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又“变”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1

新金融的浪潮汹涌澎湃,不经意间便会颠覆旧有秩序,呼唤着变革的号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是最坚稳的巨轮,也必须做出选择。

2023年疫情结束,新金融行业关于“变革”、“挑战”,以及“新机遇”的故事继续上演,且变得更加激烈。

在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金融行业风险攀升的大背景下,新金融行业的许多玩家开启了「变革」之路,比如之前提到的一些互联网现金贷公司开始发力小微企业贷款;曾经偏爱线上业务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今也将触角伸向了线下渠道。

而一向深耕「小微金融服务」的$陆控(LU)$ 陆金所控股则是点燃了「小微金融」+「消费金融」的双引擎驱动格局。

陆金所控股刚刚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平安消费金融余额达到378亿元,占陆金所控股总余额14%。

$陆控(06623)$ 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赵容奭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中提到:“我们战略性地将产品组合从SBO(小微企业主)贷款转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更加注重消费金融产品。同时,本季度的所有新增贷款由消费金融子公司发放,或由担保公司按我们的100%担保模式赋能。”

平安消费金融成立的时间并不长,2020年才获批开业,从其最近3年的余额变化趋势,以及在陆金所控股整个大盘余额的占比不难看出,消费金融已经成为这家公司这一阶段新的增长极。

陆金所控股,好像又变了。

三次转型

细看这家公司10多年的发展,变革次数甚多。在风雨飘摇的新金融行业,竟能乘风破浪,越战越勇。

这些年,陆金所控股在市场上有过很多代号:“中国网贷一哥”、“金融科技独角兽”……

深挖每一个代号背后,实际上都饱含着新金融时代的深刻印记,并都恰如其分代表着这家公司的一次次转型。

陆金所(Lufax)成立于2011年9月,起初主要经营网贷相关业务。

背靠平安集团,陆金所很快成为当时的“网贷一哥”,一个Lfex.com,主要针对机构投资人和提供企业融资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一个Lufax平台的定位是为个人投资者服务。经过四年间,陆金所用户数突破1500万,交易规模突破9000亿。

就在网贷行业井喷式发展之时,2015年,陆金所决定不再专营线上网贷业务,而是转向综合财富管理平台。

也是在2015年,$中国平安(02318)$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海外控股将其持有的平安普惠的100%的股权转让给陆金所控股,中国平安表示,合并完成后,平安普惠与陆金所成为陆金所控股旗下并立的兄弟公司。

整合平安普惠的这一步棋非常关键,可以看作是陆金所控股的第一次变革。

在日后网贷大清退的浪潮中,平安普惠为陆金所控股带来了前景广阔的细分市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此处补充一句:平安普惠始于2005年平安集团在深圳开始的小额信贷业务,随后依托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开展业务。2014年收购富登担保牌照后,2015年中国平安将旗下多个小额信贷业务整合,形成以融资担保牌照为核心的平安普惠业务集群,业务定位为服务小微企业主融资需求。

陆金所控股在这个时候将自身定义为“技术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

时间来到2019年7月,网贷行业整治进入深水区,陆金所也开启了财富管理业务的清退计划,并将重心转向零售信贷市场,这是陆金所控股的第二次重要变革。

2020年,陆金所完全停止了网贷业务,带着「金融科技独角兽」的称号成功赴美上市。

陆金所控股的上市招股书中,其将主营业务分为两部分:一是零售信贷(平安普惠),二是财富管理(代销存款、理财等业务)。2021年末,陆金所控股管理的零售信贷业务管理贷款余额达6610亿元。

在2021年《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之前的2020年12月,陆金所宣布停止上架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这对于其财富管理业务影响颇大。

此后,面对接踵而来的疫情,陆金所控股资产承压,开启了主动“瘦身计划”。

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风险不断攀升的影响在陆金所控股2022年的财报中开始体现。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促成贷款余额5765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12.8%。这一年,陆金所控股新增贷款778亿元,较上年同期1516亿元下降48.7%;促成贷款总额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为4.6%,比上年同期增加2.4个百分点,90天以上逾期率为2.6%,比上年同期增加1.4个百分点。

2023年,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这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运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防范小微信贷资产风险升级,陆金所控股开启了10多年以来的第三次重要转型。

根据陆金所控股2023年年报,公司在2023年落地了四个“去风险”措施和100%担保模式的业务模式改革。同时,大力优化运营成本寻求盈利空间。

在去存量风险的同时,陆金所控股努力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如前文提到的,陆金所控股在2023年的大部分的余额缩减来自平安普惠,陆金所控股的另一抓手——平安消费金融的余额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毫无疑问,平安消费金融的发展,为整个陆金所控股的业务多元化提供了重要支持。并且,目前来看,平安消费金融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5.1%左右,远高于10.5%的监管要求。

平安普惠的存量规模颇大,陆金所控股在此次变革中不仅是在业务方向上进行了调整,从底层来看还有三个重要变化:

(1)在小微资产风险提高,“CGI”模式背后保险公司提高承保门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平安普惠果断转向由平安普惠融资担保进行100%担保的业务模式;

(2)优化直销团队;

(3)将业务拓展重心集中在小微经济发达的区域。

2024年初,平安普惠已经将品牌更名为平安担保。

据其投资者电话会,截至第一季度末,平安普惠26%的贷款余额在新的100%担保模式下启用,余额风险承担率由2023年第四季度末的39.8%上升至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的48.3%。

2024年的陆金所控股,正锚定更加明确的方向。

三重挑战

诚然,企业的变革,宛如一支探险队穿越广袤的无人区,每一步都踏在未知的领域上,每一次决策都充满了风险,考验着探险者的生存技能。但正是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挑战的克服,可能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成长。

纵观来看,陆金所控股目前已经成功转型至100%担保模式,变革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样的业务模式一方面增强了自身的业务自主性,另一方面也奠定了盈利基础。此外,陆金所控股旗下还拥有消费金融牌照、融资担保牌照,双牌照加持,使得业务拓展更有合规保障。

不过,市场低迷、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陆金所控股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变革仍然充满挑战。

这家公司能否如同前两次一样穿越风险,所面临的三重挑战也值得行业思考。

(一)资产质量风险

目前高质量的小微贷款需求并没有完全修复,陆金所在平安普惠侧存量资产规模庞大,即使2024年平安普惠要减掉上千亿的余额,也还有超2000多亿的余额。在维持谨慎的放款策略的当下,陆金所控股很难轻装上阵。

不过,按照当前的瘦身速度,陆金所控股2023 年前的高风险存量资产有望在 2024 年出清,整体的贷款质量有望在 2024 年逐渐稳定。

(二)利润风险

大规模的业务缩减带来的最直观影响便是收入下降,尤其是今年一季度财报中,这个影响格外明显。

2024年一季度,陆金所总收入69.6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这已经是连续第七个季度同比下降。净亏损为8.3亿元,2023年同期净利润7.3亿元。

陆金所高层在投资者电话会中提到:因为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必须在第一天就预先计入预期的信贷损失准备金,这扩大了产品生存周期早期阶段的会计损失。不过,也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效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陆金所转型的这种100%担保模式下的贷款将是终身盈利的,只是前期确实需要较高的准备金,扩大了业务早期阶段的会计损失。

华泰证券在关于陆金所的季报点评中预测2024年全年,陆金所仍将呈亏损状态。

(三)监管风险

市场普遍认为,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指引下,新金融行业的监管预计还将继续趋严。

仅仅只是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发展模式、风险管理、机构合作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催收等方面,监管就先后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以及最近又下发了《进一步规范股份制银行等三类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

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修订了《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这些通知对于陆金所控股与银行的合作模式,以及平安消费金融自身的经营都存在一定影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网络小贷的管理办法目前仍未落地,以及越来越多的监管文件中都提到关于资金方与第三方合作的担保增信类互联网贷款业务,这些都值得陆金所控股等企业注意。

从新金融行业多年发展来看,往往头部公司在信息披露、持牌经营、产品的定价销售等方面普遍更加合规和完善。所以,虽然监管趋严,但陆金所控股这样的头部机构预计受到的冲击较小,而中尾部机构则更需要提高警惕。

正所谓不破不立,在新金融行业累积了超十年的经营经验,陆金所控股这轮转型仍然值得期待。

市场上的资金方对陆金所的资产仍然抱以看好的姿态。目前,陆金所控股与中国80家以上家资金合作方建立合作关系,其中许多家已经合作超过三年。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兼CEO在一季报的投资者电话会上说,今年将继续审慎经营,努力保持向好的发展趋势,稳健推进战略改革。#陆金所# #平安普惠#

全部讨论

04-29 22:16

分析的比较中肯,但个人觉得和23年四季度的环比数据比同比数据更重要‼️从一季报数据分析陆金所在贷款风险基本上已经出清,2702亿的在贷余额减去去年2080亿加上一季度481亿,则2023年前的贷款余额只有141亿了,基本可以肯定陆金所又一次变革成功,谢谢作者的分享。本人持有陆金所,屁股决定脑袋。

05-04 08:04

如果a股今年比较好,对陆金所扭亏是否有帮助,两者会有关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