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脑洞大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日话题  1.以后快递、物流也将会被颠覆。
无人驾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坐人,我把一个包裹放在车里,告诉它目的地(可以跨市、跨省),到达之后直接取件就可以了。不是么?

2.通行速度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而且如果,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所有的车在相同规格的道路上可以采用相同的速度行驶(可以是400-500迈,以后肯定是电动汽车,如果可以在路面上实现无线输电的话,用强大的电动机驱动,也没什么不可能的),如果一旦发生事故,所有该道路的车可以同时刹车,避免连带事故。
并且如果采用下述的第三点中描述的技术,同一区域相同时间段的左右无人驾驶车辆均由同一个超级智慧系统控制,那么理论上任一辆车的出发地点、出发时间,与目的地确定之后,完全可能智能且动态的为其分配此时间段的独一无二的路径。发生堵车、事故的几率将接近于零……并且为整个交通系统的高速度也提供了保障。

3.汽车的生产模式与生产成本、维护方式将发生颠覆性改变
现有的无人驾驶是在车顶和车的周围添加摄像头、距离传感器、超声测距仪……来完成对周围环境的探测从而实现自动驾驶(相当与每一台自动驾驶汽车都是独立的一台台计算机)。如果以后同一城市的每一个自动驾驶的汽车单元都由这个城市的智慧终段来控制(不同城市还可以进行沟通,就像现有的移动数据网络一样)的话(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之中并行运行着的众多进程一样),上述的所有传感器可以省去。这样将车的底盘与运动、操纵相关的组件,和汽车的车厢剥离开来。这样普通2-4人的小汽车使用一个低盘,一个车厢。6-9人的车使用两个串联起来的底盘和一个较大的车厢。中型客车4个底盘……载重卡车8个底盘。甚至船用集装箱和火车货运车厢直接使用适配的几个底盘。这就意味着人类只需要一种底盘就可以完成地面上的所有运输。
意义不仅于此,这进一步印证了楼上兄台有关寡头的猜想。相同的标准,相同的规格,整个生产与维护的成本将在这样的标准与规格下变得无比廉价而高效,有可能就像现有的PC主板与CPU一样,没有好车、坏车的概念,只有能用的车和不能用的车,一旦出现微小的损坏,就立即更换。因为生产的成本以及小于维修的成本。
到那个时代,汽车不汽车已经变得没有意义,反而我感觉用自动行驶机器人将会使更加合适的称呼。如果用类似体感车(平衡车)的自平衡技术,甚至单个运行单元可以小到一个轮子,也没什么惊讶的。

4.有关驾驶的乐趣
这到没什么。现在马路上不也没有马了么?人类也没有放弃骑马的乐趣,只不过这样的乐趣将变成一项只有运动场上或赛场上才能进行的娱乐了。

5.有关安全的疑问
的确是一个问题。但现有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在未来不能解决。如果五年前我告诉各位可以不去银行就可以将你所有的存款、股票、信用卡上的钱全部取走,你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也会有相应的顾虑……有一个黑客……巴拉巴拉……。现在请低头,看看您手机上的支付宝……
并且相对与人类,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要更高。即使是如此初级的谷歌自动驾驶车,在测试运行这么长时间之后,事故率也远低于人类驾驶员(发生事故还是人类驾驶员撞了它)。大家可以查看相关数据。

6.有关拥有自动驾驶汽车
未来很有可能人类驾驶员,驾车上路是违法的。
大家想象一个城市,大街上跑满了随叫随停,安全、贴心、快速的出租车,你还有动力自己购车,自己开车么?
而且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的区域内是不需长时间停车的。在对你完成服务后,它就会变成闲置资源,自动分配给下一个需要服务的人,现有的道路两旁停车将变成绝景(想想现在由于各种违章停车六车道变两车道\四车道变单车道,甚至人行道都是车)。现有的道路资源将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并且我认为在道路的自动驾驶汽车比例超过40%之后,就将禁止人类驾驶员驾车上路,应为人类驾车将变成交通的重大也唯一的隐患。人类可以拥有车,但将只能在自己的私有领地,或者公有的赛车场驾驶。
其实人的观念和意识远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坚固,上星期在北五环有人赶着一匹特别健硕的骡子拉的车在卖脆枣。周围上学路上的孩子,像看西洋镜似的指指点点。而我们完全放弃畜力才几年?将来坐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的人们。也会对人类驾驶员投以相同的目光。他们会认为人自己开车是原始的、危险的,乃至的野蛮的……

7.关于车祸责任与伦理的问题
上一个论点“有关拥有自动驾驶汽车”解释了人类驾驶员不会驾车上路(如果路上撞了你,那他违法还罪加一等,没什么好说的),以及所有路面行驶的自动驾驶车辆都不会由个人拥有。
那么是谁拥有这些车呢?
比较合理的答案就是取得社会信用认可的公司、团体,甚至就是社会共有(类比现在的公交车)。那么万一出了事故,就像家里的高压锅炸伤了人,总不能追究到某年某月,某生产线的某几个工人吧?你也只能对生产厂家这一整体进行诉讼了。到那个时候,你也只能对交通部申诉一下了,提一点建议了……

8.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不知从哪里接受到的观点……汽车运行中最大的成本其实是人。其实略一推理也就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想象一下:一辆永远处于运行中的出租车,司机师傅不用吃饭、不用喝水、不用养家糊口,修车几近免费,能源来自无线传输几乎无限……那您坐一次车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将会是少的可怜。社会总的用于交通运输的成本将节省99%,用于教育、慈善,甚至是享受有什么不好。

9.无人驾驶将会在未来大放异彩的最大理由
理由很简单:利益驱动。我从来都对很多看似很美好,很有前景的事业不抱有太大的期待。惟独对人类的贪婪与追逐利益的本能是很看好的……现在这个时代的汽车工业已经经过不断的演化,变成了一个绝对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这一逻辑将会在无人驾驶面前变得更为彻底,真正掌握了实用无人驾驶技术的公司(不管是现在的先行者谷歌,还是已经初见雏形的苹果,还是新兴的特斯拉,乃至传统的大众、福特……)将会终结人类出行这一庞大到无比想象的产业,Windows在PC的垄断产生了微软,iPhone在手机的领先造就了苹果。电脑可以装Linux,手机可以用安卓,但你总不能永远宅在家里吧?如果出行这一基本需求被某一公司垄断,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公司(苹果第一,6700亿美元)很有可能出现。这一诱惑能让资本家们把狗脑子都打出来……这也是我可以冷眼看待那些对无人驾驶不看好的人,未来终究会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静静等待就好了。


10.无线输电的问题
任何技术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迭代,从而累积技术经验甚至是用户的使用习惯才能得到新一轮的进步与发展。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大家都知道电动机要比内燃机好处多多,但20世纪注定是内燃机的世界,除了内燃机的诸多优点(能源密度高、容易获得燃料、方便运输与存储……)之外,还有电动机在过往无法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蓄电池能量密度太低)。但世界并不是要放弃电动机,因为电动机的优点实在是太多了(功率可调所以无需冗余的变速箱,体积小,无噪音,能源来源广且蓄电池整体可更换,清洁无污染且安全……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所以无线输电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是趋势,但是不是无人驾驶要一开始就要与无线输电配套呢?不是,谷歌无人驾驶还是汽油车呢!我们还有很长的科技树要攀登,首先就是新的三元锂电技术,或者石墨烯电池等等新的蓄电池技术,再其次就是发电要从现有的化石能源来源,逐渐进化到第四\五代核反应堆,以及实用化的快中子反应堆,乃至30年之后的可控核聚变(无辐射、绝对安全、来源无限、能量密度大的吓人)……与这些科技树相比,无线输电反而是一项现在就可以实现的低级技术……
所以无人驾驶汽车的能源方式也必将要遵循内燃机---蓄电池---无线输电这样的进化曲线,而不是一步到位。而且楼上还点出了基础建设成本,这一点很好,假如人类撞大运现在就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无限能源)以及实用化的无人驾驶技术,就以北京为例,把现有的每隔25米的路灯系统改造成无线输电模块(加大电路功率、设置无线输电)。估计把全北京的路灯都改造一遍成本也拼不过新建一条地铁线路,甚至如果生产规模足够大,技术足够成熟,有可能成本都不够建一公里地铁。而且这样的建设绝对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全北京同时上马,今年试点一条,后年建设一个街区……把成本平摊到时间上将会更加低廉……

11.自动驾驶汽车的停靠问题
首先,自动驾驶汽车是不需要“停靠”的,或者说不需要现有意义的停靠。大家想一下,现在汽车停在路边,停在停车场,停在人行道上……是汽车坏了么?是不允许它通行了么?是没有汽油了么?都不是!汽车停在那里的原因就在于它没有驾驶员了!驾驶它的人相当于将自己的这一财产——汽车,暂时用占有共有资源的方式进行了寄存。
但是无人驾驶汽车不同,首先如果它停下来了,那绝对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它坏掉了,需要整体更换。第二它没有能源了(机器手会在5秒钟内为它整体更换蓄电池)。除此之外的情况,它是绝对不会停的。有可能在交通高峰期,每一辆车都坐满了人,交通空闲期,十辆车有可能连一辆都坐不满,那又怎么样,那九辆车就停下来了么?不会,它们依旧会在路面上运行,直到系统为它们分配新的运输任务。路面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广义上的"停车场",如果用计算机的概念理解它将会更简单。一台计算机开机后,不进行任何操作,它的CPU是停滞的么?是断电的么?是无所事事的么?不是它无时不刻在执行者“无”(体会一下这个概念,“无”并不意义着什么也没有,“无”就是“无“,类同为”空“),直到有新的进程需要运行,直到有新的运算到来……

12.无人驾驶汽车对私有车保有量的影响,及无人驾驶汽车总量与现有汽车总量的比较
首先的观点是无人驾驶汽车对私有车辆的打击将会使毁灭性的,绝对不会出现因为不需要考驾照所以人人去买车的情况。理由在回答中已经得到一定的阐明。
现在回到无人驾驶汽车总量会比现有车辆多还是少的问题。结论是肯定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总量将远小于服务于同等人口的需要人类驾驶员的汽车总量。
作为毕业才一年的屌丝程序员,在帝都是没有汽车开的。每天早上坐务必拥挤的公交车(至少挤了80人)去上班,看着外面一辆车坐一个人的私家车们。答案就已经显而易见了。不要说具有各种逆天优点的无人驾驶汽车,就连现在繁忙路段,几辆公交车的运载量就完爆同一路段的私家车好不好,而且由于无人驾驶的高速度和低事故率,它们单位小时的通过率将会高的吓人。现在交通的拥堵,不在于车多,而在于车多引起的通过率太低。本来10分钟的车程,开了1个小时,那么另外的50分钟你就在给别人添堵,如果每个人都面临着相同的处境,那连锁反应之下,整个系统的效率可想而知。
而如果是无人驾驶,10分钟的路程10分钟跑完,剩下的50分钟还能至少服务5个人(本来路上跑6辆车,现在跑1辆),每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行程,再加上它的高速度,请您告诉我整个系统的效率……而且由于车辆的减少,速度还有增加的空间。
所以,如果无人驾驶全面铺开,汽车的总量有可能只有现在相同比率的十分之一……更成为了无人驾驶汽车高速度,高效率的原因。

13.私家车废弃的问题
所实话,这个回答有点多余,有点跑题。因为楼上所描述的一夜之间私家车(我更喜欢称呼为有人驾驶汽车)被废弃掉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因为有了汽车把养马的都饿死吧?随着交通模式的不断发展,有人驾驶汽车的生产量将会逐渐减少,无人驾驶汽车则会上升,并且会出现拥有无人驾驶汽车的城市,把旧有的汽车往比较守旧或落后的城市贩卖或资源回收……这一过程有可能会持续半个世纪(也许更快,无人驾驶太好啦)。但绝不会出现突然现有的汽车统统被废弃,现有的有车一族赔出了血本。
关注:亚太股份,万安科技,四维图新,启明信息,得润电子,巨星科技,银江股份,金固股份,天泽信息,均胜电子
作者:赵乾辰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