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仍瞄准电竞,但您可别再提中国电竞第一股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法国电竞俱乐部Team Vitality(以下简称VIT)旗下CS:GO分部刚刚完成梦幻阵容的搭建,签下了 dupreeh、magisk 以及 zonic 明星三人组。被粉丝称为“天生赢家”的ZywOo 也依旧在选手名单里。而支撑 VIT 组建豪华阵容的资金则来自知名电竞风险投资基金Rewird.GG。

1月6日,VIT 获得Rewired.GG 5000万欧元(约5700万美元)的人才投资。资金将用于电竞选手的选拔,旨在帮助VIT成为欧洲超级电竞战队。VIT 联合创始人表示,如此大规模的人才投资在电子竞技领域是前所未有的。

这也是2022年全球范围内电竞第一笔大额融资事件,金额达到了5700万美元,直逼去年最高金额6000万美元,可以说开了个好头。


01上还是不上

回顾2021年,全球电竞俱乐部最大已知融资金额为6000万美元 --- 知名电竞战队 100 Thieves 在2021年最后一个月完成了6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一家位于旧金山的VC机构 Green Bay Ventures(GBV)领投,以及一些老股东追加了投资。另外,GBV还曾在2018年10月,100 Thieves 的A轮融资中出资2500万美元。

投出2022年电竞第一笔的Rewired.GG是欧洲电竞风险基金,其母公司Rewired则是专注于投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投资额从500万到1亿美元不等。

尽管在官网上显示Rewired.GG认为电竞投资生态不应只限于游戏,还应包括VR游戏、数据分析以及电竞俱乐部等多个领域,但实际上Rewired.GG有着非常专一的投资喜好,自成立以来只投过VIT一家公司。

要知道,VIT从2018年至今四年时间内,共获得过四笔大额商业投资,金额分别为250万欧元、2000万欧元、1400万欧元、5000万欧元,后三笔均为Rewired.GG所投。推动 VIT上市的心思,似乎已经溢于言表。

电竞俱乐部上市或准备上市不是一件稀奇事。前有全球首支上市电竞俱乐部Astralis,后有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拟2022年登陆纳斯达克的宇宙队FaZe Clan。

包括在去年8月,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战队eStarPro与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战队V5的母公司星竞威武宣布与瑞典电竞俱乐部Ninjas in Pyjamas(NIP)合并并正式更名为星威忍者。外界不少人认为合并后有机会冲击中国电竞第一股,但星竞威武创始人何猷君曾在宣布合并的发布会上告诉笔者,上市既不是他创业的重点,也不是终点。

对于现阶段中国的俱乐部来说,上市确实大可不必。

 

 02拿不到冠军的俱乐部没有故事可讲

为什么这么说?先来看看已经上市的俱乐部过的怎么样。

以Astralis为例,在2020年1月上市,股票发行价为8.95丹麦克朗(合1.33美元)每股,而截止写稿时,Astralis股价已经跌到3.61丹麦克朗(约0.55美元),一年跌幅为18.88%,并且亏损还在逐年增大中,其2020全年度的财务报告显示,Astralis在2020年的总营收为5150万克朗(约828万美元),损则为5300万克朗(约850万美元)。

上市仅两年,估值被干掉一半不止,全球“电竞第一股”如此惨烈的市场反应,不仅自己尴尬,也让整个电竞行业跟着尴尬。让一些打算硬着头皮上市的电竞俱乐部在心里打起了嘀咕,不敢轻易挂牌。

而说到估值,就不得不提到FaZe Clan。2021年10月,FaZe宣布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B. RILEY PRINCIPAL 150 MERGER CORP(以下简称B. Riley )进行业务合并,预计在2022年登陆纳斯达克。

重点是合并后估值高达到10亿美元,FaZe也成为全球首个估值达到10亿的电竞公司。不盈利似乎是电竞公司的通病,FaZe CEO也表示,预计未来几年公司不会盈利,同时进一步推进品牌合作、内容创作、商品以及社区等业务,俱乐部收入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会持续缩小。不过俱乐部仍旧是公司商业环节的重中之中,毕竟无论是电竞还是传统体育市场都是以成绩为向导。 

资本对这些公司的退出渠道存疑:公司不盈利、不敢上市、估值与接手成本越推越高,一不小心就砸在手里。尽管眼见电竞掌握年轻人的财富密码,却无法轻易兑现。

根据New Zoo《2021年全球电竞及游戏直播市场报告》显示,全球电竞市场收入将由2020年的9.471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10.84亿美元,年同比增长率14.5%。其中来自媒体版权和赞助的收入将达到8.336亿美元,占整个市场份额超75%。

在媒体、赞助这两个追求曝光率的板块,再一次证明了电竞俱乐部以成绩为向导的逻辑,而成绩永远是不稳定因素,没有人能够保证一直是冠军。这些都使得财务资本对以电竞俱乐部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望而却步。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电竞产业发展路径,从富二代模式到财务性资本再到现在以产业资本为主导。

产业资本的问题在于频繁换手。例如去年还挂着苏宁LOGO的LPL战队,今年就改名叫微博了,类似的案例不在少数。很难像传统体育行业一样打造出一个百年俱乐部,甚至没有品牌文化底蕴。

拿不到冠军的俱乐部没有任何故事可以讲。

如果说中国电竞商业陷入某种停滞可能太过于悲观,但确确实实都在等待一个电竞行业的“玲娜贝儿”,或许是下一个爆款产品,或许是新的游戏载体,或许是完全颠覆现有认知的新事物(元宇宙PTSD,手动狗头)。


03资本还看好电竞吗?当然

关于热血、梦想、拼搏,年轻人的电竞故事,没有人可以拒绝,资本也不例外。

2021年全球电竞融资在不断进行中,国内大额融资事件共7起,海外共9起。可以明显看出,国内以电竞俱乐部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在去年没有拿到大额投资。相反海外共计6起。

除了俱乐部,海内外资本都在关注电竞行业的上下游,例如电竞&游戏投资公司Bitkraft Ventures。据悉,早在2019年,Bitkaft在电竞和数字娱乐产业就有25笔投资,累计投资额达到5000万美元,其中21笔由该公司领投。电竞数据公司 Bayes、游戏开发商 Epic Games、海外电竞商业媒体TEO均在Bitkraft Ventures的投资矩阵里。

可以看出,海外获得大额融资的大多是俱乐部、媒体、赛事组织方等比较传统的领域,而国内场景则更为丰富,开黑语音平台、电竞酒店、电竞椅、电竞学院等等。归根结底国内俱乐部所面临的融资困境,还是在于商业化变现渠道不如国外俱乐部多,例如NFT、粉丝代币等受政策监管严重的业务无法开展。

去年10月,FunPlus Phoenix (FPX)电竞俱乐部宣布与漫威正式开启合作,融合漫威经典元素针对年轻电竞爱好者与粉丝推出一系列联名潮品。实际上,国内有不少类似FPX的俱乐部都开始发展深度品牌合作,摒弃以往「你给钱,我贴LOGO」的暴力合作形式,以及尝试打造粉丝社群。至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总之,短期内国内以电竞俱乐部为核心的公司持续融资能力可能还差点意思。当然,差点意思的行话是: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想象力。不过电竞第一股的事,依旧处于谁提谁尴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