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札记:作为人,何谓正确

发布于: 雪球转发:81回复:72喜欢:165

 

闲来札记:作为人,何谓正确

(2021年10月17日)

    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其“作为人,何谓正确”的经营哲学在我以前的札记中曾有所谈及,最近我再次阅读其在80多岁时完成的著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时,对于他的这种经营哲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开悟”。且听一听稻盛和夫怎么说:

    在判断事物时,我们的“心灵结构”是如何发挥作用呢?

    一方面,基于“本能”作做出的判断,得失就成为基准。比如,人就会把是否赚钱、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基准,做出判断。

    另一方面,依据“感性”做出的判断。比如“讨厌这个做法”“喜欢这个人”,等等。这样的判断,即便一时行得通,也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那么,用“知性”做判断会怎样呢?

    条理分明,思路清晰,逻辑通畅,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知性并不具备对事物做出判断的功能。

    不管多么讲逻辑,这个逻辑实际上往往还是基于本能和感性做出的判断。

    就是说,用本能、感性或知性,并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越是人生中重要的局面,越是决定公司走向的关键判断,就越是需要基于“真我”的“灵魂”。

    所谓“发自灵魂的判断”,归根结底,就是前面讲的,以“作为人,何谓正确”为基准做出的判断。

    不是以“得失”,而是对照单纯的道德和伦理,以单纯的善恶作为判断的标尺。

    换句话说,就是做符合正道的判断。

    他说,让这样的规范在自己的心中深深扎根,这样的人,即便碰到未曾经历的局面,或是遭遇必须迅速做出判断的事态,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把事业引向成功。

    “作为人,何谓正确”,如何理解呢?

    概括起来讲,就是不以利害得失,而是以是非善恶作为评判人和事物的基本标准,如此一个简单的道理,居然被奉为经营哲学,实事求是地说,在一开始,我也是有所困惑不解的,甚至感觉有些“虚”,但恰如稻盛和夫所讲的,做人要诚实、善良、正直、谦虚、坚强、自利利他等等,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虚伪、懒惰、傲慢、贪婪,不能骗人,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这些我们儿童时就被灌输教育的简单道理,其实正是人们长大以后反而更容易被一些本能、欲望、愤怒、抱怨等东西所掩盖、所蒙蔽,反而更容易丢失掉,更不容易坚持。实际上,将这些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运用到企业经营和企业决策中去,反而容易收到奇效。

    比如,当日航宣布破产,他当会长之初,在企业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并没有讲什么组织管理方法,也没有讲什么经营的技巧手段之类,反而是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员工连续召开“哲学学习会”,从改变“人心”开始,反复讲的,诸如“拚命投入工作”“不忘感谢之心”“保持谦虚坦诚之心”,等等,也都是孩提时代父母或学校老师教导的东西,都是以朴实的教诲和道德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不仅如此,在企业面对一些重要决策之时,他有时也并不急于拿出自己的意见,反而是让人们跳出企业“一时得失”的思维局限,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这样的基准对事情作出判断,进而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做出了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决策。正是由于这一哲学思想渗透到了领导干部和员工们心里,公司的业绩随之飙升,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果。

    稻盛和夫说,人心这个东西,确实易变,然而,一旦人心凝聚,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是其他任何东西都难以替代的。

    有人说,所有成功的领导者和企业家,都是洞悉人性的大师。此话确实不假。随着自己年龄的渐长、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对于稻盛和夫所提出的“作为人,何谓正确”的这一经营哲学思想,以及他自己所谈及的企业经营的点点滴滴,确实不由得不让我自己总是“点头称是”!

    那么,“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经营哲学思想,是否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投资之中呢?深刻地理解了其内涵,是否也对我们的投资有些帮助、启发、借鉴意义呢?我认为是有的,这也正是本人作此札记的目的之所在。

    稻盛和夫说,他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在其著作《思维方式》中如此总结道:“这样的幸福人生来源于哪里呢?我认为,不管遇到何种境况,都怀抱强烈的信念,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不屈不挠地实践这一条,这才带来我的幸福人生。”也就是说,稻盛和夫认为,实现成功和幸福的唯一关键,就是用“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判断基准去判断人生中的一切问题。既然是“一切问题”,投资的问题自然是包括其中的。

    比如,我们在股市中投资,每天都要面对市场的波动,有时甚至是巨大的波动。特别是当每次大跌来临之时,我们作为“人科”的“智人”,“本能”上如果说不恐惧,心里不波动,是不可能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智人在进化中形成的),从“感性”上来讲,也是没有人喜欢自己所持企业的股价持续下跌的。但是,“作为人(企业的投资者),何谓正确”呢?或许如此一追问自己,自己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就会安静下来。是的,我们是企业的投资者,我们投资于一家企业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分享其未来的价值成长,股价一时下跌会有碍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吗?显然不会。如果我们果真是具有股权思维的投资者(有这种股权思维,实际上与企业经营者的“心”是一样的),看到自己心仪的股权资产便宜了,有钱还当继续买入,而不是相反。经常有朋友说我投资心态好,是呢,好在哪里呢?追根溯源,说穿了,是我自己有着这种“作为人(投资者),何谓正确”的投资哲学来作为支撑的。心中有这种投资哲学作支撑,面对自己心仪的股权资产被市场先生贱卖了,自然有钱会继续大胆地买入。

    远的不说,我大A股“股王”贵州茅台,其股价2600多元之时,我自己并没有卖出,相反当今年其股价调整至1614.99元之时(8月19日),我就又尽自己资金之可能,再次挥了一次小杆。其实此次再挥杆,我并不知道它第二天仍然会下跌至1525.50元,而且我也知道,市场上一定会有不少人看到股价跌破1600元了,会继续看跌破1500元、1400元、1300元的(哎,人心啊),但是自己并没有顾及那么多,只要自己认为到了自己的“射猎区”就挥杆。表面看来,是再一次挥杆,且从目前看效果还不错,实际上,我认为是我的这种投资哲学的胜利,即“作为投资者,何谓正确?!”

    我们个人投资者,可能大多数没有直接管理企业的实际经验,实事求是地讲,由于没有直接实业的经验,可能对于企业的理解与观察,有时就不容易那么深刻,但是,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投资了呢?显然不是,相反,我倒认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经营者,其价值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一样的。比如,我们也完全可以运用稻盛和夫的这一经营哲学思想,去观察、分析、评判一家企业的优劣。说到这里,我想起段永平的企业经营思想,比如,他总是强调平常心、本分这些东西,要坚持做对的事情,把对的事情做对,等等;华为的任正非,几十年来一以贯之地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并且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华为始终将这一哲学思维,深深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与文化之中。细思细想,优秀的企业家们的经营哲学,有时是殊路同归的,而且其哲学思想一点也不神秘,相反,多是那么简单而又深刻,那么通俗易懂。

    所以说,我们在股市投资,如果没有直接的实业经验,也并不要紧,我们对于一家企业的评判,也完全可以用这些“作为人,何谓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去衡量,进而作出自己的取舍。比如,格力电器今年以来因为股价下跌幅度较大,于是市场上各种负面议论多多,甚至矛盾的焦点集中到董明珠女士身上,董明珠“独裁说”、董明珠“落伍说”等等,不一而足。对于这些议论,作为投资者究竟如何看待呢?我认为,首先自己要抛开自己的个人利害得失(特别是股价的一时得失),而应该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样的命题去考量,如此一来,说实在的,我自己长期观察的结果,反倒认为,董明珠女士更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有格局的人,是一个清正廉洁的人。特别是企业大了,各种腐败现象更容易滋生,有些企业管理者一旦权力在握,各种人性的弱点就会完全暴露出来(这似乎也是一种历史规律),而对于这些企业的腐败、腐化行为,董明珠总向来是眼里不揉沙子的。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假如我们投资者自己做到了这个高度,自己能不能做到呢?仅仅凭格力的廉洁文化这一点,可以说就足以让我这个纳米级的投资者深深感动了!如果自己家企业有这么一个“当家人”,难道自己不乐意接受吗?显然是十分乐意接受的。所以,也正是出于这种种考量,虽然自己的主账户在今年上半年,对格力电器的仓位做了减持(我主要是考虑到行业放缓因素,持有13年、原来只买不卖的仓位在上半年做了相应减持),但是至今仍然保留着让自己舒服的仓位,至于女儿账户的格力仓位至今天仍然被“套”22%左右,但是自己仍然不为股价下跌所动,更不会为市场上的各种议论所动摇。董明珠说,格力一直是对投资者负责,从来不对投机者负责。我相信,依照她的性格和行事风格,她是这样说的,也会这样做的。所以,依格力今天如此优厚的分红收入,我个人觉得持有格力依然是十分安心的、踏实的。

    东阿阿胶上周五一个涨停的阳线,我估计市场上各种“阿胶黑”会突然减少一些的(此时再谈谈东阿阿胶,我估计也会更安全些的,呵呵)。为什么我公开分享的女儿账户的东阿阿胶仓位6年的时间仍然是持有不动,反而比过去多了2900份股权呢?实际上,除了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够“硬”以外,我主要是观察到新的管理层对于消费者的态度有了可喜的变化,比如,重新强调客户体验,将重视客户体验开始作为企业价值文化的一个重要组合部分。我说过,得人心者得天下,作为企业同样是得客户人心者得天下。上一届的老秦,之所以在企业发展上犯了急躁病,恰恰也是忽视了这一点,一味地将涨价(名之曰价值回归)作为了其经营的主导思想之一(当然,我这也是后视镜)。所以,虽然在持有过程中,自己也难免有动摇、怀疑、纠结,但是也正是因为自己洞悉到了这些“人心”等因素,而最终让自己坚持了下来。当然,未来高登峰是否能够超越“玉峰顶”,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这足以说明,我们投资于一家企业,特别是当这家企业一时处于困境之中时,除了必要的定量因素考察之外,作些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方面的考察,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此,反而有助于我们在投资的逆境之中耐心坚持下来。投资简单吗?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比如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入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投资容易吗?投资不容易,因为就像企业经营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样,投资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更需要我们与优秀企业风雨兼程!

    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自己,投资最重要的是看商业模式,同时还必须要辅之于企业文化的考察。对于企业文化,我们也完全可以当作一把筛子,凡是不符合自己是非善恶评判标准的企业(而不是自己的利害得失、股价得失),哪怕它成长的数字再靓丽,也是完全可以用脚投票的。当然,芒格也说过,如果你想拥有某种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要让自己有资格配得上它。或许在冥冥之中,我们所长期拥有的企业,更是在有意或无意中与自己的价值观是相匹配的,否则,一有风吹草动,我们也容易与之“离心离德”,更不要说风雨兼程了。

以上,仅仅是自己的一些杂感、杂想,文中所谈企业,更是个人进行的一些价值判断,未必准确,更不构成投资的建议,切记!

全部讨论

2021-10-17 19:50

闲大出品,必属精品

2021-10-18 07:25

大部分都对格力有一个误判认为格力成为空调的霸主地位是董明珠一手打造的,实际上真正了解格力发展历史的人才知道格力从一个珠海地方乡镇小企业发展起来与前任董事长朱江洪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因为朱江洪在任董事长期间非常低调所以鲜有人知,格力极致的产品品质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朱江洪一手打造出来的,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去网上买一本朱江洪著的"我执掌格力的24年”这本书,董明珠最大的优点就是做做销售还可以,但是作为格力董事长能力还是欠缺的,她前十年不断的犯错误去跨界做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分散了大量资源和精力让美的全面超越格力(包括单品空调业务),格力未来的希望是张磊投资了飞利浦之后是否能把飞利浦和格力很好的优势互补,如果能格力才有可能再次腾飞,否则希望渺茫!

2021-10-17 20:46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

老师,有一点不明,还请讨教。看慢慢变富里说选投资企业的标准是消费者必须,不可替代,不受价格约束,能抵御通胀,平庸管理层影响小。去年过年,我打算买阿胶送人,也去了市内最好的商场,东阿阿胶确实也是我考虑的范围,但最后从定价与产品质量对比后,我并没有买而是买了别的竟品公司。并没有感受到对我不可替代和唯一性。第二点想说的是,您文章里也说东阿之前不行是因为管理层不行,可是按照选好公司的标准,管理层平庸不应该对公司产生这么多年亏损的影响,甚至伤及到了这个品牌。所以我想请假:老师选这个是有一点“捡烟蒂“”的考量吗?没有宽的护城河,竞争对手增多,品牌价值损益,非垄断很多方面,想听听您更多的分析,谢谢您!

2021-10-17 19:43

作为人,何为正确。用在投资上就是第一性原理,买股就是买公司。$格力电器(SZ000651)$

2021-10-17 21:31

【稻盛和夫的智慧】

当日航宣布破产,他当会长之初,在企业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并没有讲什么组织管理方法,也没有讲什么经营的技巧手段之类,反而是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员工连续召开“哲学学习会”,从改变“人心”开始,反复讲的,诸如“拚命投入工作”“不忘感谢之心”“保持谦虚坦诚之心”,等等,也都是孩提时代父母或学校老师教导的东西,都是以朴实的教诲和道德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不仅如此,在企业面对一些重要决策之时,他有时也并不急于拿出自己的意见,反而是让人们跳出企业“一时得失”的思维局限,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这样的基准对事情作出判断,进而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做出了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决策。正是由于这一哲学思想渗透到了领导干部和员工们心里,公司的业绩随之飙升,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果。
    稻盛和夫说,人心这个东西,确实易变,然而,一旦人心凝聚,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是其他任何东西都难以替代的。
    有人说,所有成功的领导者和企业家,都是洞悉人性的大师。此话确实不假。随着自己年龄的渐长、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对于稻盛和夫所提出的“作为人,何谓正确”的这一经营哲学思想,以及他自己所谈及的企业经营的点点滴滴,确实不由得不让我自己总是“点头称是”!

2021-10-17 20:45

好文。 观察企业, 文化角度就是看企业在决策时,是从利益出发还是从善恶出发。伟大的企业都有超出利润之上的追求和使命,会为了追求长期正确而放弃短期盈利。真心话,对企业,对做人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也是区别卓越和平庸的一把标尺。

2021-10-17 22:29

$格力电器(SZ000651)$ 董小姐肯定有能力有优点,但是股东会上骂股东,威胁减少分红应该不算优点....

2021-10-17 20:29

格力所在的行业逐渐沉寂,阿胶经营犯了决定性错误(公开秘方)。

2021-10-19 11:18

相见恨晚,谢谢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