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1
投资最重要是“见之于未萌”而不是“后知后觉”,我最近交流了几个资深的白酒的投资人,都认为茅台是非卖品,茅台的囤货价值与金融价值依然坚挺,我钦佩他们的独立思考,但是不断思考,茅台10年前可还只是普通的日常能消费的白酒,现在为何就变成高高在上的金融品了呢?是不是踩着高端宴请和地产的Beta太久了,已经忘记了消费品的本质就是消费了呢?
一个开瓶量较大的主流宴请酒五粮液,估值就在20倍PE左右,一个具有所谓的高端金融属性茅台估值在28-30PE,其中50%的溢价体现在金融属性,房价大家都知道,一旦失去了所谓的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高点先杀30%,况且房子是可以住的,也是人早晚要住的。
那么问一个问题,如果白酒的金融属性消失先杀一个估值,然后再杀一个白酒行业需求下滑的估值,最后等到了人口见底的35年,估值会是多少?[大笑][大笑]
引用:
2024-04-09 10:18
0409从“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宏观杠杆率高”的人口周期谈地产与白酒的未来
最近看了李迅雷的演讲,和我的判断有一定的吻合:未来10年的资本市场的很多公司的表现都会超过很多人的预期,其中最大的一个变量中国人口数量减少以及人口老龄化这个根本变量带来的重大的各类延伸的变化,其中...

全部讨论

“见之于未萌”而不是“后知后觉”,这是你说的吧?
全民都知道茅台成长性好,都知道茅台股好,后知后觉有用吗?
茅的周期已经过去了,分析神马都是浮云!

04-09 10:35

17年与几个朋友一起去茅台厂里出厂价780拉了一百多万的酒,现在还有几十箱没喝完。郁金香的故事永远不会断。

投资还是要去赚成长的钱,行业不成长是最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