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万科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5喜欢:3


万科是一种特殊的治理制度,就是公司的实控人不是大股东,而是高管。这种高管或者高管集团成为实控人的公司,从前让包装成一种高大上的治理体制,今天万科让从前的合作方实名举报,爆出了这种治理制度下的吸血本质!

吴清主席最近讲话说,上市公司姓公,不姓私。但是没有有效的监管,谁姓谁倒霉。我就是曾经的一个相信价值的受害者,中国股市之所以变成这样,不论从交易端,还是公司治理结构,都带有原罪。明天系肖老板曾经以十九世纪初美国金融的野蛮发展历史比喻中国金融,回头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马老板在上海滩说的中国金融没有制度只不过就像童话故事中,童言无忌,公开说没穿衣服的国王的那个小孩,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从p2p到信托,到股市,到房地产市场,乃至上市公司,一句话,刻在骨子里野蛮生长,灵魂深处的吸血体制。恒大如此,万科如此,公司这种形式不是给公众创造财富,而且给高管,给实控人创造财富。

不要指责游资,游资赚的是相对干净的钱!

我从那家公司身上看到了高管如何输送利益,转移财富的手段,真想写一部小说,讲一讲。我其实非常奇怪,就像电影里的那位左千户一样,发现周围都是泥塑的官员,哑口的百姓,真是万马齐喑。那位举报万科高管的,其实也是万科高管长期合作的利益方,只不过地产好的时候,高管吃肉,跟上喝汤,现在地产不好了,面临巨大损失下,才被迫出来做出头鸟。

什么时候,上市为公,股票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精彩讨论

kb罗宾04-03 01:19

这个股权制度下 管理层作为实控人能守得住操守?除非是圣人 这个股权结构就是考验人性的

阿但地04-02 22:51

伊利,格力也是一样

全部讨论

04-03 01:19

这个股权制度下 管理层作为实控人能守得住操守?除非是圣人 这个股权结构就是考验人性的

04-03 20:55

A股很多这种公司,管理层成立一堆公司,来掏空上市公司的。典型的比如中兴通讯。

04-02 22:51

伊利,格力也是一样

04-02 22:42

太黑了,太脏了

如果中小股东不能有自己的董事会席位以及占领监事会,对小股东都是一种潜在的雷

04-03 17:26

郁亮这人一看就精明的不行,

不是这个原因。是已就位没有真正独立董事

基金高价打新股是不是很像啊?

04-03 00:34

支持

04-02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