感觉有一丢丢伤自尊,我好歹也是正经211大学毕业的,这个工资根本不够在上海的开销,房租就占了快一半,我就是一天只吃两顿都不够花。我是真的很喜欢电竞,现在的工作可以去到比赛现场,接触到我喜欢的战队和选手,就当是为爱发电吧。”现于上海做电竞平台运营的小枚在采访中对向我抱怨。

 

“但我还是不理解,我喜欢电竞,讲道理会更认真、更投入工作,但我的喜欢却成为压低工资的软肋,是不是反而对这份工作没有热情的人工资会更高?”

 

这个问题我一时答不上来。

 

不过,工作快一年半的小枚始终捕捉不到一点涨工资的迹象,哪怕是微弱的。

 

这让我突然想起萧红在《生死场》中描述的一个场景:半夜一位客人来访,女主人去点煤油灯,发现没油了点不着,于是加了些水进去,浮起来的油点燃了灯。最后,连那一丁点的油也燃尽了,房间又暗了下去,来访者也就走了。

 

小枚告诉我,她打算在上海疫情恢复后就辞职。“最多再干三个月!”小枚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我猜,小枚辞职后,这个岗位立马就被其他对电竞抱有热情,却苦于进不了电竞圈,徘徊在悬崖边的人抓住了。

 

又或许小枚当初抓住的也只是别人松手的稻草,怪圈就这样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