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07年前基本没有接触过投资,当年已经快50岁了 今年已经64岁了,一直对投资充满兴趣,市场也给了我16年25倍多的回报,我可以说是雪球上写文章最勤奋的人之一。
近日,在雪球网上,一位名叫“财富酵母”@财富酵母 的球友,在我的一篇“相比较于体制内公务员的升迁之路,投资的天花板很高,甚至可以说没有天花板,除非老了,思维钝化,‘干’不动了~”的帖子下面评论道:
“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实在是没啥别的本事了才会把‘投资’当做改变命运的稻草,而且里面绝大部分‘投资者’干的其实就是炒股,没事就看K线图,要么到雪球或股吧上刷刷存在感,如果这样就能轻易改变命运,那命运也太不算个东西了。”
我觉得这位球友的话很有道理,并且我回复道:“所以,我一直认为,投资一是项严肃的工作,或事业。”
是的,股市投资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我认为,你只有把投资真正当成一项事业,你才有可能走向最终的成功,否则,如果只是感觉“实在是没啥别的本事了才会把‘投资’当做改变命运的稻草”,或者仅仅到股市里拿点钱以玩玩的心态去投资,那么最终失败的结局大概率地就要注定的了。
投资事关我们个人家庭的财富命运,甚至关系到我们个人家庭财富的传承,岂可当儿戏乎?
这一点,我想很多人是认可的,但是仅仅认识到这点严肃性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若想成功,还必须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最好是热爱)。对于我们很多普通人来讲,应该说平时工作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谋生,而真正将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的人应该是少数。而一旦某项工作成为了事业,那思想的境界,以及高远的追求、持续不断的努力,就是另一个档次了。仍以投资为例,如果我们将之作为自己十分热爱的事业来做,那么长远的财富规划、严谨的研究学习态度、契而不舍的精神动力、乐而忘忧的快乐心态,就远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或者能够做到的了。
那么,投资究竟能不能当作我们终身热爱的事业来做呢?
依本人的人生经历而言,我认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注意,我这里只是说我们普通人,非普通人不在之列),无论你在是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打拚,事业的天花板确实是很低的,特别是在体制内,到了五六十岁的年龄,用老百姓的话说,就基本看到地头了。而此时,人生几十年的历练,反而使我们心态更加平和,而这种平和的心态在投资上却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年龄阶段恰恰是投资的黄金年龄。其次,在这个阶段,很多人也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投资只要坚持走正道(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生意的一部分,将这句话刻在骨子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依靠时间和复利的力量,在自己的余生,仍然是可以积累下一定的财富的。这,也就我所说的,投资没有天花板。而如果我们有幸,能够像巴菲特、芒格那样,在人生九十、近百岁阶段仍然能够坚持投资,那未来的财富愿景还将会是十分美妙的!
当然,如果以前没有接触过投资,而到了五六十岁的年龄阶段,是否还有兴趣和热情开始涉足投资?
这,本人就不知道了,但就本人而言,自己很庆幸自己早就开始了这么一份没有天花板的投资事业,而且也因为这份热爱,让自己人生更富有、更充实。
我在2007年前基本没有接触过投资,当年已经快50岁了 今年已经64岁了,一直对投资充满兴趣,市场也给了我16年25倍多的回报,我可以说是雪球上写文章最勤奋的人之一。
方丈说的不错,年轻时还是要以工作和事业为主,否则连投资的本钱都没有。拿个十万八万的本金,每年有30%的收益又能如何呢?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其实性价比并不高。我早些年也学巴菲特,每天阅读财经新闻行业新闻公司新闻,其实到现在感觉稍微能理解的只有银行和基建(基建其实也不太知道到底是不是夕阳行业),前两年感觉也理解房地产和保险,这两年觉得其实也是不懂,买的地产股也只是没爆雷而已,业绩却跟我的预期相去甚远,保险更是跌的让人怀疑人生(幸亏大部分都在高位卖了现在仓位不重)。至于科技、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医药,我觉得看的再多也理解不了。只是前两年浑水摸鱼投机一把疫苗股赚了点钱,至于新能源是在2017年看了篇报道说通威的太阳能装在买它饲料的农民的鱼塘上,觉得很有创意,而且公司说工厂开工率都100%以上了,买了一些很快赚了快一倍,但这也没什么用,投的钱太少。现在主要的仓位在银行和基建,但这两个行业都属于慢吞吞的不会让人快速致富的行业,成都银行早就卖完了,最牛的江苏银行这两年也只是涨了50%多而已,而我还是一路涨一路卖,买的农业银行这两年也只是自己给自己分红而已,持有的兴业银行永远都是一幅衰样,基建行业这两年收益不到20%,最近也只是加仓了无锡银行和苏州银行,收益不到10%。这几年总体上是赚两年亏一年,超过传说中的“一赚两平七亏”的平均成绩吧。
我想说的是真没必要在投资上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大多数行业你永远也无法深入理解,除非你就在那个行业,即便如此也有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世界上可学的东西太多了,比投资更深奥更有趣的东西也太多了。那些说投资很复杂所以要非常勤奋的纯粹瞎扯淡,勤奋跟投资回报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那些专职的基金经理们哪个不“勤奋”?结果很多投资回报连散户都不如。投资的基本道理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花五毛买一块的东西。即便你买了像前几年的茅台腾讯一样的大牛股,你每天大把的时间难道就盯着它的股价吗?它们又不会每天都出新闻,报表也是一个季度才出一次,你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雪球上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没什么营养的瞎唠嗑,包括很多大V的,他们也就是刷存在感而已。财经网站上很多新闻其实也没啥意思,看了对你也没啥作用,毕竟芒格说他看了几十年华尔街日报也才发现了一个投资机会,我早些年看了那么多财经新闻其实感觉也没啥收获。
我从最早学文案,到前几年开始学PS、平面设计,这两年又学PR视频剪辑和AE(还不太精通),学着学着就成了科室的技术骨干,包括替主任写一些发展规划和项目申报之类的材料(申报哪个项目自然会有人来找你,现在所谓的公开招标大多也只是个形式,剩下的我就不明说了,但是我还是有底线的),设计个宣传图片和剪个宣传视频之类的(也有经费),然后抽空到一些技术学校教课,总共每年挣个几万元的零花钱。可能在牛市中几万元不显眼,可是在熊市中就是一笔不可小看的现金流,毕竟我所在的三线城市公务员人均收入也不到十万元。
我感觉时间管理还是很重要的,要像存款管理一样。平时把空闲的时间用来学习和提前把将来要做的一些事先做下来,不能到时候临时抱佛脚,就像平时不存款结果到用时干瞪眼一样。虽然我经常上雪球或刷抖音(主要是看看大V们拍的什么视频,有什么可学习的),但是基本上每天保持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不是学习什么投资而是学习专业),有时是下午有时是晚上。我觉得论知识性来说B站真是比抖音强的太多了,抖音可以倒B站真是不能倒,现在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B站上学的。至于有些人说我这样做就是个学习机器,学的很多东西都没用(确实十几年前学的C++、JAVA一次也没用上,现在几乎忘光了),可是我觉得总比整天刷网剧打游戏强些吧,再说有些东西现在没用可能几年后能用上呢,这不跟投资一样吗?现在的投资不一定明天或明年就能赚钱,但谁能说它永远不赚钱呢?
其实像我这个岁数,仕途已经是绝路,因为我连D—员都不是,怎么可能有仕途?虽然混日子也可以混到退休,但其实是越来越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感觉年轻时荒废的太多,现在稍不努力就可能被年轻人超越(我说的是专业),在单位你既没有职务又没有技术,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别人的尊敬,这就是体制内的评价标准跟体制外的评价标准的区别。其实即便在体制外,那些企业家们也要在体制内弄个**代表或**委员之类的头衔。
对于一些确实工作中不需要多少技能的人,也可以多读读历史哲学文学之类的(B站上这方面的内容也是海量的),起码也可以修身养性,总比天天盯着K线图和在雪球上刷垃圾帖子(包括很多鸡汤贴)有意义吧。
$哔哩哔哩(BILI)$ $苏州银行(SZ002966)$
如果一个人要去收购一家企业,会非常认真地去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对手、现金流和各种可能变数,不会只看了对方的PPT就异想天开,也不会看到几百倍的市盈率还无动于衷。
从本质上来说,投资和做实业是一致的,把成功归咎于运气的人,很少会有好运气。拿出创业的心态,全身心投入,不偷机不取巧,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赚钱,这就是最好的事业。
写得很好。一般而言,干不好其他工作的人,大概率在金融投资这个行业中也难以干好。因为,幸福成功的原则和所需素质大体是相同的。不过,在我有限的人生和不多的经历中,也确实亲眼见过一个在其他行业几乎一事无成、一蹶不振、蹉跎岁月的人,一头撞进投资行业后,神采飞扬、精神抖擞,近十年也获得可观虽不显赫的收益。他内向寡言,不喜社交,刻板严谨,保守封闭,勤奋较真,自卑不聪明。多年观察下来,我大概得出一个观点,承认自己普通的人,也许并不普通、也许仍然是幸福的。
投资究竟能不能当作我们终身热爱的事业来做呢?(修改成我自己的经历)
依本人的人生经历而言,我认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首先我是普通底层劳动人民的孩子,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启动资金,事业的天花板确实是很低的,特别是在体制内,到了四十多岁的年龄,用老百姓的话说,就基本看到头了。而此时,过去人生三十年的历练,反而使我的心态更加平和,而这种平和的心态在投资上却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年龄阶段恰恰是投资的黄金年龄。其次,在这个阶段,我也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投资只要坚持走正道(买三低公司的股票,长期持有、分散持有,将这句话刻在骨子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依靠时间和复利的力量,在自己的余生,仍然是可以积累超过工资性收入的财富。这,也就我所说的,投资没有天花板。而如果我有幸,能够像巴菲特、芒格那样,在人生九十、近百岁阶段仍然能够坚持投资,那未来的财富愿景还将会是十分可观的,可以惠及几代人!
我自己很庆幸自己早就开始了这么一份没有天花板的投资事业,而且也因为这份热爱,让自己人生更富有、更充实。
很多事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很多事看起来谁都能干,但门槛却不低。
投资是一个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心态一定要摆正。别人赌博,别人玩玩,那是别人的事情,赚再多,也和自己没关系。走在正确的路上,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能达到自己满意的收益率,就知足了。
几个常识就能解释这个问题:1、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一行都能做成功,都是人才才能出跳,哪怕做公务员,没水平的一辈子连个白领都比不上,有水平的治省管国。2、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竞争一定高度激烈,超额利润一定很难获取。哪些觉得股票简单赚钱的都是靠着幻想,最终当然一定会破灭。3、唯有热爱+努力+思考+机会,才能成就一个人,巴菲特的成功离不开美国全球化的成功,还有他活了90多岁,不断的学习和思考,还有他系统的价值投资理论,和他的知行合一。
我有一点困惑,像我们年纪大的小散户,虽然赚了一些钱,但是一直不花,万一有一天不在了,赚钱还有意义吗?
投资在我的字典里就是我的人生。以前说热爱投资,现在我说热爱生活,因为投资已经融进我的生活。
但是我不认为投资需要花很多精力,一不盯盘二不混圈子三不做市场分析,我认为像我这样已经在市场收获了这么多的人,需要像禅师坐禅一样,得向内求,从自身下功夫,海量的阅读和持之以恒的健身,前者帮我识别公司的成色,后者帮我能更长时间地拥有中国优质公司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