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评估赋值,这都是被逼出来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43喜欢:40

近期,某球上有一个讨论我的帖子上了热贴。发起贴的大概意思是:二鸟说的“高不买,低不卖”执行的怎样,高位时是否明确建议卖出。下面的跟帖多达40多条,连一些大V和基金经理的账号都参与进来了。我看了一下,正面评价稍多一点,但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

这个事,我自己是最明白的,大家也不用瞎猜。今天我就把这个事说清楚。

一、手抄报投资体系的进化

大家现在看到的手抄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战中进化,再经过理论提升,慢慢演变出来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投资者解决追涨杀跌的问题。从2020年初开始付诸实践,到现在相对比较完善,前后经历了近三年时间。

第一阶段:竞争力定投组合阶段。由于这个组合已解散了,我就不详细说了。组合每周的发车金额(0-1200元,每档间隔200元),实际上包含着主理人对市场周期的看法。这就是现在赋值体系的雏形。但需要说明一点,当时仅是以不定额定投的角度在看问题,组合并不承担评估赋值的职责。因此,不能按现在的标准来要求当时的行为。

第二阶段:“高不买、低不卖”阶段。进入2020年下半年之后,市场升温迅速,这引起了我们的担忧。为了制止部分投资者的狂热行为,在四季度明确提出了“高不买,低不卖”的观点。在2021年年底时,我又明确明确实行“交易管制”策略,要帮投资者守住底线。

第三阶段:评估赋值阶段。在2022年上半年市场下跌行情中,权益类基金的整体表现可以说是让人非常失望。我们认为还比较靠谱的一些基金经理,有的仓位纹丝不动,有的抱着几个老股票不调仓换股,有的个股估值贵的要死了也不卖。

市场形势的这些变化,让我们改变了先前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我们认为:虽然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实现穿越周期,但现在这种波动和回撤,投资者是不能接受的。这就逼着我们自己去搞评估赋值,要做大周期择时。别人如果指望不上,那自己就要想办法把饭碗端在手里。

至于前面说的那几个问题,关注时间较长的朋友应该都知道。2021年1月8日在星球建议“高不买”。2022年4月26日在公众号建议“低不卖”。今年7月1日之后有了手抄报赋值,就可以直接进行精准打击了。在市场再次下跌后, 11月初还增加了“实证”,拿出自有资金真金白银去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二、高位时为何没人明确建议卖出

有人问:2021年1月高点时你公开提示卖出了没有?这个我明确回答:没有。而且我可以告诉大家:先别说有没有这个能力,即使有能力,也没有一个媒体(或自媒体)会干这种事。

1、 有合规风险。作为媒体,像这种提示会影响市场运行,都会有合规风险。由于A股缺乏做空机制,只有做多才能赚钱。在市场底部人心涣散,或需要救市的时候,做这种发声一般不会说什么。但唱空的就又是一码事了。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2、 机构不喜欢。由于A股熊长牛短,这个行业基本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前面都苦逼那么久了,就指着这几天呢。你说那种话,机构能喜欢吗?

3、 同行不喜欢。不仅机构不喜欢,同行也不喜欢你。大家都在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就你在这里鬼哭狼嚎,如丧考妣。观点相反,跟同行对着干,那都要恨死你。

4、 投资者不喜欢。不仅如此,连投资者都不喜欢。就你牛,别TMD妨碍我赚钱。就像《潜伏》中说的那样:你断人家财路,人家就要断你生路。

投资是一项逆人性的行为,能保持清醒头脑,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本身就是少数人了。而有这个能力的人,一般也是只做不说。这么多年能公开说的,我印象中似乎也只有当年兴全基金的杨东一人。人家凭借两次市场高位时的公开提示而封圣,至今无人超越。

三、关于实证的几点设想

虽不是圣人,但既然干这个,我们还是想帮大家做点事的。那前面说的几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办法就是:只做,不说。当手抄报赋值指向2或0的时候,那就是在提示卖了。不要再傻傻的等那个“卖”字,我们不会,也不能这么赤裸裸的说话。

另外,实证也会相应有所动作。我考虑了一下,将实证的仓位波动范围设在50%-100%之间。系数12时打满,系数2或0时仓位降为50%,进入股债平衡策略,当系数回到12时再次打满。实证的仓位为50%时,这就是下限了

有人可能问,你为什么不将仓位下限设为0呢?我们认为:股市的长期趋势还是向上的,必须留在市场中进行长期投资。50%的仓位波动范围,就足以规避掉相当一部分市场波动了。盈亏同源,完全空仓后面如果没有及时买回,也会面临踏空的风险。

如果判断准确,几个周期下来,由于进行了大周期择时,实证有望在“两剑”收益率的基础上,将长期年化收益率再提振3-5个百分点。而且收益曲线会更加平滑。最重要的是,帮助投资者知行合一,化所见为真正所得。

今天把这个事讲清楚,后面就不再说了。大家以后也别再问这事,心里明白就行了。我们会保持独立性,完全站在投资者的立场进行决策,请大家放心。

最后,批评就是关爱。一些朋友提出的一些中肯的意见和批评,我们照单全收,逐一改进。

声明:基金、基金投顾组合的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精彩讨论

持有封基2022-11-24 07:16

是的,历史上A股波动远大于其他市场,说好的长期持有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实事求是,顺应市场才是正道。

韭菜牌群众2022-11-23 12:02

还有一点没有说,也比较矛盾,人家本来就是赚管理费的,当然规模越大钱越多,但可能为了口碑或者长远发展,能给点侧面提示已经可以了

不是满仓睡不着2022-11-24 08:44

在一个没有红利税和几乎没有做空手段的市场,要是赚不到钱,那去哪个市场也赚不到钱。
要真的谈不利因素,就是这几年发行量太大了,供大于求。

迷路的太阳2022-11-24 08:33

怎么看都觉得a股是全球波动最小的市场a股都玩不转,其他市场更是韭菜

twwx2022-11-23 12:07

有手抄报做参考,加仓更理性了。谢谢

全部讨论

是的,历史上A股波动远大于其他市场,说好的长期持有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实事求是,顺应市场才是正道。

2022-11-23 12:07

有手抄报做参考,加仓更理性了。谢谢

2022-11-24 10:05

一个重仓的朱雀怎么不换A类基金?还有每次调仓的费率也挺多吧

2022-11-24 01:59

手抄报估值,仓位还是比较合理的,建议新手基民买之前,多看看有好处。

2022-11-23 12:22

说的都是大实话,明明白白

2022-11-24 14:30

媒体/自媒体是不能说卖出的。。。

2022-11-23 13:06

支持

2022-11-23 12:56

业界良心了

2023-04-21 17:51

二鸟不愧是良心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