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汽车电子上市公司财报分析,竞争从局部转向全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娱乐性。用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

潮电智库为更好的整理及分析汽车电子市场,不完全统计31家汽车电子上市公司,包括其营收情况,净利润,毛利率以及海外布局情况,因汽车电子产业过于复杂,潮电智库只统计到部分汽车电子企业,如有遗漏厂商,欢迎联系潮电智库进行补充。

可以看到因涉及领域不同,各家厂商营收情况相差较大,目前,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是宁德时代立讯精密均胜电子华域汽车蓝思科技等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下统计表中的上市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均在20亿以上,其中,2023年,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德赛西威拓普集团汽车电子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毛利率均保持在20%以上。

著述:不完全统计

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的建厂步伐不断加速有目共睹。从东南亚到非洲再到欧洲,中国汽车制造商海外建厂的版图不断延伸。奇瑞汽车在全球布局了包括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在内的全球研发基地,建立了10个海外工厂;上汽集团已在海外建立了三大研发创新中心,以及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四个生产基地及散件组装(KD)工厂;长城汽车已建立俄罗斯图拉工厂和泰国罗勇工厂两家海外全工艺整车工厂,并收购奔驰巴西工厂。

扎根海外的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如今也在积极寻求各种途径来深入当地市场。

到了外国之后,脱离舒适圈的国产新能源产业链失去了原有地缘和文化优势,为了走好国外这步棋,国产汽车供应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著述:不完全统计

潮电智库也注意到,汽车电子在欧洲地区投资建厂,基本成为行业巨头的游戏。

作为传统燃油车及汽车电子产业链的发祥地,欧洲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转型迟滞,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创新的产品、先进的技术、完备的产业链为汽车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探索的全球化之路也将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欧洲面临较大的传统产业转型压力。欧盟委员会在2021年发布的新产业战略中承认,已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锂电池等重要领域丧失领先地位,而且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展较为滞后。

这或许给中国企业赴欧开展业务间接创造条件。杨红新指出,在欧洲建厂必须做本地化融资,目前欧洲资本市场仍然较为开放活跃。“在欧洲融资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现在不缺资金、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