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熊市,结束了!”我劝你注意方向、节奏以及力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 | 谢筱白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关于资本市场开锣,今天媒体氛围普遍是:

根本不是涨不涨的问题,而是涨多少和涨什么的问题。

作为过来人,我想说:

且慢!先稳住!

01

从数据方面来看,春节休假期间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9%,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5.7%,而美股出现了显著的回调。

不少媒体表示,此消彼长,意味着:

外资对中国资产乐观的预期。

当然,消息面上的利好也不少:

近期公布1月新增社融,信贷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且国有银行积极推动地产融资白名单,均表明中央稳定经济的政策明显,有利于恢复资本市场信心。

再叠加新官上任三把火,过年期间都没休息,接连下了不少罚单。

另外OpenAI发布首个文生视频模型Sora,标志着文生视频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将继续引导产业和资本进入方向。

且A股估值相对海外上市公司明显偏低。

以上种种信息都显示出:我们开年“首战必胜”的决心。

果真如此吗?

02

未必!

道理不复杂,新村长也好,新题材也好,这些只是一些辅助因素,真正能让市场走强的,唯有真金白银买出来,给市场信心。

资金从哪里来?

有大V表示,美股回落,外资将回流。

Too young too simple!

近期美股回调的主要原因是:1月份cpi数据超预期,显示通胀抬头,导致美债收益率再次上涨。

这导致资金成本变高,让资本市场承压。

更何况,在纳斯达克科技股连续创新高的背景下,回调也非常合理。

毕竟,可以直接买债4%+的收益,为啥还要冒险?

02

还有大V表示,降息。

这就属于——望梅止渴了。

事实上,今天上午央行发布MLF续作信息,有个非常重磅的细节:

在超额续作的背景下,净投放稳步下降。

这意味着:

1.央行开始适度回收流动性;

2.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如果结合2月9日发布的1月社融数据来看,结论会更清晰。

毕竟M2与M1之间的“剪刀差”在缩小。

那么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两天后的LPR会给出惊喜?还是惊吓?

具体而言,LPR利率会上涨?维持不变?还是继续下降?

事实上,就目前市场这弱不禁风的体格,降息不及预期,对于刚有起色的市场而言都将是沉重的打击。

所以,我们看到今天《金融时报》站出来表示“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生怕各位看不见。

这时候,各位再品品,周二发布的LPR会是惊喜?还是惊吓?

03

实话实说,我认为:目前这种情况来看,降息不及预期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为3月份有个很重要的会,在此之前把子弹打完了,后面怎么办?

3月份的会过后,还有一个万众期待的给经济定调的会,降息一步到位了,怎么显得“立竿见影”“药到病除”?

基于此,市场一定会“按计划”大干快上吗?

04

我认为:高开是可预期的,而且是大概率的,但一定会高走?

我看未必。

有持续性?

我非常不确定!

事实上,如果到今天,你听到“熊市,结束了!”还会热血沸腾,还准备大干一场。

我只能说:

请控制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

越是关键时刻,我劝你不要杆杆到底,更要注意方向、节奏以及力度。

对此,我的朋友老J有丰富的经验,我曾经问他:

当你要崩溃了,你要到顶峰了......

她出汗了,也口渴了,怎么办?

老J的原话是:请保持好姿势,继续顽皮一下。

这时候非常需要你来控制速度,节奏,拿捏那种隐晦的,欲罢不能的和直爽的嘶哑扒皮。

玩乐,玩乐嘛,在现在这个时刻才是最重要的,别把这件事情搞的那么仪式化。

如果是夜晚,建议你开一盏灯,给欲望以希望。

如果是白天,则建议拉开一点窗帘,给味道一个音像,投入其中,准备happy together。

05

当然,作为一个不那么浪漫的“理工男”,这么多年,我还是没学会“多摸少碰”,追求的更多的是确定性。

毕竟,这两天在广东开会,又再次重提“新质生产力”

请注意,这已经是近两个月来,在重要场合的,第四次重申,大有要替代“内外双循环”的趋势。

那么问题来了啥是”新质生产力?“

我查了数份报告,从《求是》杂志找到了出处:

新质生产力是心智生产力(GQPL),对应科技创新(新)、高质量发展(智),以及全要素生产力。

其核心在于以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为主线,以提升生产效率。

换言之,所谓”新质生产力“跟“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不同在于:

这是现成的生产力,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成品”。

这是跟还处在需要融资阶段的“杂鱼”最大的不同。

这需要跨领域、跨行业,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市占率,以及稳定的成长。

基于此,我从人工智能+芯片+全息(苹果头显)的交叉领域筛选出了:

三年毛利还在增加,现金流好得不像话的标的,供各位参考。

有需要,请加入我的圈子自提。

结语

今天有好几个朋友问我“AI买啥?”

我们对于AI的态度,可以参考我们昨天的文章:

而且岁数越大,就越会有这样的感受:

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此存在,是因为彼的存在。

就像《阿甘正传》中,那片从片头飘到片尾的羽毛,被复杂的风,吹向左右,腾空、滑翔、坠落,完全不能自控。但最后,还是命定般飘向阿甘那双泥泞的脚。

一如阿甘的独白:

“我不知道妈妈和上尉丹究竟谁对。”

“我不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已注定,还是在偶然中随风飘浮。”

“我想,也许他们都是对的,偶然和宿命同时存在。”

最后烦请点击、加入:我的”圈子“

接受偶然和宿命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