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买小米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4喜欢:1

最近小米汽车的话题比较多,无论线上还是线下。

我持有小米股票,也用了不少小米的产品,随着看别人聊天和自己聊天的深入,空闲时候,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当我买小米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小米的股票,买小米的产品。

很早就开始用小米,应该是从当年799还是699的智能机开始的,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小米手环、盒子、电子秤、电视、空调、小爱音箱、平衡车、扫地机器人等等,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买东西时候,难免要和小米比较一下,然后大部分时候还是选择了小米。再然后,做了小米的小股东。

整体来说,小米的产品还是不错的,体验尚好,但是小米股票体验一般。

结果就是这样,但是原因,经过这几天的完整深刻思考,才逐渐清晰。

1 性价比

这些年小米产品的购买和购买过程中的比对,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结论,小米产品性价比确实高。同样的价格,买的设备比别人好,同样的设备,卖的价格比别人便宜。

当然对于那些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用户来讲,性价比是毫无意义的。

网络上很多人觉得小米屌丝,但是有没有发现小米正在向高端进发。

小米在悄悄地变化,性价比依旧是其核心竞争力。之前,小米是“同样的设备,卖的价格比别人便宜”,比如当年799的智能机,因为便宜,所以大家伙感觉小米屌丝;现在小米开始“同样的价格,买的设备比别人好”,比如现在4000多元的小米14,比同价位的友商产品性能更好吧。

2 割韭菜

本来不想用割韭菜这个词的,但实在又找不出更合适的。

买了一个东西,无论总价多少,如果很快发现隔壁的更好,是不是有种被忽悠了的感觉?这种感觉还超级不爽,就是那种被别人当傻子的感觉,这应该就是被割韭菜了吧。

小米这里,应该没有被割韭菜的感觉。因为有着极高的性价比,同行衬托之下,买小产品被割韭菜的几率大大减少。

或许产品有瑕疵,但是考虑到价格和性能,基本上都可以接受。可以在事后觉得买的不够完美,但很少有后悔有被骗的感觉。

3 信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买东西不再喜欢比对分析了,有需要了,看两眼,差不多就下单了。

一方面不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在挑选东西上,另一方面基于对某些品牌的信任。

小米产品的这些年,基本都是满意的,叠加不少黑科技,还能给人带来惊喜。比如早时候插座上整个USB接口就很方便,又比如小米也有空调,当需要更换空调的时候直接下单就是。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这就是这些年使用小米产品的真实感受。

4 股票

我们这里主要聊投资,讲了很多,最终结果还是要回归到股票上的。

我是因为小米产品,因为雷布斯才做小米股东的。

这几年体验确实不好。

2018年小米IPO时候市值差不多539亿美元,按照今天的汇率(1美元≈7.8191港币)计算,4200亿港币,实际上今天的市值是3585亿港币。我在2021年买过,之后一路下跌,又买过,后来继续下跌,去年表现不错,可以说账面实现了浮盈,不多。

很显然,目前小米比当年更加强大了,手机销量全球第三,生态链更加完善,汽车即将上市,还有电视、空调等等销量都很靠前。这都是肉眼可见的。当然,也许当年高估了,目前整个市场低迷,这造成了目前这种局面。

穿透来看,小米性价比高是结果,背后有整个公司的不懈努力。综合雷布斯这些年的经历,也是干事业的人,也是值得信赖。

相辅相成,买东西,选择小米,肯定不会被割韭菜,这种信任,难道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

我会继续选择小米的产品,也会继续持有小米的股票。

$小米集团-W(01810)$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小米全屋生态在国内还算可以,但是没有领军人物和设计思想,整个生态就是一个游击队,连个核心全屋控制器都没有,连个智能家居的概念都没认识到,浪费了这么多技术优势

以前一直听论坛上说小米全屋生态,到现在的人车家全生态,虽然自己算半个米粉,持有股票时间也很长了,但并不是特别相信。这次在国内,和两个完全不同不认识的朋友聊起,都说起他们公司里有个年轻人,全屋用的都是小米。这次我是真的信了。也相信小米打通电车以后,整个小米的生态会有个飞跃。

01-12 20:20

我也是一样的。以前没有用过小米,但是被网络舆论影响,也是觉得小米的手机很低端。但是后来生态链产品入手后,停不下来。然后认可雷总,认可小米。给家人买小米手机,自己从苹果转小米的旗舰机。

01-12 20:52

小米模式对社会发展有过意义,但现在不一定适合了,小米和拼多多其实就是卷,大家别只看到消费便宜了也想想自己是不是赚钱更艰难了,大家在社会中都是即购买价值又出售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