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列传)击鼓传花的泰晶转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刚看到这个题目时,细心的朋友估计会在心里嘀咕,标题里为什么会出出现“再次”两个字呢?是不是因为小僧最近不念经,脑子不清醒,开始犯低级错误了?

非也,小僧做人虽有点大大咧咧,做事丢三落四,但写文章的时候可讲究了,尤其对于标题里的字,那都是经过仔细推敲过的。等各位朋友读完文章,便不会有这个疑问了。

闲言碎语又讲多了,赶紧打住,下面正式进入正文。

绝大多数转债的精彩故事发生在促转股的过程中,而泰晶转债属于为数不多的、在上市公司发出提前赎回公告后,故事(悲剧)方上演的转债。

泰晶转债在2018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上市,新年第一债,不愧是个好兆头。

不过,在那个股债双杀的2018年的熊市里,好兆头也拯救不了转债价格的颓势。泰晶转债也曾跌破过90元,盘中最低到了89元。

转眼间,时间到了2019年7月初,泰晶转债的价格一度飙涨,最高突破了200元,高达209.9元。

又一转眼间,到了2020年3月30日,泰晶转债收盘价329.63元,溢价率超过了100%,达到了141.52%。即使是偏债性的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超过140%,也是不多见的,更何况在转债价格超过了300元的情况下。

不过,在当时游资开始恶炒转债的那段暗黑岁月,不止泰晶转债成为了典型的双高转债,而是批量出现10多只剩余规模在2个亿以下的双高转债。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双高转债的高溢价率竟然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考虑到刚刚发生的再升转债杀溢价率的惨案,这种情况的出现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了。话说,在不久前的3月9日晚间,溢价率达到88.35%、收盘价401.26元的再升转债被上市公司公告提前赎回,3月10日,再升转债直接低开30%,再加上再升科技当天跌停,再升转债收盘暴跌了53.05%,转股溢价率变成了-1.8%。到了3月24日(最后交易日),再升转债收在了120.19元。短短两周时间,跌幅接近70%,对参与者的伤害不可谓不大。

可惜,参与投机的资金并没有吸取教训,继续在泰晶转债里厮杀。或许是投机资金被泰晶科技在转债两次满足提前赎回条件后,分别于3月6日和3月27日发布的不提前赎回泰晶转债的公告所误导,以为泰晶科技不会行使提前赎回转债的权利了。

结果,事不过三的经验再次应验了。当泰晶科技的股价于5月6日收盘,第三次满足泰晶转债的提前赎回条件后,泰晶科技终于发出了提前赎回转债的提示性公告。

于是,在再升转债上曾上演的一幕在泰晶转债上重演。5月7日,泰晶转债毫无悬念地下跌30%开盘,临停到2点57分,再次交易后,继续下跌,收盘暴跌47.68%,收在190.92元,溢价率从5月6日的170.83%压缩到了37.36%。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当天竟然有接近47万元的资金选择了转股操作。虽然金额不多,但可见不了解转债规则的人还是有一些,转债投资者的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然而,投机资金仍然不死心,又在里面抄底抢反弹,接近40%的溢价率此后竟然维持了3个交易日。

5月12日晚间,泰晶科技公布了关于实施泰晶转债赎回的公告,明确了泰晶转债的最后交易日为5月26日。这下好了,看涨期权的时间价值只剩14天了。

5月13日开始,泰晶转债再次开启大跌模式,当天大跌9.1%,溢价率压缩到了31.62%;14日,再度大跌9.02%,溢价率进一步缩小到21.75%;15日,又一次下跌5.1%,溢价率再次压缩到14.92%。唉,高估的转债,杀起估值来,比股票还狠,一点面子都不给。

最让人唏嘘的是,把高溢价率维持了近2个月的泰晶转债,竟然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向市场低头,出现了-1.5%的转股溢价率。唉,在利益和面子之间,市场最终还是理性地选择了利益,不再顾及面子,没能将正溢价坚持到底。

由此可见,不管曾经多么疯狂,在时间面前,在交易规则的作用下,终将回到理性的水平。

                                          表1:泰晶转债收盘价和溢价率变化情况

溢价率的一次压缩,哪位投资人不小心遇上了,就是一次巨亏。

                                            图1、泰晶转债日K线图

每一只转债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曾给投资人带来赚钱的机会,每一次赚钱的机会都可以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