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研究之一:瓦特带来了周期

发布于: iPhone转发:42回复:48喜欢:163

1776年,是人类现代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甚至是开端,因为这一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有了工业,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人类有了经济学,美利坚独立了,有了灯塔。

自从有了蒸汽机,很快就带动了纺织业的发展。以前手工时代一周才能织一件毛衣,现在用机器一天就能织一件了,效率提升了7倍,而售价差不多。于是蒸汽机、纺织机成了畅销货,纺织厂在英国遍地开花,这个时候如果统计GDP的话,除了原有的纺织产业,还新增了机器的需求,就会显得GDP进入了快速上升期。

由于逐利的本性,一直要等到出现纺织厂产能过剩的局面,毛衣滞销或者降价从而不那么赚钱了,企业主们才会削减对纺织机器的需求。这个时候的GDP增速就会出现下滑,在这个过程中,毛衣的需求可视为始终稳定的,GDP增速呈现的这种上下波动,根源就在于纺织机器的需求出现了逆转和反复,无法稳定。在宏观统计上,将这种企业主导的对生产机器的需求,称为投资需求,宏观经济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就是因为这种投资需求的存在。投资需求的特点是叛变,昨天是需求,今天变供给了,比如村里要开一个新的小卖店,在开店过程中免不了要买点建材啊烟酒啊,这对老的小卖店来说是个需求,等新店开张后,老店就会发现不光投资性的建材烟酒需求没了,还要被抢走其他生意。居民对房子的投资需求也是同理,现在中国每年卖1600万套房子,假设其中200万是投资需求,实际消费性需求是1400万套,等到哪天房价不涨反跌的时候,那200万套就会涌向市场跟开发商抢需求,这时开发商发现需求不可能1600万套了,连1400万套也没有,只有1200万套了,这就是投资需求叛变的本性,昨天还是朋友,今天变敌人了。

可以说,正是因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经济也从此开始周期性波动了。在工业时代以前,经济就只有农业,虽然会随着天气出现丰年欠年的波动,但不存在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在长期GDP统计上,仍像是平静的水面,直到瓦特突然向水面扔了一块石头,水面从此涟漪不断,波动至今,仍未有停歇的迹象。

虽然亚当斯密正好也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但全社会的经济学意识还远远不够,毕竟凯恩斯是在160年后的1936年才出版了宏观经济学的开篇之作《通论》,在这中间的160年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基本以恶性的经济危机形式出现,而且频率越来越快了。以至于大陆的教科书上经常说,资本主义快不行了,你看他们过去20年一轮经济危机,后来变成15年了,10年了,6年了,反正就是越来越短,说明气数快到了。

比如以前建一个工厂需要4年时间,等到产能过剩时可能就10年时间了,再来一遍消化过剩产能又过去10年了,所以最早的周期可能是20年一个轮回。随着科技进步及工业革命的深入,比如电报的发明,火车的发明等,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层面的效率不断提高,工厂的建设时间逐步缩短,结果就是经济波动的周期也在缩短。可能15年、10年、8年就会出现一上一下的经济波动。在这个周期缩短的过程中,经济学的普及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国富论》之后,消费者和企业主们逐渐有了经济学的思维,会有意识地规避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盲目扩张产能的行为会随着经济学知识的提高而变得更为理性,也可以说经济学正是陪伴着经济周期的进化而完善的。

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C Juglar)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提出了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被后人一般称为“朱格拉周期”,也称“朱格拉”中周期。从时间维度来看,自1776年至2018年已经过去242年了,朱格拉的观察窗口是1776年到1862年间的86年,很显然,随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效率的极大提升,这种周期的时间应该已经大大缩短了,我认为今天我们观察到的4年左右的经济周期,与朱格拉说的周期,其实是一回事。事物是动态发展的,今天的宏观分析,如果仍旧套用朱格拉的时间维度去谈周期,应该是落伍了,毕竟工业革命过去242年了,朱格拉只观察了前1/3的数据,这在当时是准确的,放到今天就应当修正了。

今天大家谈论的经济周期,与小时候课本上说的经济危机,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当年是恶性的周期波动,今天是良性的周期波动,分界线应该是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后,各国政府都学会了介入经济以熨平周期。我们观察到的宏观指标,无论是货币的、财政的、工业的、企业的、居民的,都是经济周期的内生指标,并不存在某个指标是的经济周期外生驱动力量,货币不是,财政也不是,如果非要找出这个外生变量,那应该是瓦特的蒸汽机,才是那块被扔到水面的石头,而那些货币、财政、企业、居民、政府的宏观指标,只是水面大小不同的漂浮物罢了。

精彩讨论

肖志刚03-27 15:24

这篇文章用了一个打比方,说是瓦特向水面扔了一块石头,水面从此有了波浪。这是当时的认知,现在来看,还不够完整。
结合最近一系列经济循环的文章,重新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应该是来自两股力量。
一股力量是瓦特代表的科技进步,不断往水池里添水,带来水位上升。
二是私有制背后的资本家们,不断从水池里把水舀走,造成水位下降。
水位的一升一降,表现出来的则是周期。

肖志刚2020-03-01 13:18

瓦特之后的科技进步,都是在提高建工厂的效率,缩短周期的时间,像朱格拉周期从8~10年缩短到现在的4年。

周期的根源是企业主扩张产能的个体行为,造成了整体的产能过剩。要想消灭周期,一个药方就是计划经济,提出计划经济的缘由就是看到凯恩斯之前的周期都是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直接端出了终极解药。这就像为了杀死病毒,直接灌砒霜,结果很容易一起挂了。既然后来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管理,有了解药,其实就没必要再上砒霜了。

$九雾组合(CSI2051)$

旁观者19842020-01-05 16:42

可以去大学教书的人 却在社会中
本该在社会实践磨练的人 反而在教书

全部讨论

2020-01-05 16:42

可以去大学教书的人 却在社会中
本该在社会实践磨练的人 反而在教书

2018-09-21 22:24

真知灼见

宏观经济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的根源就是因为这种投资需求的存在@肖志刚

2020-07-10 07:47

今天的宏观分析,如果仍旧套用朱格拉的时间维度去谈周期,应该是落伍了,毕竟工业革命过去242年了,朱格拉只观察了前1/3的数据,这在当时是准确的,放到今天就应当修正了。

2020-04-14 15:03

烫平经济无非就是积累起来暴大招吧

03-29 16:42

有意思!

03-27 20:29

2023-10-15 15:27

投资需求的的特点是叛变,今天是需求,明天就是供给了。

2021-01-27 17:17

生产与消费的不对等产生周期。如果技术进不到生产与消费的回馈越来越小周期会不会就消失了

2021-01-23 08:31

刚哥文采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