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风云录》第五十七章:我欲将心向明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1

第五十七章 我欲将心向明月

话说钟古明最近在为一只叫双宁水力的股票发愁,这是他上个月初就介入的一个股票。当时量价表现很好,一幅很像要从年度底部发力上攻的架势。于是钟古明在判断基本面没有太大缺陷,估值和股价也都在底部的情况下,准备做一个中线波段。

可没想到8月2日买入之后才涨了一天,股价就掉头向下。那天8月4日下午一点半左右,忽然从16.5元直线杀跌,一直杀到跌停价14.97元。当天成交量放大了4倍,最终跌停收盘。钟古明16.2的成本马上就被套牢,他可是4成仓位投入,算是损失惨重呀。

更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就出现了低价的大宗交易,一个神秘的席位开始按照每周5000万元的节奏折价3%卖出,到现在已经卖出4批了。此后股价震荡反复,到了9月上旬时已经跌到了14.1元。钟古明套得太深,想割肉又狠不下心,所以纠结不已。

“相龙,你帮我看一下双宁水力今晚的公告,这第二大股东发的什么可交换债券,是什么意思。”钟古明看到了公司的最新公告,他不太明白公告里面是什么意思,就打电话给李相龙求助。

李相龙看了看公告,原来是双宁水力的第二大股东,一只国资基金发行3亿元的可交换债券,同时用手里的2222万股双宁水力的股票作为交换标的。

“上市公司可转债你知道吗?这个就类似于可转债。不过可转债是上市公司来发行,用来融资的。今天这个可交换债券是由双宁水力的第二大股东成业基金通过私募的方式发行的,总共价值3亿元,用2222万股双宁水力的股票作为交换的目标。”

“也就是说,买了这个债券的出资方,可以选择不用超巨基金还钱,而是把手里3亿元债券按照13.5元价格置换为2222万股双宁水力的股票。你看,是不是和可转债一样的操作。”

钟古明点头应道:“这是要通过场外交易来减持了,看来成业基金最后的股份也要清仓。哎,相龙啊,你说这算不算是利好呢?前面这一个多月的股价下跌都是这个成业基金在抛售,现在换了一个方式减持,不就是对股价没压力了?”

李相龙想了一下,联想起以前自己遇到的一个案例,回答说:“恐怕事情没那么简单。前不久你还说这个成业基金涉嫌故意贱卖国有资产,低价减持给利益输送方,被人举报。现在这么做,恐怕只是为了加快转手,和躲避风头吧。”

原来自从8月4日股价跌停之后,第二天就出现了5000万元的大宗交易,由一个福建证券的交易席位卖出,折价3%。此后这个席位每周卖一次,而且都是折价3%,每一次卖出的价格都比上一次低。

而8月底的时候,网上忽然有人发文说举报这个大宗交易是成业基金卖出,而且是故意低价把股份转手给利益方。股价这么低,也是为了低价输送利益专门找人打压的。

原来这个成业基金是福建某市的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几年前参与双宁水力定向增发获得了4200万股的股份。两年前限售解禁可以卖出,但当时成业基金的管理人孙经理表示看好双宁的前景,无意卖出。但是一年前听说孙经理被降职调离,新上任换成了吴经理,据说两人私下仇怨颇深。

这次网上发文举报,有人猜是孙经理的人不满,所以才能提供了很多准确的信息。比如说使用的成业基金大宗交易交易席位,以前也曾在某某股票交易里出现过,比如说接盘的5个交易席位,此前也先后在某两只妖股炒作期间上榜过,说得有凭有据。

当时钟古明还问过李相龙,这种利益输送低价卖出的可能性大吗。李相龙帮他也分析过,从这4次大宗交易价格来看,每一次交易日的收盘价都是在日线小波段的最低点,没有一次高于5日线,然后在这个收盘价基础上再折让3%比例,人为故意的特征非常明显了。

而且期间股价有过5%以上的波段上涨,大宗交易从来没有在股价涨了之后出现,这就更让人联想了。

成业基金属于地方国资的投资资产,你贱卖给某方本来就不该了,而你还为了能低价卖出故意打压双宁水力的股价,这就让双宁水力的散户们非常愤慨。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个事情的真实性,但是散户们但是就闹翻天了,还有人说要马上到证监会举报的,反正声势颇大。

这不,过了十天,就冒出今天这个公告,成业基金准备通过发行交换债继续转让剩余的股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所顾忌舆论的压力了。

钟古明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如果成业基金通过场外的方式减持掉了,那么是不是压制股价的因素消失了,可以视为利好。现在股价14.12元,会不会就见底上涨了。至于是否贱卖国资,就不是他小散户要关心的了。

他关心的是能否解套呢。

李相龙此前曾遇到类似案例,所以想得更深入一些,分析道:“你别急,此前大宗4批卖掉了2亿元,交换债又押出去3亿元2222万股,但剩下还有700万股,大约8千万市值,所以未必见得股价就可以放开。”

“另外,如果这个成业基金真的象传言一样有猫腻,那么会让股价这么快反弹吗?本来就传言股价遭打压是因为成业要低价卖股,然后卖股一停止股价马上涨上去,不就验证了传言的真实性吗?”

“何况还有700万股在手里,说不定会继续压制一段时间股价,甚至可能打得更低,低于13.5元转股价,让接盘方表面看起来也没占到国家的便宜才行。”

“另外,假如这个事情真的有猫腻,说不得接盘方就是想在双宁水力做庄了。但变数在有人举报了,一旦举报生效,那么这个庄就暴露了,就必须撤离逃命,那时股价恐怕会更惨。”

“我不敢说这种极端风险一定会发生,但是毕竟存在,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割肉撤离吧。不管投资还是投机博弈,做干净一点的股票,这样心里能踏实一些。”

听到李相龙分析得非常有道理,钟古明也动摇了,“我再想想看吧,说不得明天要割肉了。”

李相龙长叹一声:“找几家好一点的公司吧,这样可靠些。”

是啊,资本市场里鱼龙混杂,好公司坏公司都有。利益驱使之下,绝对少不了各种利益勾兑,阴谋运作,既让赌徒们疯狂,也让好人们神伤。

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沟渠里面有垃圾!

第二个天上午收盘后,钟古明告诉李相龙,趁着上午开盘后冲高的时刻,他在14.65元把双宁水力清掉了,亏了刚好10%左右。

时间已经是9月中旬,科民电子的定向增发已经顺利完成,可是云通科技的定向增发还没有落实。

8月初两家公司同时拿到证监会批准的通知,随后就忙着到处路演,希望能落实愿意出资参与增发的机构。简单来说,就是要最后搞定金主。

虽然说按照正规流程,是要到正式增发实施的时候,类似于招标投标一样,由各家有意向参与增发的公司各自报出一个意向价格,和各自愿意认购的金额,再象集合竞价一样确认出一个正式的增发价。

但是时机操作中,上市公司和有意参与增发的机构都会在路演阶段甚至更早时期充分沟通,对增发价彼此都交个底。开价和还价起码都在彼此能接受范围之内,有了默契,才能进入到下一步。

如果找金主谈价格顺利的话,拿到证监会批文后,增发项目一般都能在一两个月内完成。

如果拖得太久的增发项目,那么十有八九就是没找好参与的金主,最大的可能就是价格没有谈拢。

在上市公司实施非公开定向增发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家或几家券商来做本次发行的主承销商,云通科技的增发承销商就是四方证券,也是公司多年来的合作伙伴了。

所以在这个增发项目中,四方证券也派出了专门团队进行服务跟进,也利用自己的业内关系为云通科技找了不少公募基金来洽谈。

按说,不应该出现多大的问题的。

但是云通科技这里偏偏就出问题了,问题就出在股价上。

最初制定增发计划的时候,股价都是二十多元,所以按照打了个折算,也可以按18元以上的心理价位进行发行。

可是6月份之后股价突遭厄运,一度跌到13.5元。后来虽然反弹上涨,收复了部分失地,但股价在8月份也只是一直在17元上下横盘震荡,连18元都只是偶尔站上去,然后又被打下来。

一直到9月初,二十日均价也只有17元左右。

而发行时候的二十日均价,是定价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比如说科民电子,增发股份发行时股价是27元多,二十日均价是27元,而发行价定价是23元,是相当于20日均价打了个八五折。

同样的道理放在云通科技上面,前来谈价格的基金们居然一致要求按照二十日均价打八折,也就是13.5-14元左右的价格。

尽管莫如云耐着性子,跟基金经理强调道:“我们云通科技的行业地位是第一、技术力量是第一、资产收益率比科民电子要高,资产质量比科民电子要好,应该获得比科民更高的估值水平。”

但是对方根本不吃这一套,微笑着狠狠的杀价:

“莫总啊,可是你们云通的股价太差了,不久前还跌到13.5元呢,现在只是反弹上涨而已,万一以后再跌下去呢?我们必须要留足足够的价格空间,才能保证我们增发的股份不至于亏损。”

这个价格杀得太狠,距离心理价位差别太大,莫如云根本无法接受。

可不光是一家机构这样说,找来的所有投资机构都不愿意给高价,这让云通科技的几位老总们郁闷不已,左严更是压力山大。

大家都有些无奈。

都知道问题出在最近几个月的股价上,如果不是股价出了问题,增发定然不会遇到这么难堪的事情。

老总们也纳闷了,这个股价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跌得这么惨呢?

财务经理丁丽丽随口说了一句:“会不会是我们没有满足基金们做高利润的要求,就得罪了他们。所以现在故意联合起来杀价?”

林丰以为然,继续深入道:“有这个可能,说不定连我们的股价下跌都是这些基金搞的鬼呢。”

莫如云望向林丰,问道:“你是说因为我们没有满足基金的要求,然后基金联合出逃,造成砸盘的效果,导致我们的股价大幅下跌?”

林丰说:“有这个可能哦。哎,左严,你可以查一下最近的股东名单,看看那些基金有没有大幅减持就知道了。”

左严回答说:“我们的股价下跌最惨是在6月中下旬,然后就反弹上涨一直维持到最近。中报的数据是管到6月30日的,我那时看过,国康和泰安在中报前确实卖出了一半,其他的基金进出变动不大。后来7月7日又拿了一次股东名单,基金们基本都稳定着没动,连国康和泰安都没动。”

莫如云问道:“左严,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6月十几号那一波大跌非常意外,所以把基金都吓着了,所以国康和泰安被吓坏了,卖了一半。后来股价涨上来,稳定了,机构们的信心也稳定住了,所以就没再卖了。”

莫如云还是不愿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公募基金们,因为这些年在云通科技上市之后,大家一起相处得还算非常愉快,她认为就算大家在业绩高低问题上有些分歧,还不至于闹到背后下黑手这一步吧。

左严当然也乐见于此,因为和投资机构们维护好关系也是他的重要职责之一,作为第一责任人,他当然不希望发生公募基金翻脸的事情。

莫如云想起一个事,说道:“好像有人跟我说过,有人在高位融券做空我们云通科技,好像融券的规模有一个多亿的市值。”

左严作为董秘,证券事务的最直接管理人,这个事情当然也知道:“这个融券我知道,不过只有一个多亿元,还不到我们2%的市值,有时一天的成交量都比这要大。要说这点资金想要把我们的股价打成这个样子,好像很难吧。”

左严继续说道:“从6月份到现在三个月了,我们云通科技股票的成交换手量已经达到一百亿元了,不管是什么基金想卖出,还是融券做空,也该了结了吧。如果空头能量发泄完毕,后面的股价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林丰说:“从公司利益上来说,当然是等等吧,等股价熬过这一阵困难时期,价格高了再增发,也能卖个好价钱。但是股价这个事情谁说得准,要等多久才能涨回去呢?股价能等,但我们增发项目不能等啊,要不然明年后年你们问我要增长,我到哪里拿给你?”

丁丽丽也说了:“是啊,莫总,增发项目我们已经前期投入两个亿进去了做基建了,这些可都是银行贷款呢。本来指望着增发资金早点到账,把银行贷款还掉。如果一直拖着,那么我们今年的财务费用就得超预算的,到时候别算我们财务部考核不过关啊。”

看看,就一个股价,弄出多少的事,耽误了多少的事。

莫如云无奈的想到:谁说股价是股价,公司是公司的?该死的股价,让人烦死了。

米莉正在行政部和叶茗敏说话,没来由的打了一个冷战。

$三安光电(SH600703)$ $利亚德(SZ300296)$ $亿华通-U(SH688339)$

全部讨论

双宁水力不是我需要关注的股票,只是小说里偶尔出来打酱油的情节而已。我目前也没兴趣继续深入挖掘更多的内幕。说起来,这种交换债的情节却是我十年前的真实经历,我只是有所触动之下信手写来罢了。

01-02 21:02

你是懂内涵的

01-02 22:28

除了交换债其余都对上了

利亚德,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