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个丑,聊聊港股基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 港股基金投资的基本情况

内地居民直接投资港股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港股通,二是香港证券账户。
前者能直接通过境内券商账户操作,但准入门槛高,投资范围和交易时间受限,且不能参与打新。后者相对投资范围更广,但参与的前提是要有境外的银行账户。

内地居民也可以通过基金间接投资港股。同样地,基金也是通过港股通或 QDII 进行港股投资。港股通类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 A 股和港股。除能投资港股外,该类基金在申赎、买卖等方面与一般投资 A 股的基金无异。但因为投资渠道是港股通,对所投港股而言,也受到了投资范围和交易时间的限制。QDII 型基金的优势在于投资范围更广。此外,根据基金合同约定,QDII 基金也可投资于美国、欧洲和其他新兴国家的股票市场。但其缺点同样明显,一是 QDII 产品受外管局额度控制,规模受限;二是 QDII 基金的交易在途成本比较高,一般要 T+8 至 T+10 到账。

目前,市场上持仓港股的 QDII 型基金共 81 支。因为 QDII 投资范围较广,为聚焦港股,筛选其中涉港投资超过 50%且涉港投资规模超过 1 亿元的基金,共 23 支。其中,主动基金 14 支,追踪指数的被动型基金有 9 支。通过沪港通持仓港股的基金共 649 支。该类基金也配置境内证券资产,为聚焦港股,筛选港股投资超过 50%且投资规模超过 1 亿元的基金,共 18 支,其中指数基金 3 支。

据此,构建了符合投资需求的基金池。基金池涵盖 QDII 基金和港股通基金共 41 支,其中,跟踪指数的被动基金为 12 支。基金池名单见文末。

 ⚫ 港股基金投资的选择 

在可选的基金池内,可按需求进行配置。

若单纯看好港股市场,则投资跟踪恒生指数的 ETF 即可。在指数基金方面,QDII 可投资的范围更广,对指数的拟合程度会更高,较港股通的指数基金更有优势。但 etf 的申购、赎回起点较高,一般在二级市场买卖较为合适。若无股票账户,不能参与二级市场,则申购对应 ETF 的联接基金即可。

若看好某一类港股,有两种选择。一是根据看好的港股类别,选择对应的指数基金(如
510900.OF,跟踪的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持仓为对应指数的成分股),二是选择对应风格的主动基金(如 005644.OF,持仓为基金经理选择的行业龙头)。

但选择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基金的标准有所差别。选择指数基金的,收益跟踪指数,对选股和交易的要求相对较低,因而要去关注规模,规模越大,一般对跟踪指数拟合情况越好。选择主动管理基金的,必须要看收益。收益源自于基金经理的选股和交易能力,在挑选基金时,一方面要看目标基金的历史收益率,另一方面也要看对应基金经理的历史收益率,收益率越高、最大回撤越小,基金越好。

⚫ 港股的投资逻辑

对港股的投资属于溢出性投资。一般而言,资金会优先配置境内资产,只有境内资产溢价时,超额流动性才会向境外配置。人民币如此,美元也是如此。而当境内流动性收紧时,资金也会迅速从港股撤离。缺乏稳定的流动性支撑,一方面导致港股交易不活跃,另一方面,也使港股易成为炒作的工具。基于此,绝大多数港股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起码相较于 A 股而言,交易不够活跃,价格不够稳定。

但两类股票例外。一是有 A/H 折价的股票,即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到香港买更为便宜(如中国平安,港股价格比 A股低 5.64%)。二是港股有、A 股没有的明星公司(如快手美团腾讯等)。

前者的购买逻辑是便宜,后者的购买逻辑是稀缺。

稀缺性是一种确定性。物以稀为贵,这个购买逻辑站得住脚,但稀缺的资源一定很贵。

此外,香港采用联席汇率制,按照不可能三角理论,香港不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因而也无法对港币流动性实行逆周期的调节和管理,使得港股资金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股票上涨时,资金涌入;股票下跌时,资金逃离。联席汇率加剧了港股市场的波动,在更不稳定的港股市场里,股价相对境内市场有所折让也就不足为奇。对于此类股票,价格上确实便宜,但也便宜的应该,谈不上是被低估。事实上,对折价港股的投资,本质上是去做市场套利,而不是基于公司质量的价值投资。

⚫ 港股的投资选择。 

经验来看,非专业投资者(比如我),套利很容易翻车。具有稀缺性的港股公司可能更符合普通投资者。

同时,目前香港市场资金环境充裕,我认为是配置港股的窗口期。
一方面,美元宽松。目前疫情防控趋稳,持续的刺激政策与宽松环境,导致美元市场上出现了超额的流动性。美国境内的房子和股票被买的越来越贵,大水漫灌却无处买买买,迫使美元溢向全球的优质资产。在中美关系不断缓和的今天,港股和 A 股会吸引更多美资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出境。近期汇率承压,监管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资金出境,以缓解人民币增值的压力。外管局也同步在研究开放 5 万美元以内的个人境外投资额度,明牌为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保驾护航。短期内,充裕的资金环境使港股具备了成长一波的条件。

此外,港股结算金额为港币,在投资节奏方面,若能合理判断汇率预期,跟踪汇率涨跌进行买卖,亦可增强收益。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贬值的几率会大些。
一方面,本轮人民币升值主要源自于国内疫情控制及时有效,经济的快速恢复导致了人民币的强势地位。如果疫苗产生效果,世界经济不断恢复,则人民币前期升值的动因减弱,引起汇率上扬。另一方面,汇率的压力直接影响出口,从监管的态度而言,也是鼓励资金出境,促进人民币贬值的。如果预期未来人民币将贬值,则采用倒三角式的定投方式最佳,前期可投入多些,去利用汇率变化增强收益。
总而言之,结论就是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