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投资小结——守得云开见月明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今天是2023年12月29日,随着港股收盘,2023年的投资定格在这一刻。再过几十个小时,这一年就要从我们生命中呼啸而过,无论开心也好,难过也罢,时光都不会过多地考虑我们的感受。

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按照惯例,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花上几个小时,一杯茶,一台电脑,给自己放假,静下心来,对即将过去的一年做个简单的总结。

这应该是开号以来第三年总结。

2021年投资总结——流水不争先

2022年投资小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今年我觉得用守得云开见月明作为标题更合适一点点。

我用我手写我心,真真切切的感悟,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1 赚钱使人不屈

在这个市场里无论是炒股还是投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

多赚钱,才能使我们更有底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如此简单粗暴。

所以说先回顾一下今年的收益。

今年市场波动比较大,年初以为牛市来临,年终一看竟然是熊市。大A各大指数跌幅都不小,港股更是惨不忍睹。沪深300指数同期涨幅-11.38%,中证500指数同期涨幅-7.42%,恒生指数同期涨幅-13.95%。

持仓中港股腾讯小米占了将近一半的仓位。腾讯本来中规中矩,结果最近几个交易日贡献了不少负收益。全靠小米苦苦支撑,怎奈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小米不给力。

整体来讲港股赚钱弥补大A,和去年正好相反。

全年收益几乎为零,相当于白忙活。

炒股(投资)的结果判断标准有很多,定量上比如相对和绝对收益,相对收益跑赢指数,绝对收益实现正收益。定性上比如熊市不亏钱或者少亏钱,牛市跟得上指数,长久下来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今年基本上满足了这些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年应该满意,毕竟容易满足的人总是比较快乐的。

除了冰冷的数字,还有丰富的生活参与了雪球的征文活动,分享了投资感悟(熊市有话说),一不小心得了个三等奖,几百元奖金,算营业外收入。

市场惨淡,钱不好赚。最近几个月基本上处于失联状态,很少发言,工作比较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面对熊市,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坚持,这也是每个合格股民(投资者)所必须面对的,少整鸡汤,或许更加能够提高免疫力。

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有些朋友走了,当然还有新朋友来了,更多的朋友们不嫌弃地留了下来,在此表示感谢!

2023年共分享文章20篇(不含这篇)。涉及一家新公司,洋河股份,比较简单,因为这种明星公司分析的人太多了,做了一小段时间股东。其余都是跟踪之前分析过的公司,是不是很无趣?

数量上比去年少了不少,主要是仓位够了,挺舒服的,跟踪相对熟悉的公司比较轻松。其实还有部分跟踪没有分享,有的是错过了时效性,有的是没有新的看法。也看了不少家公司的,可惜没有仓位,想做股东也没机会,所以就没有整理成文。

投资理念文章6篇。

除了这些明显的收获之外,还有不少隐形的收获。比如读了不少书,感觉又精进了不少,表现就是面对股市波动更加淡定从容。

2 观星辰辨南北

很多年前第一次接触股票相关理论知识,应该是从波浪理论开始的。现在基本上不会数三浪五浪了,但每到海边玩耍总是会想起波浪理论,甚至常常想起股价波动犹如海水涨落,短期趋势像波纹,中期趋势如波浪,长期趋势是潮汐。

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大量的实战和学习,不敢说认识了股市的本质,但至少不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由于去年市场表现不佳,不少朋友对今年寄予厚望,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很多大白马反而创了新低,很多基金都处于亏钱状态,一片熊市状态。持续不断地下跌带来无尽的失望与怀疑。这也是越近熊市末期越煎熬的原因,不少股民终于忍受不住挥手割肉,不出意外地倒在黎明前。

很多老股民都经历过这个过程,可是再次面对的时候还是焦躁不安,重蹈覆辙。究其原因,想必还是没有搞清楚事情的本质,受蛊惑于表面。

经常有朋友在大跌的时候问我怎么办,大概是这样的:

朋友:今天又是3000点保卫战,3000多家公司待涨,怎么办?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朋友:要不要减仓或者清仓?等行情好了再进来?

我:其实我也不知道,不知道明天是否涨或者跌。我没有能力去预测市场,我能做的只有面对市场。我持股的几家公司,没有听说有明显的利空,小米手机是一台一台生产的,中鼎股份的零部件是一颗螺丝一颗螺丝拧上去的,联美控股的供热服务也是一家客户一家客户供应的,没听说哪家公司要跑路,要被社会淘汰,我能做的就是慢慢地等待。

如何面对市场波动是投资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了解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买的是什么,想必会淡定很多。

对市场,我不预测,只应对,以不变应万变,如此而已。

2023年的操作很少,屈指可数。几家非控股公司价格几乎都没有达到要操作的目标,只能按兵不动,当然还有就是没有资金可以操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熊市之下,惨不忍睹。

说明:简单粗暴,价格没有考虑分红等因素影响,期间有分红的话,实际收益率可能要高2个百分点。

尽管获利不大,如果看一下年终价格的话,还是吓一跳,运气不错,算逃顶了?换句话说,或许当初买的时候看错了?

比如张裕A,投资红酒的不二选择,真心便宜。

比如洋河股份,白酒中跌幅较大,利空不断,什么理财爆雷,高管被查等等,省内被今世缘抢占份额,反正股价跌了利空就多,利空多了股价也跌,互为因果。现如今更加便宜,我认为这属于倒车接人。

顺便说一下2021年前分析过的青岛啤酒,前几天竟然跌到了目标价,可惜没有仓位啊。看来只要有耐心,还是能够等到的嘛!一方面大势不好,另一方面不久前一泡尿的因素也不少。最近还和朋友聊起来,张裕洋河、青啤都便宜了,要不要整个红白啤组合?这也是熊市的好处,便宜货多起来了。

比如博雅生物,近两年差不多操作了三次,丝滑,用朋友的话说这属于有缘,挺好的,有机会继续做股东。

比如联美控股,第一次买入实在2021年7月,前不久又补仓了。时间上两年多,空间上跌了几十个点,最近这次补仓意义非凡,成本一下子拉下来很多,随时都有可能盈利……我卖出基本上都是一把清仓,买入后面对下跌也很少补仓,只有下跌的足够多,空间打开了,补仓才有意义。不管如何,联美控股的持股体验很不好,希望不要割肉出局。

比如小米集团,今年表现非常亮眼,贡献了今年收益的大头,而且账面上浮盈,选择继续相信雷布斯,期待小米汽车带来惊喜。

比如腾讯控股,尽管全年也是跌的,但是比恒生指数好不少,回购力度从3亿、4亿到近几天的10亿,挺好。

大A这边还有不少套牢的,比如中鼎股份健帆生物海螺水泥等,都提供了不少负收益,空间上都具备加仓的条件了。

正因为对这些代码背后的公司都有过研究和跟踪,所以才能够拿这么久,才能够多次进出,才能够有耐心等待。

不曾被跌跌不休吓破胆,也不曾连日大涨而沾沾自喜。无论是持股还是操作,都很丝滑,舒畅。

宜观星辰辨南北,勿随萤火逐东西。

股票市场对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极高,毕竟这个一个大多数人都亏钱的地方,人云亦云的结果想必好不到哪里去。

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

尽管很多知识都是奔着股市而来,但却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3 守得云开见月明

很多事情当我们经历的时候觉得好难好难,比如近年来的贸易战、疫情、俄乌战争等等,反映在股市上哪次不是大跌,绿油油一大片,哀鸿遍野,此刻,如果不刻意翻看记录,面对K线图我想大家都不可能准确说出当初发生了什么。

前段时间读了《美股70年》这本书,觉得部分数据很有意义。

来自《美股70年》,燕翔 等著

从1969年到1981年,每股收益(EPS)下跌较少但上涨较多(图中虚线),但是估值却大幅下降,结果就是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股价表现平平(图中黑色实线,偏离横轴很小)。

用更加通俗的话就是,尽管公司赚钱不少,但是市场给的估值下降不少,结果是股价几乎没有变化(股价=净利润*估值),此处不分析原因。这段历史数据说明,尽管目前美股一路北上,但是其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长达13年之久的原地踏步。那么,我们大A经常3000点保卫战也不足为奇。

现在看过去,恍然大悟,难免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但是当时呢?恐怕也是煎熬吧。

很多时候,困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很多焦虑不安不过是自己的一些假想敌而已。

好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

正如之前之前多次讲到的那样,我们可以看更大的局,站得高方能看得远。既然身处历史中难免会迷茫,那么我们就不要过于纠结,向前看,总是错不了。

让我们再次重读施耐庵《水浒传》中的一首小诗: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世至终总是空。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以此自勉,坚持就是胜利。

多年来大A好像一直在3000点,但是终究会将3000点踩在脚下。

人生有很多的事情比赚钱更重要,比如,赚更多的钱。

2024年,我们一起前行,我们一道努力,只争朝夕!

愿股市日日长红,市值步步新高!

#2023年投资总结# @今日话题

$小米集团-W(01810)$ $腾讯控股(00700)$ $青岛啤酒(SH600600)$

全部讨论

01-01 07:16

年初走狗屎运在AI上赚了点,刨开这部分,23年收益基本和哥哥一致,愿大家24年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