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风云录》第二十一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第二十一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

汝之甘露,彼之毒药。

股价下跌,象李相龙这样的高兴的人不多,但是痛苦的人很多。

云通科技里就有不少。

去年发起的员工持股计划总共4亿元,除了莫如云没有参与,公司其他高层都有份额。公司二把手林丰原来就持有4.8%的股份,市值超过6亿,这次获得2000万元的股份,相当于只增加了0.113%的比例,倒没什么影响。

而董秘左严获得1000万的份额,49.925万股,加上上一次的持股计划授予的份额212万股,增加到262万股了,现在也还有近4千万的市值。

财务总监丁丽丽这次也有1000万的份额,原来持股132万股,现在182万股,也有2700多万的市值。

这些大佬的资产已经达到了数千万数亿的级别,那么股价上涨下跌只会是一个数字变动,大概还不会影响到生活,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思想负担。

但对于中层主管和骨干员工们就不同了。去年的持股计划中,象莫莉和何年他们这样的中层主管每人150万元份额,下面骨干员工每人有50-80万元不等。

按照6月19日的收盘价,持股计划亏损已经接近25%,四分之一的比例。放到何年头上,就是50万元的亏损。放到普通员工身上,就是15-20万元的亏损。这个金额,基本上就是一两年的工资收入了。

莫名其妙的,就亏掉了一两年的工资收入,这放在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是个巨大的打击,也是个沉重的心理负担。

全公司600多人,这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人数就达到355人。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公司管理人员,和公司骨干。

所以这一天云通科技的员工大部分人都无心上班,有的在盯着电脑发呆,有的在茶水间窃窃私语,有的则拿着手机不知道在翻什么页面。浓重的失落情绪弥漫在公司里,一直到下班后,居然还有很多人不愿走。

坚决不加班,这是云通科技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莫如云为之骄傲的地方。但是今天下班后,却破天荒的有很多人不愿回家。

没心情的人,想继续发个呆先。

没胆量的人,是不敢回家,不知道该怎么对家里人解释。从家里拿了那么多钱来参加持股计划,公司的股价是迟早瞒不住的,万一老公或者老婆今天有意无意瞄了一眼股票,那今晚上回家该如何解释呢?

没回家的人,绝对不止他们。

公司的几个高层,都没走。

下午匆匆忙忙的开完电话会议,莫如云就从现场氛围感觉到效果不好。估计还得和一些重要的合作伙伴单独沟通一下。

董事长办公室里,莫如云正在和四方证券的投资银行部老总丁蟹通话。

“莫总啊,今天你们的股价这么一跌,如果后面上不去,那么我们肯定没办法按照原来约定的18元参与增发。”

“丁总,我也跟你实话说吧,今天这么下跌非常意外,我们谁也料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至于为什么下跌,我们更不清楚,因为我们公司的经营上没有出现任何突发的问题,都好好的。”

“可是它就是跌了,而且跌得实在太猛了,虽然最后没有封板,但是这个跌幅也已经是沪深两个市场第一名。”

“下跌可能就是暂时的吧,以后还会上去的,以前我们公司的股价也跌过,后来不也都涨了吗?丁总,我跟你交个底,我们上半年增长30%的目标不变,全年的增长目标也不变。我们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你认为股价以后会上不了20元吗?”

“莫总,股价多少,不是我认为多少就是多少,而是市场认为你该跌多少就跌多少。今年大盘整体环境不好,处于退潮期,后面可能3000点都不一定能保得住。你们云通科技的增发下个月就过会了,正常的话增发实施也就在3个月之内,你有把握让股价上去吗?”

“下个月就是第三季度了,我们可以早一点发布中报,把利好兑现。业绩增长30%以上,只多不少,这总有用吧。”

“莫总,从一个市场人士的角度,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想给你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放在以前的市场环境下,顺风顺水时,你们公司业绩增长30%应该还算不错的。但是放在现在,大环境不好,而且你们公司股价的跌势已经非常厉害,想要扭转这个势头,恐怕30%的增长是不够看的。”

“怎么就不行呢?”

“莫总,你听我说,首先,这个30%的增速是从去年开始就形成的预期,当时市场还没崩,市场估值高。现在大盘已经跌了20%了,人心也恐慌了,给与股票的估值水平必然要降低。原来你们公司可以享受30-35倍的估值,现在就未必了。估值下降,对应股价就要更低。

如果想要把股价放到20元,业绩增长30%利润是5.85亿元,你们的市盈率还有30倍,很难做啊。除非,你们把全年增速放到50%,6.75亿元以上,可能还好看一些。

而且市场还会分析,你们第一季度就增长50%以上了,中报才增长3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第二季度增速只有10%了,增速大幅下降,很不好看了。”

丁蟹提出来,希望云通科技能把业绩增速提高到50%以上,或许能化解眼前的困境。

可莫如云也有些为难:“丁总,你也知道我们去年底定的目标和计划就是今天30%的增长,上面的财政政策大家都知道,比去年要紧张很多,我们公司能增长30%已经是非常努力了。现在已经过去一半时间,我们可能没办法达到你说的50%。或许拼了命,能冲一冲35-40%的水平。”

“莫总,这个50%的观点也不是我个人的看法。你知道的,国康基金和泰安基金托管的仓位都在我们四方证券,这50%增长的目标,对他们更能接受。刚才电话会议上人家没好意思直说,我只是作为朋友给你们传个消息。”

国康基金和泰安基金是目前云通科技持股最多的两个公募投资机构,当前合计持股大约3千万股以上,占目前流通股大约7%。按照目前的股价,持股市值将近5亿元。

这两家基金是云通科技近三年主力持股机构,按照当初持股成本,估计在12-13元。

不得不说,这两家公司作为云通科技的最大“金主”,说话的分量还是非常重的。

“丁总,我明白了。我们会好好沟通一下,希望能有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莫总,你也理解一下他们,今年大盘跌得很厉害,他们基金的业绩都很差。既然重仓放在云通科技这里,当然大家同舟共济的了。但是你们云通的股价跌得这么厉害,大家都没办法交差的。我是最无所谓的,我们现在又没持有你的股票,你涨跌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干嘛要来帮你想办法呢,还不是希望我们能有合作的机会吗。如果你们今年的业绩好看一些,大家都满意,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且你们云通科技的财务报表还是很不错的,努努力,利润不就上去了。”

努努力,财务报表就行了?莫如云当然明白丁蟹的意思,如果经营上有难度,那就在财务报表上动动脑筋,利润或许就会出来了。

“丁总,真的谢谢你啊!我们等下就开个会,看看怎么样解决最合适。”

莫如云尽管是一个踏踏实实用心做企业的人,从来没有想过在金融市场上玩什么花样,或者赚多少钱。

但是现在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公司的股价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

如果说此前股价下跌,只是让她感受到面子上的难堪而已。而现在股价跌到这份上,却已经直接威胁到公司的增发事项,也可以说威胁到公司经营发展计划了,这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放下电话三分钟后,公司四大巨头就在莫如云办公室集合了,副总裁林丰、董秘左严、财务总监丁丽丽。虽然技术总监和行政总监也是公司巨头之一,但是现在讨论的是经营上的问题,这两位不需要出席。

“老林,和丁总啊,你们现在能合计出中报的大致情况了吗?”

林丰回答说:“营业收入能增长25%左右,利润增长30%问题不大。”

“如果我们尽最大努力,比如说把一些开支缩减一下,在合规的前提下,能把利润最高提到多少?”

丁丽丽说:“这种可能性我和林总也研究过了,比较好处理的还是研发的开支,但最多也只有两千万左右可以延后。所以我们中报的业绩如果要往上提的话,也就是提到37%的增长。”

“我先给大家交个底,我们的投资机构希望我们能把今年的利润增速提高到50%的水平,就是6.75亿,比原来计划的5.85亿要多9千万,大家讨论一下有没有可能。我强调一下,要绝对保证不违规,要在合法的范围内调整。”

“莫总,这不可能吧,9千万净利润,加上所得税就要1亿多的税前利润,哪里弄这么多钱去?他们投资机构说得轻巧,动动嘴皮子,这钱就能变出来?”丁丽丽第一个急了:“难道要逼着我们造假,满足他们的胃口吗?这种事老娘才不干。林总,要干你干,叫你们销售拼命去做订单,再多出6个亿的销售额,这事情就可以了。”

财务总监是最着急的,因为如果要财务造假,财务总监是第一责任人。一旦追究起责任来,要坐牢的第一个就是财务总监。所以这种事对于一个本分守法的财务工作者来说,不光是不能做,最好是连想都不要想,听都不要听。

林丰也很无奈:“哪来的6个亿订单,今年招标项目少了很多,账期也拖长了,我们销售的压力比哪一年都大。要不把我拿去卖了,值不值6个亿,一锤子买卖。”

莫如云出来打圆场:“我们只是讨论一下有没有这个可能性,并不是说一定就按照他们要求的50%来做。还是那句话,在完全合规的前提下,尽量做多,做好,能有多少是多少。”

(未完待续)

$利亚德(SZ30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