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上市公司业绩对比,阳光电源、德业股份赚钱能力最强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4月的财报季落下帷幕,各大光伏企业的2023年答卷值得细评。

去年,整个光伏行业虽受欧洲市场库存影响,出货量有所减少,但除瑞浦兰钧之外,主要光伏上市中企均有盈利,逆变器企业的平均毛利率也高于30%,说明光伏行业出海生意总体而言是蒸蒸日上。

在潮电智库此次统计的逆变器上市中企中,禾迈股份昱能科技锦浪科技均为营收略有增长,但净利同比下降的原因都主要为欧洲出货下降。

从净利率水平来看,逆变器企业中,禾迈股份德业股份艾罗能源的赚钱能力更为显著。在储能企业中,阳光电源等海外出货地区数量较多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盈利水平。

总的来看,储能上市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整体低于逆变器企业。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碳排放纳入国家政策,补贴纷至沓来,光伏赛道显而易见是个巨型增量市场。同时,今年,光伏赛道也来到了比拼市场拓展速度的关键点。

德业成去年毛利率王者,艾罗能源潜力可观

Enphase2023年净利约31.59亿元,净利率约为19.2%,微逆毛利率约为47%。

中国逆变器上市企业虽远不及Enphase的市场份额以及净利水平,但不输其毛利率水平。从净利率来看,去年,禾迈股份德业股份艾罗能源已经超过了Enphase。

对比德业股份固德威可以发现,两家公司营收、研发投入金额相近,净利却相差接近10亿元。潮电智库认为原因系固德威产能利用率受欧洲户储市场库存积压影响较大。

昱能科技是唯一一家以代工模式生产微逆的企业,生产成本高于同行,在去年被海外子公司仓库高额库存重压,全年受库存拖累较大,导致净利水平较低,毛利率仅为36.13%。

上市不久的艾罗能源倒是较为聪明,及时降低储能逆变器生产量,让库存下降至48.95%。但艾罗能源销售区域集中于欧洲等发达国家,并以户储产品为主,因此盈利出现同比下降的局面,但其能在去年的市场条件下实现23.7%的净利率,竞争力已毋庸置疑。

德业股份去年境外营收约43.4亿元,同比增长25.6%,在其他微逆企业厮杀于欧洲时,德业股份以50%以上的市占率在南非低价促销,并同样以此方式受益于巴西市场。

再来看看逆变器企业的代工商。

光弘科技在2022年步入新能源领域。去年2月6日,光弘科技与昱能科技在广东惠州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在消费电子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领益智造在去年快速布局微逆产品,光伏储能业务收入达15.55亿元,同比增长29.89%。

自2020年以来,领益智造的印度工厂为Enphase代工微逆和其他组件,销往北美、欧洲和亚太市场。至今,领益智造已经代工了超过500万台Enphase IQ微逆。

欣旺达一直为Enphase代工从IQ系列微逆,从2021年1月开始为Enphase代工IQ电池。Enphase电动汽车充电器、IQ8微逆由伟创力的墨西哥工厂进行生产,主要销售地区为北美。伟创力的罗马尼亚生产基地于去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Enphase微逆,直接发货给欧洲客户。

阳光电源多边恒强,瑞浦兰钧亏到四年最低点

老大哥阳光电源在2023年成为储能行业里毛利率最高的中企。受益于全球渠道优势,阳光电源去年海外地区毛利率甚至高达41.57%,同比上涨14.24%。

其中,由于品牌溢价,外币汇率升值等因素,阳光电源储能系统的毛利率在所有品类中增幅最大,受上游锂离子电池等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的影响很小。

青山集团的“亲儿子”瑞浦兰钧在去年亏在激进的扩产计划导致经营成本高增,较多新产能尚未度过生产爬坡期。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其储能电池产品销量虽有所增长,但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6.9%。

派能科技的户储产品出货量因欧洲需求下降而降低。

亿纬锂能受益于中国项目,其境内营收增幅超过境外营收,占比总营收的72.7%,同比增长49.9%。公司去年储能电池出货26.3GWh,同比增长约121%,在三大主营业务中增速最快。其去年净利增速较低的原因系行业内的动力电池价格战。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的主要储能产品为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在种类上比亿纬锂能丰富得多,储能行业毛利率也高出亿纬锂能不少。

派能科技主要产品仅为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系统,并以户用类型为主,去年在欧洲出货下降,其虽在南非和东南亚有一定的市占率,但该地区产品售价较低,利润相对较少;在澳洲地区的出货量也比不上阳光电源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