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中最危险的事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42喜欢:57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近期复看了《投资最重要的事》。这本经典著作真的是百看不厌,而且每次看都能有新的收获。

这次我思考的问题是:投资中最危险的事是什么?

优秀的投资策略都是成功投资的总结和升华,而危险的事则是来源于失败的投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失败的投资中去寻找一些共性,尽量避免下次再发生。

我也总结了一下自己之前的一些失败的投资。这些大多是2015年之前的事,2016年之后再犯这种错误就较少了。现在来看,基本上就是这种过程:

1、 发现某某基金或某某股票涨得好,大家也都说好;

2、 买入;

3、 买了之后不涨,反而下跌;

4、 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了?

5、 割肉出局。

这几年我和投资者交流,产生失败投资的原因五花八门。但说来说去,基本上也都就是这种过程。所不同的是,现在套路更加丰富了:不仅是追涨,下跌也能伤人。比如过去一年,很多人不停的说“互联网跌的差不多了”,然而今年扛不住了,最后割肉。

现在来看的话,这上面至少有以下五个问题:

1、 标的选择未经深入研究。为什么要买这个基金(或股票),其实自己并不清楚。很多信息都是源自道听途说,大家都说好,自己没有深入的分析研究。

2、 投资时限不清。这笔投资是投资多长时间,是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在买入之前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3、 不清楚承受多大回撤。买入之后,投资标的可能会出现多大的回撤,自己能不能承受,这个问题压根就没想过。

4、没有投资自信。由于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思考过,一旦出现与预期不相符的走势,一下子就慌了手脚,于是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了。

5、买入、卖出逻辑混乱。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投资逻辑不清,买入和卖出逻辑混乱,形成了“高买、低卖”。

这几个问题归纳一下的话,其实就是三个“没有正确认识”: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没有正确认识市场,没有正确认识投资标的。

这三个“没有正确认识”里面,最危险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现在很多人强调对市场的认知、对投资标的的认知,而恰恰忽视了对自我的认知。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多大,投资时限多长,能力圈在哪里,范围多大,收益预期是多少,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就谈不上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的随意性较强,谈不上投资体系和投资逻辑。更多的是随情绪在操作,这样就容易陷入贪婪和恐惧的人性弱点的陷阱。

投资是一项高智力活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博弈性,短期内你赚的很可能就是别人亏的。赚钱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这个钱怎么可能稀里糊涂的从天上掉下来呢?

有时即使前面做的都是对的,但一旦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脱离了理性投资的正确轨道,这也就是投资失败的开端。这些年我也见到了太多的例子。

投资中最危险的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成功的投资,首先从正确认识自我开始

声明:基金研究、分析和基金组合服务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精彩讨论

小猪快跑2022-08-24 14:29

传统价投这几年做不好最大原因是市场正常的定价体系被破坏掉了,而且是自上而下的破坏,所以造成的是长期无法修复的结果。
我们做投资都知道的常识,一个股票要不要投是很简单的几个逻辑:1.未来大概是什么样,简单点的就是远期的业绩预估,要复杂了说那就不是一句话的事了;2. 这个票是怎么定价的,简单点说就是针对你上面给的业绩预判,用什么定价方法锚定该场景的价格中枢;3,当可预见最不利情况出现时候的业绩和对应的价格中枢;4,当前价格对2的价格中枢目标和对3的价格中枢做风险报酬比,你认为合适么?
所以现在那些所谓专业的公募经理在干的什么事,还像不像专业的,大家自己去想
我曾经那韦尔做例子,3年事实证明,在19年11月以后任何一个点进场都不是在做价值投资,那都是韭菜投资,因为那天之后到现在收益是0.现在再看很可能19年9月,80以上买的也不是,算复利的话长期持有价值已经跑不赢银行利息了。所以19年时候有人觉得60以上高估了,这个不是错觉,是真的,但市场机制变了,所以定价错的东西要很久回来。
有人说为什么高位不卖,高位卖的情况我们这里不讨论,因为这不属于价投范围,我以前给的定义叫价值投机,因为你的利润不来自公司业绩本身,来自价格差

菜老割亡命天涯2022-08-24 14:04

看,但是无所谓,因为对自己对标的都有充足的自信与应对方针

全部讨论

2022-08-24 14:29

传统价投这几年做不好最大原因是市场正常的定价体系被破坏掉了,而且是自上而下的破坏,所以造成的是长期无法修复的结果。
我们做投资都知道的常识,一个股票要不要投是很简单的几个逻辑:1.未来大概是什么样,简单点的就是远期的业绩预估,要复杂了说那就不是一句话的事了;2. 这个票是怎么定价的,简单点说就是针对你上面给的业绩预判,用什么定价方法锚定该场景的价格中枢;3,当可预见最不利情况出现时候的业绩和对应的价格中枢;4,当前价格对2的价格中枢目标和对3的价格中枢做风险报酬比,你认为合适么?
所以现在那些所谓专业的公募经理在干的什么事,还像不像专业的,大家自己去想
我曾经那韦尔做例子,3年事实证明,在19年11月以后任何一个点进场都不是在做价值投资,那都是韭菜投资,因为那天之后到现在收益是0.现在再看很可能19年9月,80以上买的也不是,算复利的话长期持有价值已经跑不赢银行利息了。所以19年时候有人觉得60以上高估了,这个不是错觉,是真的,但市场机制变了,所以定价错的东西要很久回来。
有人说为什么高位不卖,高位卖的情况我们这里不讨论,因为这不属于价投范围,我以前给的定义叫价值投机,因为你的利润不来自公司业绩本身,来自价格差

2022-08-24 16:09

投资中最危险的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2022-08-24 14:16

其实很多时候买的时候预设的和实际发生的确实不一样,一方面要对自己诚实,另一方面要学会用贝叶斯思维,不断修正期望的概率分布。

2022-08-24 13:33

成功的投资,首先从正确认识自我开始$券商ETF(SH512000)$

2022-08-29 12:11

说了一大堆,不就是追涨杀跌么

2022-08-26 11:00

学习

2022-08-25 10:42

1、行业基金风险大不懂不买,只买长牛年均收益 10%以上的主动型基金 2、不了解基金经理人,不相信不买 3、基金限购不要买 4、买跌不买涨显示市场极度恐惧时在买, 5.别贪心,涨30%就要开始减仓、50%减半,涨多少减多少,涨的越多风险越大。风险与收益永远成正比。6.买入后每周看一次,不需要天天看,影响心理状态,别高估自己的心理素质。自从我按以上的原则不说每次能挣50%,30%的收益还是稳的

2022-08-24 14:21

这个保存下来好好学习

2022-08-24 13:56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就谈不上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的随意性较强,谈不上投资体系和投资逻辑。更多的是随情绪在操作,这样就容易陷入贪婪和恐惧的人性弱点的陷阱。$中国人寿(SH601628)$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保(SH601601)$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