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火了,暴涨的北京文化还能买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1.

最近大家都被一部电影刷屏了吧。

7月5日《我不是药神》上映首日就获得了1.6亿的票房,首周票房已经突破了13亿,超过了《战狼2》的首周票房。

豆瓣评分高达9.0分,超过了98%的喜剧片和剧情片。

在大盘持续下跌的形势下,《我不是药神》背后的投资公司,包括北京文化、唐德影视,还有在港股上市的欢喜传媒、阿里影业,股票都有大幅上涨。

北京文化5天涨了38.4%,唐德影视涨了 13.6%。

一部爆款电影作品,对于发行公司的股价推动作用令人咂舌。

2.

目前电影还在热映中,随着口碑传播,票房很可能破纪录。

那现在能不能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捞一票呢?

这个投资机会还是挺危险的。

毕竟光靠消息面,无法判断股价还会涨多少。

而且还有一个比较不确定的因素就是股东减持

7月27日,《战狼2》上映当天北京文化的开盘价是13.5元,之后也是一路上涨,等到8月7日时,收盘价就达到了21元,短短一周多,上涨了56%。

然而8月7日当天,北京文化就宣布了减持预披露公告。

股价开始狂跌,9月底的时候就只有15.5元了。

如果是在期间高位买入的,就成了接盘的韭菜。

这次《我不是药神》虽然也红极一时,但按照去年的套路,说不定也会被减持套现。

虽然截止到今天7月9日,还没有减持预披露公告出来。

北京文化这家企业,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影视及经纪,17年占到营业收入的93%,其余的6%来自于旅游酒店类的服务。在2017年,除了《战狼2》之外,《芳华》等电影也都都是由北京文化出品的。而在艺人经纪方面,北京文化旗下拥有诸如陆毅、白百何、印小天等艺人。

未来北京文化还将推出由白百何、曾志伟、易祥千玺主演的电影《妈阁是座城》,杨洋、张天爱主演的电视剧《武动乾坤》等多部影视作品。

具体可以在财报上看到。

有了知名演员后,作品到时候能不能火那还要看讲故事的能力。毕竟现在群众也不是无脑看脸了,去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扑街就说明了这点。

这种靠电影和经纪挣钱的的传媒行业表面上看起来是轻资产行业,其实是资本密集的行业。

拍电影前期需要投入的资本极大,回收周期又较长。要等电影拍完了上映了才能逐渐回收成本获取利润。

投到一个爆款的作品也是很难得的,投的不好还会血亏。

今年5月底的时候,优酷投资的《套路》剧组就因为合作方浙江影力不投入资金等问题中止拍摄了,优酷一个月的投资额高达6382万元,只拍了不到7集的素材,最后无奈选择中止,白扔了6000多万。

所以看似暴利行业,分红却不高。2017年北京文化每 10 股派发红利 0.41 元,远低于A股的平均股息率1.5%。

当然如果能够出品一个爆款影视作品,带来的收入会非常可观。

比如去年的《战狼2》就给北京文化带来了超过全年营收五分之一的收入,股票也涨了56%,再比如光线传媒2012年底出品的《泰囧》,创造了华语片首周票房记录,首映时,光线传媒的股价是1.9元,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上涨了68.4%。

出品方也有点押宝的成分,所以能火一部是一部,股票涨了就赶紧套现。

3.

再来看看整个传媒行业,传媒行业自2015年牛市结束之后几乎是一路下跌的,而且下跌幅度比沪深300要大得多。

从2015年6月至今,中证传媒指数跌了70%,沪深300跌了35%。

目前无论是点位和PE都达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从估值角度来看,安全边际还是挺大的。

而且现在人们的娱乐需求是越来越高,周末休息了很多人都会选择看电影作为自己的娱乐方式,在家的话也是上网看剧或者玩游戏,所以从长期来看传媒行业还是一定投资的价值。

但是行业指数只覆盖一个行业,一旦行业出现黑天鹅或者不景气就会趴在地上很长一段时间。定投都救不了。

5月曝出“阴阳合同”之后,传媒板块就遭到重创,目前也没有拉升迹象。

所以投资风险还是比投资宽基指数大得多。

如果没有做好持有到牛市的准备,还是建议投资宽基指数。

$中证500(SH000905)$ $上证50(SH000016)$ $沪深300(SH000300)$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全部讨论

2018-07-09 18:51

我不是股神

2018-07-09 19:21

光线1.9元?这是复权了吧?腾讯复权一下02年还可以是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