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740W+俱乐部第三弹:统一HJT异质结组件标准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7喜欢:2

$国晟科技(SH603778)$ $琏升科技(SZ300051)$ $金刚光伏(SZ300093)$

二季度以来,大型央国企组件集采项目开始陆续开标。在SOLARZOOM统计到的148.98GW组件集采项目中,共有8个项目计 6.15GW的HJT异质结组件集中采购项目逐渐明朗:其中包括泉为科技中标山东中雅700MW异质结采购项目,明阳光伏中标中交集团的44M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华晟新能源中标安徽泾开1.98MW的屋顶光伏项目,东方日升中标广东电力2MW分布式光伏项目,国晟科技中标中广核招远400MW海上光伏项目,此外另有日升、隆基和华晟中标华能500MW HJT异质结组件项目,国晟、日升和华晟三家中标绿发3.5GW的HJT异质结标段,日升、华晟和金刚中标大唐1GW的HJT异质结组件集采项目。随着越来多的HJT异质结组件专有标段和中标信息的公布,刚刚踏上征程的HJT异质结组件企业进入交付程序的时候赫然发现,跟传统的PERC和TOPCon产品一样,HJT异质结也陷入了标准不一各行其是的泥沼,甚至因为HJT独特的设备及工艺流程,HJT异质结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特有参数和外观特点,根本无法用现行的PERC乃至TOPCon标准来衡量比较。

(2024年大型组件集采开标情况)

标准不一的苦果,一路起起伏伏的中国光伏产业可不是第一次吃了。2024年初,记者曾在一次会议上听某硅片龙头抱怨,称2023年公司一共生产了不同尺寸和规格的硅片1800多种,预计2024年这个数字会翻一倍,公司在诸多产品系列的规划、生产和运营中疲于奔命。繁杂的硅片尺寸和规格带来的自然是更加混乱的组件规格,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去年12月份阿特斯东方日升TCL中环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正泰新能TOPCon六龙头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700W+光伏组件标准设计和应用的联合倡议》,要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组件尺寸。

而HJT异质结企业面临的局面,较之前传统的TOPCon和PERC还要复杂。因为除了大家同样都要面对的组件尺寸之外,异质结组件还面临着用传统的PERC标准来衡量和校验异质结产品的问题,甚至更进一步,各个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都有自己的检测认证标准,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检测机构的结果甚至也并不相同。

在如此背景下,2024年5月11日高效异质结740W+俱乐部(简称740W+俱乐部)第三次圆桌会议在安徽宣城隆重开幕,在轮值主席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议下,本次圆桌会要完成HJT异质结产品自己的“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晓华在圆桌会的开场致辞时表示,“我们异质结俱乐部从乍暖还寒的三月,走到了初夏。如今市场逐步回暖,这和大家采取的产品策略与长期的技术积累有关。随着大家不断发声,俱乐部也逐渐收获了正向效益“。

本次圆桌会由华晟新能源高级副总裁徐昕主持,主要讨论了异质结组件标准及组件测试标准,硅片降本以及后续的新成员加入程序讨论。在标准讨论环节,徐昕详细介绍了之前收集到的俱乐部各家目前使用的组件外观/EL标准,并给出了俱乐部建议的统一标准。徐昕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统一异质结组件的标准,这既是为了让俱乐部成员清晰了解和有效平衡自身在行业中的发展水平,更是为了协力推动整个异质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同时,华晟新能源也拟定了关于组件测试标准的倡议,希望快速推动异质结产业的相关标准化进程“。

徐昕的提议,得到了国晟科技光伏板块总裁张忠卫热烈响应。针对提交讨论的HJT740W+俱乐部组件标准,他强调国晟的标准并不是国晟自己提出的标准,而是“下游客户的标准”,确切地说是“五大六小央国企衡量我们异质结组件的标准”。张忠卫表示“希望尽快达成一致,形成一套共同认可的标准。不过,标准的制定不是一刀切,我们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求同存异,在赋能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推动整个异质结行业的发展,实现共赢!”

东方日升产品中心总监宋毅锋也表示:“标准有很多分类,最粗的维度可以按照可靠性和外观性来进行区分。其中,对可靠性的标准一定是严格的,因为这直接关乎客户的利益,更关乎企业和品牌的生命和声誉口碑,所以我们要以产品的可靠性为基础,在确保成本和良率的前提下,控制外观标准。“

琏升光伏科技董事长王新表示:“异质结技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不断推动技术革新的同时,市场环境也日趋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学判定各类机构的测试标准和结果,并从中筛选出真正符合我们需求的认证机构,这无疑是一项需要慎重思考和多方面权衡的重要任务。若我们能够实现认证标准的统一,这不仅将大大提升行业的运作效率,更能确保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金刚光伏产品管理质量总监赵天明:统一HJT标准,对产业化推进至关重要。在推进标准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HJT产品特性,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标准制定,在确保产品可靠性的同时,实现良率、成本的优化提升。

随后组件检测标准的讨论,引起了与会领导更加热烈的参与和发言。大家纷纷表示由于检测标准不一,同一产品市场上各家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给出的结果和认定也都大相径庭。

泉为科技董事长褚一凡就测试机构认证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认为:“标准化我们时常提及,真正要去推进去落地,我希望各家可以联合产品、技术、商务、市场等多部门去进行具体项的对齐,期待在华晟的推动下,尽快获得实质的进展。”

光势能董事长赵学文则强调,“我们认证产品选择的测试机构,往往与终端客户所使用的验货标准不是同样的机构标准,造成生产对标的不一致。在操作层面,我们要自下而上统一验货与生产标准,以更高维度,更权威的测试机构为准,从上至下推动标准统一。”

爱康供应链副总裁周品娟提到:“测试标准关乎产品制造成本、客户采购成本等,所以测试机构的选择需要充分考量其在业内的权威性、影响力、协调性等,明确其所能带来的价值。”

润海光能总经理倪志春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各家单位的设备、靶材等均存在差异,对工艺也有影响,加上测试机构的测试标准和流程也不尽相同,各企业之间测试标准的对齐,还需要我们俱乐部协同推进。”

在硅片降本环节,金刚光伏电池厂长马树明提出:链式清洗会加剧100um厚度硅片碎片率,吸杂也会造成电池成本的上升。硅片端是否可以把不需要经过清洗吸杂的硅片区分出来?来降低异质结电池的生产成本。

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院长杨伯川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异质结因其对称结构和超低温制造,允许使用较薄的晶硅衬底且可以维持高电池转换效率,从而减少硅材料的使用。结合未来降本提效主题,探索和研究适合异质结的硅片技术,包括硅片氧含量机理研究、碳氧复合体控制技术、金属杂质提纯技术以及吸杂工艺开发等。”

讨论结束前,SOLARZOOM副总裁马弋崴表示,“我们不仅要统一出这套行业技术标准,还要让这套标准链接媒体、金融市场、政府,明确其与其他行业标准间的差异。除此之外,关于HJT的技术路线、降本路径、市场空间、终极目标,HJT740W+俱乐部也要统一发声。这些都是我们后续要去推动的。”

时下,网上流行一句老梗:但凡政哥(秦王嬴政)还活着,我现在根本不用学外语。今天高效异质结740W+俱乐部本次针对组件及测试标准的讨论,多年后必定会被记录在中国光伏的史册上,让未来的后来人再也不用遗憾光伏“政哥”未竞的事业。

全部讨论

05-13 21:11

泉为中标中雅的信息哪里来的

这种文章很有价值和意义,希望多发点这样的文章

啥利好股票也不涨,不知道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