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认知与投资者逻辑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42回复:131喜欢:72

很多人可能无法完全看懂茅台,在我看来茅台是:文化、任性、圈层、阶级、金融,它是唯一不像酒的酒!理解不了这一点,自然也就看不懂茅台。

你在街上问十个人,至少有八个人知道同仁堂,却没有一、两个人听说过广誉远,你说广誉远的安宫好于同仁堂的安宫,大众会和你急,认为你是忽悠、瞎说。这就是“大众认知”。

而你通过认真研究,认为广誉远的“四菜一汤”坚实无比,广誉远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这叫“投资者逻辑”。

投资过程中永远存在着“大众认知”与“投资者逻辑”的差异问题,我们做投资就是要学会用逻辑去解释市场的理智和不理智,当市场和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去审视我们的逻辑是否存在偏差,而不是怀疑市场出错了。

同仁堂目前走得很好,自然有它内在的逻辑存在,水平高的就会抓住机会,提前布局。投资广誉远的人往往看不起同仁堂,认为同仁堂垃圾一个,这里就有个“大众认知与投资者逻辑”的差异问题。当大众的认知和你投资者的逻辑有偏差的时候,你就只能去容忍、等待、煎熬,等待一些势能的演化而最终被大众所接受!

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同仁堂的投资逻辑就是:“短板不短,长板超级长,中医药的发展无法跨越同仁堂”。

同仁堂符合大众认知,而广誉远符合投资者逻辑,这就是二者的不同之处。

大众认知与投资者逻辑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理解成“预期差”,这种差异越大,未来标的的弹性就会越大,但前提是:你的投资者逻辑是靠谱的,这种逻辑能够逐步被大众所认可,转变成为大众认知![心心][心心][心心]


$广誉远(SH600771)$ $片仔癀(SH600436)$ $同仁堂(SH600085)$

全部讨论

2022-06-18 09:34

更正下,会投广誉远的,多数认可中医,尽管认为广誉远的药市场空间大过同仁堂的,但基本都认为同仁堂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是无撼动的。多数人的选择天平,是要确定性还是要赔率。其实挺多人都持有。

2022-06-19 06:24

不用这么玄乎,题目可以改成“主观意淫和盘面客观走势”。基本面分析必须需要盘面资金的印证,否则分析得越正确越亏损,资金是推动股价上涨的盘面动力,再好的逻辑如果没有资金的认可,就是个无效逻辑。所以,小散的认知必须和资金的认知大致同步,超前很多或者落后很多,都不可取。所以,主观分析必须要有盘面资金的印证,那种“我一年前就说这个股要涨,现在果然涨了”的感叹,都是屁话。

$广誉远(SH600771)$ $同仁堂(SH600085)$ $片仔癀(SH600436)$ 很巧,你的這個話題和我近期在思考的東西很相似。投資者邏輯转化成大众邏輯,核心还是在公司的运作,如果管理层的策略、方法很对路,且能有效得到執行,是有可能實現的,但难度系数很大。有一位廣粉和我讲,片仔也是从投資者邏輯走向大众邏輯,小廣会复制片仔的路子,也会成為片仔的样子。实话实说,這位兄弟還是不是真正懂這兩家公司,片仔在福建譽为三宝之一,几乎家喻戶曉,是有非常強大的民众根基的。小廣由于历史各方面原因,埋沒太久,如要復兴,对于大股東、管理层的實力、能力、資源等要求更高。每个公司要成为自己,做自己就好,不是要相互比來比去,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就可以了。

大众认知与投资者逻辑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理解成“预期差”,这种差异越大,未来标的的弹性就会越大,但前提是:你的投资者逻辑是靠谱的,这种逻辑能够逐步被大众所认可,转变成为大众认知!

$比亚迪(SZ002594)$ $爱博医疗(SH688050)$ $华润三九(SZ000999)$

2022-06-18 08:37

说的有点道理,但是如果当投资者认知能转换成大众认知时,这就是一种机会。它需要时间,当然也是一种赌。片仔皇就是一个例子。

2022-06-18 16:22

若想获得超额的弹性收益,必须承受巨大但不太漫长的认知差转变过程。同仁堂上涨获得的收益只是平均收益,可以在别的很多股上实现,投资广誉远就是为了日后巨大的弹性收益,否则就早去新能源了。

如果反着想,现在认知的越少,未来被大众形成共识时,空间就越大!好产品是基础,好经营也很关键,最后形成好品牌,就是提前认知的变现!

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同仁堂的投资逻辑就是:“短板不短,长板超级长,中医药的发展无法跨越同仁堂”。

$同仁堂(SH600085)$ $健民集团(SH600976)$ $比亚迪(SZ002594)$

2022-06-18 12:43

大众认知与投资者逻辑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理解成“预期差”,这种差异越大,未来标的的弹性就会越大,但前提是:你的投资者逻辑是靠谱的,这种逻辑能够逐步被大众所认可,转变成为大众认知!

2022-06-18 11:52

消费源于品牌,品牌源于大众认知而不是投资者逻辑。
“投资者逻辑是靠谱的,这种逻辑能够逐步被大众所认可,转变成为大众认知。”广誉远那么多年了,投资者逻辑还没转变成大众认知,可以反推这个投资者逻辑不靠谱吗?

广誉远的问题是躺在金山上饿肚子,管理不改善,这个转变不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