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11操作计划与思路:关于行情转换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63回复:73喜欢:170

在上周周四一轮下跌,让人觉得会击穿前期低点的时候,2638点位再一次做到了支撑,上证指数在本周也有了较为不错的反弹,但深证综指和创业板综指的表现却一直较弱。同时引发了新兴行业、双创和供给侧改革之间的争论,创业板和主板之间的纠纷。从1月27日至今的图形来看,上证指数确实强于深证综指和创业板综指,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情况?今后的时间重点会放在哪里?我想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疑惑。思考出这个问题,我想大家也许能明白下一步的投资方向在哪里。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从这几周的行情来看,主板的涨幅明显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周期归来,那我们从这两个角度进行一下分析。
1.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带动了地产股、钢铁煤炭股板块,从而促使了沪盘指数的上升。这类企业都是潜在受益于“涨价”的预期,房地产刺激和基建加码,刺激钢铁需求,目前是预期供给侧改革能够改善供需关系,从而促使这类产能过剩的传统企业能够改变自身的基本面状况,从而引发的炒作。
我对供给侧改革的想法是,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是解决供需矛盾,那么不仅仅是供给侧,同时还有需求侧,从传统企业来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如钢铁、煤炭这类行业,产能过剩所导致的就是利润下滑的问题,所以在供给侧改革之下,产能过剩的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处于被淘汰的产能中无力转型的企业,这类企业只能被清理;一类是尚有转型可能的企业,那么进行技术升级、转变经营模式、跨行业转型等将成为这类企业的目标。但是供给侧改革能帮到多少,最终落实的进度如何,企业基本面是否改变,这我自己难以去判断,从国企改革的事件来看,我认为对传统企业的改革同样也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我国总供求失衡,供给侧改革意图提升供给效率,减缓总供求缺口,从经济学角度上理解为让总供给曲线右移,而从目前供给侧改革委传统产能过剩的行业做减法,为新兴行业带动新兴需求做加法的角度来看,那么新兴行业所带来的新需求以及传统转型行业带来的新供给必须大于传统落后行业的去产能。
从新兴行业来看,我国未来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医疗健康、高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娱乐等,这一类行业都是需要将潜在需求变为实际需求,用供给来带动新需求。
那么到最后解决供需关系是由哪一头来呢?是让老树开新花,还是刺激新的需求点?个人的看法是改善供给矛盾的重担落在新供给这一边,即新兴行业供给带来的新需求以及传统转型行业的新供给。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大力去产能,另一边国家会对新兴行业出台更多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对文化娱乐、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节能环保等方面,以刺激新的增长点。
而去产能、去库存那一端最终的盈利效果,个人有一些担忧,需要关注终端需求的释放情况以及去产能的推进情况。
2. 周期归来
随着周期品涨价,周期股也相当活跃,建材、地产、有色等再本周的表现都非常的优秀。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新一轮周期的开始?
结合多种数据和预期,我个人的思考是,受益于几个点:1,两会畅谈“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预期,这在上面对供给侧改革的分析中已经提到了,清理僵尸企业,解决供需关系,从而影响企业的基本面;2,全球通缩的状况缓和,3月美联储加息可能性几乎为0,欧日的政策偏向宽松,在这种情况下,大宗商品的价格有望回升,从而使得周期性商品的行情继续。但其中的风险问题也很明确,就是汇率问题和美欧日的货币政策态度问题,如果目前真的处于一个周期的上升阶段,那么对于周期个股的布局我想是没有问题的。但其风险系数也较高。

综合来看,个人对钢铁、煤炭等企业依旧持观望态度,目前无法看出是不是仅仅受利于两会提及的供给侧改革行情。这类企业的基本面和行业未来令人有些担忧。从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来看,新兴供给依旧有望获得资金青睐。


那么深证综指和创业板综指走弱的理由是什么呢?我想也是多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存量博弈,资金有限,在对钢铁等行业进行拉升的同时想要兼顾中小新兴企业是不可能的,形成跷跷板现象;第二是注册制的推出将影响创业板的估值,而在弱势市场下,高估的品种极易走弱,大家更偏爱实际的,有未来的个股;第三是高层的政策转向,两创与供给侧改革相对应,明显去产能,去库存占了上风。
我想更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和资金存量博弈的结果。
从周五的维稳盘面上来看,两会期间的强势板块,在两会结束后不排除补跌的情况,而没有获得护盘力量的板块依旧会跟随下跌,但会提前企稳。不论是创业板也好、主板也好,最后落实的是行业,是公司,长期下来,最终市值还是会和业绩挂钩。你说VR是概念,那目前的去产能又何尝不是呢,所以对于本次沪强深弱的行情,我思考还是短期资金偏好的结果,和市值无关,和公司无关。而能否延续,则要看接下来的政策演变。我们需要根据种种信号来思考,从而改良自己的计划。而目前而言,我还没有看到真正的要将手上新供给转换到去产能那一块的足够理由。
在行情脆弱的时候,小票肯定会比大票波动大,而两会之后是否还会有一轮下跌?我想是有的,沪盘对2933尚未发起进攻就已经退守了一次2800,而创板在国家队护盘银行之后更是下跌磨底,上半年确实是承压的一年。确实不希望前低被破,那样会很难看,但市场并不是我们想如何就如何的,只能控制好仓位,注意风控,并且控制好自己的心态。投资是个长时间的事,永远不要在行情看不清的时候随意追高买入。从短期来看,供给侧改革+周期品确实很有优势,但能否成为一个开端,还需要观察。

@今日话题
 @孥孥的大树 @K线超人 @天道骑牛 @无声@Veget @数据驱动力 @福男读股票牛市史@简放 @博远投资 @翰林院大牛1号 @雪色泪影 @小权 @好股要重仓 @风清月明驻心间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精彩讨论

MR_James2016-03-05 17:58

不要在行情看不清的时候追高卖入!

好股要重仓2016-03-05 19:14

理性的人都看不懂‘煤飞色舞’但它就这样涨上去了,市场果然反人性

九溪虎跃2016-03-05 18:59

近期的两个新闻:1、封闭式小区的逐步拆除;2、油价设置上下限值之后,人民日报对于其他行业设置价格天花板和上下线的批评;值得怀疑的是:1、政府对于改变行政“指导”的冲动很难改变;2、既得利益者不是那么好处理,需要人民日报来批评,说明冲突已经表面化了。基于以上两个推测,对于政府的改革实际上不是抱很大希望;所以,降低旧行业的产能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新兴行业的扶持担忧成为第二个风能行业和光伏行业。赞同花花的话,继续观察吧

全部讨论

2016-03-08 12:01

写的很好,把最近大盘的表象和实质都说的很通透。供给侧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对弱势的全球经济,需求萎缩也会成为接下来几年的常态,新兴产业才是经济的拉动力量。

看不清的就千万不要追高。 人气到了极致就不缺接盘侠,别人有序撤离去抄底另一边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挂树上,或者是选择等他们把你挖出来。

2016-03-08 08:28

也认为或有新低。维稳从市场层面而言,只人为的拉长了磨底的过程。希望主力别太投入,以免再次暴跌。

2016-03-07 22:15

2016-03-07 11:58

我国未来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医疗健康、高新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娱乐等,这一类行业都是需要将潜在需求变为实际需求,用供给来带动新需求。

2016-03-07 09:22

好文

2016-03-07 00:21

学习

2016-03-06 23:03

好文章

2016-03-06 22:30

2016-03-06 21:36

强弱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