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需释放,平板显示下游出海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从越南进口前十大商品中,平板显示模组排名第一,接近200亿美元。

中国对越南出口前十大商品中,平板显示模组排名第三,达到55亿美元。

以上是2022年中越双边贸易的数据。

随后两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却经历了最长的行业下行周期,面板价格一度跌破成本。

巨大的产能过剩,叠加贸易关税,让越南成为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出海的热门地区。

加码越南

4月,京东方越南智慧终端二期项目开工,总投资20.2亿元人民币,这是京东方首个海外自主投建的智慧工厂。此前,京东方在越南是通过租赁厂房自建产线的方式建设和运营了一期项目。

京东方越南二期项目地处胡志明市工业圈,滨临海边,将打造年产300万台电视机、700万台显示器及4000万张电子纸等智慧终端的智能工厂,预计2025年量产,建成后可满足亚太、欧盟及北美市场对电视、显示器等终端产品需求。

加码越南,还有TCL

TCL早在1999年就率先布局越南市场,海外建厂至今已25年。2023年,TCL继续在广宁省新增投资,建设了TV与显示器整机制造基地,计划2024年上半年投产。

今年4月,TCL科技(000100.SZ)COO王成在参加"2024年中国-越南贸易投资合作促进论坛"期间透露,截至目前,TCL通过TCL科技及TCL实业两大平台,已在越南累计投资超1亿美元,提供本地就业岗位超1万个,预计2024年在越南的营收将超过15亿美元。

自此,茂佳(MOKA,TCL科技旗下企业,与TCL华星为兄弟公司)、京东方视讯(BOE VT)、惠科(HKC)、兆驰(AMTC)等多家全球及中国电视代工龙头企业,均已在越南布点。

而中国电视代工龙头企业扎堆越南的根本原因是贸易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此前关税规定的有效期到2024年5月31日,也就是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电视关税是11.4%,从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电视关税是0%,从越南出口到美国的电视关税是3.9%。

潮电智库预计了,2025年越南TV年产量将达到4000万台,并在胡志明、同奈、平阳、头顿等地形成以TV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

面板厂家集体亏损

平板显示产能过剩,直接导致上游面板厂家大面积亏损,除了京东方TCL科技能维持帐面盈利外,其余均处于巨额亏损状态。

TCL科技在2023年财报中也表示,尽管平板显示收入837亿元,产品毛利率达到13.82%,但该业务去年仍然亏损700万元。

京东方的显示器件的毛利率也仅为9.17%,结合上述数字来看,京东方的面板业务应该也是处于亏损状况。

平板显示最大应用市场主要是三个,一是手机、二是电脑、三是显示器和TV电视。

在过去几年里,为增加利润空间,面板厂家基本已涉足显示模组业务,也导致单纯的显示模组行业大洗牌,这也是合力泰亏损、以及欧菲光剥离触控显示业务的原因。

此外,近两年,以手机为代表的全球消费电子行业萧条,加上手机市场已被苹果小米、荣耀、OPPO和vivo等几家手机品牌所垄断。在产能过剩环境下,面板厂家几乎没有话语权。

相比之下,显示器和TV市场品牌众多,对于面板厂家而言,无疑是最佳的下游终端出口,甚至可以成为利润的增长点。

比如,京东方2023年的物联网业务(包括电视和显示器)收入389亿元,产品毛利率在9.28%。而这一毛利率水平绝对是盈利的。

要知道,手机组装代工行业平均毛利率才8%,还要承担手机厂家备货和备料的资金压力。

巨大主导越南布局

对于面板厂家而言,上游面板生产不仅是重资产,还需要高端资源配套。因此,在短时间内,中国大陆上游面板生产10年内都不会转移。

当下布局越南、印度和墨西哥工厂,是大陆面板厂家往下游终端延伸的产业动作。

潮电智库也注意到,平板显示器件在越南投资建厂,基本成为行业巨头的游戏。

首先,面板厂家在越南建厂以生产电视和显示器为主。其次,到越南建厂的中国厂家主要目的是,规避中美贸易战的关税风险,稳定海外大客户的订单,但事实上手机海外大客户订单基本掌握在面板大厂手中,加上面板大厂自己也有模组加工环节,这也导致越南并没有中小平板显示模组的市场机会。

纵观国内单纯涉足手机显示模组业务的厂家,合力泰和联创光电均深陷亏损泥潭。同兴达2023年之所以还可以盈利,主要是因为印度工厂赚4193万元。

莱宝高科也是因为聚焦在中大尺寸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领域,且拥有全球唯一的5代触控屏生产线,去年才获得3.76亿元的高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