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问与答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0

监管现在对市场异常情况的反应,不仅速度快,而且采取的措施极具针对性。这不,转债市场刚刚爆炒了4个交易日,很多投资者都还没来得及参与进来,监管层便马上火速推出重磅措施,还是基础制度层面的重大调整,对过火的市场进行快速降温处理。

既然监管层将出台的是一项重大调整,自然会对市场生态带来深远持续的影响,最终结果大概率是有些盈利模式会得利,某些人会受伤,个别群体则影响不大。

这几天经历了上上下下享受的朋友们,看到证监会的这个新闻后,周末再冷静下来,仔细一思考,便开始有些担心了。因此,这两天向小僧咨询相关问题的朋友比较多,可惜我忙着在市场里找妖,无法进行一一回答,在此表示歉意。

趁着没有买卖,没有应酬,也没有早上闹铃响的周末早上,我把大家集中关心的问题做个梳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统一的回复。希望能弥补一下我的歉意,也不麻烦其他朋友再问我类似的问题了。

问:转债的最终命运会步分级基金的后尘吗?

答:这个可能性基本为零,甚至可以说是为负。

理由很简单,分级基金只是一个投机的工具,顶多算一个投资的工具,没有半点的融资功能,所以取消就取消,根本不会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转债就不同了,转债不仅是低风险投资工具,更是重要的股权融资工具。在加大股权融资力度、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大背景下,转债只会越发越多。

监管层要进一步发展转债市场的初衷,可以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里看出,监管层不仅对转债的具体条款细节提出完善要求,而且给新三板预留了空间。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要被取缔的品种,还有人关心具体条款等鸡毛蒜皮的事情吗?还会预留什么空间呢?

因此,新的管理办法出来以后,转债市场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各位专注于转债投资的老铁们有福了。

问:为了给市场降温,监管层和交易所可能会采取哪些措施呢?

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没有很好的答案,因为这里面存在着市场和监管层的博弈。

但是根据过往的经验来预判,监管层和交易所可能采取的手段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一、限制每日的涨跌幅。目前转债的涨跌幅理论是没有限制的,很有可能会在这方面进行调整。

二、调整临停时间的安排。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沪市转债涨幅超过30%后,直接临停到下午2点57分的做法,在抑制投机炒作方面的效果更好。深市很有可能会跟沪市看齐;

三、增加随时临停的安排。交易所可以根据成交额、换手率等情况,盘中临时决定对某个转债进行停牌。这个影响对炒作资金的打击是巨大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前提是政策的条文写得清清楚楚,对策才好制定。如果政策是模糊的,实施起来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那应对起来就很难了。

四、单向提高转债日内卖出的手续费。这是期货交易所为了抑制期货品种炒作时,屡试不爽的手段。

五、精准定位,重点监控。交易所可以给成交额异常大的券商打电话,再让券商给重点客户打电话,提出口头警告。如果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暂停交易资格一段时间。

六、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目前市场里炒作的比较疯狂的转债多数是创业板公司发行的转债,下一步也许只有开通创业板权限的投资者才能买卖这些转债。

问:监管层会不会对转债也采取T+1的交易制度,甚至开始征收交易印花税呢?

答:这个概率很低很低。首先,以上两种措施不是交易所层面,甚至不是证监会层面就可以决定的,需要更高级别的部门和领导来拍板;其次,在市场呼吁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税,恢复股票T+0交易制度的大背景下,转债市场现有的交易制度不大可能会倒退。

说句实话,如果转债交易真的变成T+1,而且还收印花税的话,转债市场不说被整死,至少也会搞成重残。好不容易出现点生机的市场,将会重新陷入死气沉沉的境地,从而大大提高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难度,这不符合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金融战略。

我相信,监管层更愿意看到一个投机氛围浓一些的市场,而不是一个丧失了融资功能的市场。

问:管理办法修改后,对现有的转债投资策略会有什么影响呢?

答:利远远大于弊。

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关注的是买的东西的品质如何,至于短期的价格波动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从长期来看,我们投资转债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转债的条款保护和股市的波动,和转债市场短期是否火爆的关系不大。

随着转债市场的扩容,尤其是网上信用申购制度的推行,网上打新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转债的中签率甚至低于新股的中签率,经常出现一签难求的情况。很多质地很差的公司在发行转债的时候,反正不愁没人申购,于是在条款方面越来越没有节操了。

刚刚发行的华菱转2就是个典型,转债条款对投资人实在太不友好了。提前赎回条款的规定是30天里有10天,股票收盘价高于转股价的125%;而回售条款的规定是最后一年,股票价格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转股价的70%。再加上此前本钢转债的负面典型,我对钢铁转债越来越没好感了。

连监管层都看不下去了,专门在起草说明里花了一整段的内容来论述这个问题,段首一句便是:“此外,我们关注到部分可转债募集说明书规定的赎回与回售条款明显不对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后续的转债至少在提前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方面将会更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现有转债里那些条款较差的品种将会面临压条款估值的压力。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现有转债里,同行业上市公司后续有大量发债情况的,去估值的压力将会更大。

现在回头再来谈转债投资策略是否失效的问题。作为转债市场老司机,我们早已习惯了市场一天成交几十亿,日成交额达到几百亿都感觉有点喜从天降,每天上千亿的市场反而有点不大适应了。对于我们的策略来说,成交额小从来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至少不是重点关心的问题。反而,我们更担心的是市场过大的成交额。类似本周四、周五这样的吃春药行情,没有多少巴韭特的账户可以扛过哪怕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巴韭特都被消灭了,那么巴菲特们也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只要转债市场仍在发展,只要每天的市场每天的成交额能够维持在200亿左右,转债投资人的歌照唱,舞照跳。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太阳照常落下,月亮照样升起,明天会更好!

更多文章,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转债小僧”。

全部讨论

2020-10-25 11:16

谢谢解读

2020-10-26 19:23

华菱转2,中10张,是不是可以直接放弃了?

2020-10-25 15:53

请教,条款24对低价转债是否是利好,如本钢转债、浦发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