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思:内镜卖水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戳蓝字“卷爸书房”关注卷爸。

卷爸书房

文字 | 卷爸

图片 | 部分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原作者

「 2023年报数据 」

毛利率70.87%,净利率42.7%,高收现比,应收账款占比营收11.5%,占比总资产2.5%,主要为大客户或直销医院的信用期,大部分国内经销商和国外客户现款现货。

负债率5.18%,全部为经营性占款,有息负债0。

由于账面现金占比净资产87.4%,ROE已经失真,计算除现金外ROE—52.33%,堪比茅台

上市发行PE-50.95,PB-3.58;现值PE-20.15,PB-2.12。

企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一致预期和股权激励未来2年25%以上净利润增长。

这样的企业为什么要上市融资?

「 商业模式:卖水人 」

内镜是现代胃肠诊疗的金标准,已经替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减少创伤,降低费用。

行业主要包含内镜和耗材,内镜也有复用和一次性区分,诊断和治疗都要使用,国内龙头奥华内镜和开立医疗

耗材主要用于治疗阶段,用于切除、止血、提拉等,国内龙头南微医学安杰思,除此之外,未上市的有安瑞医疗和常州久虹等,公司全部主力团队就来自于安瑞医疗。

主营业务95%内镜耗材,5%内镜相关器械,妥妥的卖水人,顺便卖点铲子,其中止血夹是主力产品,占比营收55%左右。

「 增长逻辑 」

从属性上讲,这两块都是制造业,相对壁垒较低,但和几十年前相比,中国制造早已不是加工个服装、生产个盆子那么简单,都已经向更高端、更科技、更精密的角度发展,跨行业进入越来越难,再叠加医疗领域本身的政策、认证、黏性、技术等壁垒,有着相对来讲的良性格局。

国产替代:弱逻辑

2014年以前,境内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垄断,波士顿科学、日本奥林巴斯、库克医疗等跨国巨头几乎占据境内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市场的70%-80%,集中度非常高。但中国企业也在加快技术追赶步伐,逐步缩小与美日品牌的技术差距,在某些领域甚至已实现了技术领先

当前内镜微创耗材国产化率水平较高,2022年国内使用止血夹的数量为1152万个,安杰思境内销售181.3万个,市场占有率达到15.74%。国内龙头南微医学2022年止血夹销售收入7.25亿元,是公司的近3.6倍,按销售额计算,预计南微医学止血夹市场份额高达56.7%,两家合计市场份额约72.4%。

当前内镜耗材国产替代趋势已经接近尾声,未来更多的是在集采背景下,国内厂商的互相竞争,国内厂商绝对龙头仍然是南微医学,2022年销售额约为公司的5倍,其他竞争者包括澳华内镜、常州市久虹医疗器械、安瑞医疗器械(杭州),在集采政策下预计后续将有一定幅度降价,势必影响公司的毛利率,否则公司将丢失部分国内市场。

今年的3+N集采,安杰思落标,南微医学低于出厂价25%惨胜,行业无赢家,市场担心联动效应,心脏支架的历史历历在目,从而导致内镜耗材在国内彻底无利润,这也是公司瞬间PE从35跌到17,从而有现价的原因,悲观预期直接打满。

公司一直在加大研发力度,尽量争取差异化竞争,不断研发新一代止血夹,而且本身就位低值耗材,对医保贡献度有限。

同时,公司双极电刀为全球首创,同功率下,热损伤深度降低为原来的71-76%,且可用于体内植入金属人群,算是一个优效替代及补充,也是长线看公司推广的一个独家看点。

之所以说中长线,是因为医疗器械不同于FIC的创新药,上市就放量,而是需要不断的市场教育、手术实验,这个过程还是非常长的。

出海:强逻辑

海外市场无论从毛利来讲,还是竞争力来讲,都具备优势,竞争环境较为宽松,且公司已经开始自主品牌在海外开发,对长线有利。

该点同时会面临政治环节和汇率风险因素,前者由于体量较小,估计制裁可能性较低,而后者美元降息从而走低是有预期的。

在这点上,南微医学主要以自有品牌出海,前期人员、物资投入较大,毛利较低,但是品牌认知度、医生触达率和市场天花板更高,利于长期发展。而安杰思最早以DOM出海,目前已经开始做自有品牌,去年占比20%,欧洲公司也开始运作,预计今年将增加成本。

银发经济:强逻辑

内镜诊疗主要针对的是40岁以上人口,由于老龄化,40岁以上人口5亿,60岁以上人口2亿,这是增长的基础保障。

和东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我国胃肠道癌症发病率全球最高。检测率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原来是因为经济原因,现在国力增强,国家已经逐步开始推广早筛早治,这也是胃肠疾病的特性决定的。

癌前病变阶段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胃癌原位阶段的5年生存率达到 78.5%,结直肠癌原位阶段的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晚期的5年生存率仅为10%。

癌前病变及早癌治疗在内镜下切除病灶即可,治疗费用较低,以结直肠癌为例,癌前病变患者的总诊疗费用2.4万元远低于癌症患者的17.3万元,早癌症检出率提升有助于减轻居民及国家医疗负担。

同时根据《XXX》数据,医生和麻醉师瓶颈暂时不是核心制约因素。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的增量市场将源源不断。

规模降本:中逻辑

虽然公司近几年的产品售价逐渐下降,但是由于产品成本下降的更快,毛利和净利不断提高,而这种下降的背后主要是因为自动化替代,公司新建1000万产能自动化率更高,未来几年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叠加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应该仍有下降空间。

「 关于集采 」

本来随着国家及各地区耗材集采落地实施,规则日趋完善,集采本来向着多方共赢的方向边际改良,挤掉中间环节费用,满足医院临床需求,同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然而这一稳定的预期却突然被打破。

此次集采对国采建立的主流集采规则——保底条款、复活机制,全部弃之不用,而是报价有上限,竞价无底线,甚至对已被国采弃用的“唯低价中标”原则再度强化。曾经引发大型踩踏的冠脉支架集采,报价不超过最低价1.8倍即可获得拟中选资格,而本轮集采操作更狠,最高拟中选价格不得超过最低拟中选价格的1.5倍。

本轮“3+N”集采报价远低于市场预期,集采降幅最低已到80%附近,与以往常规的50%左右降幅差距较大。虽然参与此次集采的止血夹收入仅占安杰思南微医学总收入比重5%左右,但释放的信号却是沉重的——集采是不是要回到冠脉支架囚徒困境的老路上?

有一种声音认为,本次集采只是提供双方打架的场子,背后本质还是涉及品类开始内卷了。

但是,即使内卷到极致,自由市场竞争也不会出现这种报价结果,这终究是政策采购规则导致的囚徒困境。

两家消化耗材龙头作出不同选择还有一层原因。

南微医学国内止血产品收入预计在整体占比约21%,并估算“3+N”地区市场份额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即集采地区对应止血产品收入占比仅6-8%,本来降价意愿不强,但南微医学2023Q3存货5.7亿元,去库存的意愿较强。

安杰思2023Q3存货仅0.46亿元,而且海外收入占比即将超过50%。2023H1,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4%,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1%,海外市场增量已超过国内市场。

出海成为面对集采的底气。

安杰思现金储备20亿元,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2.12亿-2.21亿,同比增长46.25%至52.18%,其中2023Q4净利润中值7313万,同比增长52.58%,环比增长13.61%。此次参与集采的止血夹按开口是否<13mm分为两类,开口<13mm的报量安杰思20.1万支,13mm≤开口<20mm的报量安杰思10.0万支,年销量约在30万条,收入约在1500万元,占公司整个收入比重约3%。

未来的集采政策无从判断,但我更愿相信,政府不会竭泽而渔。况且,这种在人体内使用的低值耗材,就如飞机的零部件,价格低但风险却极高,打到地板上不合适。

「 其他 」

1. 现金存款平均利率1.38%,不知道为啥不买理财,这块要继续关注,多个1%也是2000万的纯利啊。

2. 20-22年,公司止血闭合类产品的境内销售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报告期各期销售均价分别为 68.44 元/件、63.90 元/件和 58.80 元/件,而此次集采南微中标价大小夹子平均42元,如果按此降幅计算,即使未来依然惨烈,至少在价格中已经COVER了。

3. 医疗器械两票制的影响,涉及公司产品的两票制区域为福建、山西、安徽、青海和陕西的部分地区。从已宣布器械销售需要执行“两票制”的地区数量及相应地区具体执行状况看,医疗器械领域“两票制”推进速度明显慢于药品领域,实际落地范围也小于药品领域,大范围落实器械销售“两票制”仍需要时间。

若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两票制”,对公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产品售价提高而导致的营业收入增加,以及因推广、调研活动外包而导致的销售费用上升,主要客户将调整为配送商。

销售结算模式将由以先款后货为主转变为先货后款为主。

如果喜欢卷爸的文章,请关注“卷爸书房”,一起研究投资。

普门科技01: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

康方生物:创新药的投资是一道数学题而非商业题

济川药业01:爱的初体验

江南布衣06:23-24财年中报解读

环球医疗2——为管理层加分,未来可期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由于对财务管理、会计学和行业供给和需求的行为模式知识的缺失,请您务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我所有的数据分析,如果您能指出分析中的漏洞和错误,定将不胜感激。

$安杰思(SH688581)$ $南微医学(SH688029)$ $澳华内镜(SH688212)$

#内镜诊疗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