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价格”骗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9回复:193喜欢:190

让投资者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中概股在经历了一年多惨烈下跌后,竟然又暴跌了。

中概股近期的惨状用一句话总结:一年跌了九成,三天又跌一半。

突如其来的暴跌像一个抡圆了的巴掌,狠狠地扇在中概股投资者脸上。

有人懵了,有人怕了,有的慌了。

中概股成了大家眼中最没有未来、最没有价值的资产。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它的价格何以持续暴跌呢?

中概股暴跌的原因投资者已经总结到位:一、监管持续施压;二、从美退市风险;三、俄概影射风险。以上三点因素短期难以消除,即便现在价格便宜,买了也不会很快上涨。

看起来理由充分,很有道理的样子。

然而在20年至21年初,中概股迭创新高时,一定是大家眼中未来最光明、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它的价格何以持续暴涨呢?

如果当时让投资者总结中概股暴涨的理由,应该也非常充分,一定很有道理的样子。

是什么让中概股从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变成现在最没有投资价值的资产?

就让我们看看在这一年间,中概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一是价格,二是预期。

价格是真实的,预期是虚幻的。

先来复习一下投资的核心要义:公司的投资价值是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

投资者所做的研究和分析都为了或准确或稳健地算出公司未来的自由现金流。

然而这句话隐含着下一步,即,“拿折现值跟公司当前价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结论”。

在95%的时间里,股票价格都在合理区间波动,此时对经济、对市场、对公司的预期是清晰的,重点可以放在判断未来。

在剩下5%的时间里,股票价格变化剧烈又极端,此时对未来的预期模糊不清,既然无法判断未来,那么就该把重点放在现在的价格上。

模型可能有漏洞,业绩预测可能有偏差,预期可能会转变,唯有价格是真实的。

所谓一眼看胖瘦,就在这5%的时间里发挥作用。当你没法形成清晰的预期,只能判断个模糊的大概时,极端状态的价格就可以帮你做出结论。

然而,价格又常常“骗人”。

价格的变动会让投资者产生情绪,极端的价格变动会让投资者产生极端情绪。

人在被情绪裹挟时,会自己骗自己。

从乐观中滋生贪婪,从悲观中滋生恐惧。

贪婪时,敢教巴菲特做投资。恐惧时,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

在这时产生的预期,又能有什么参考价值呢?

“在他人贪婪时恐惧,在他人恐惧时贪婪”。

老巴这句话,绝大多数投资者不是没学过,是真的学不会。因为没法在价格的剧烈波动下不产生极端情绪,而被极端情绪裹挟时再也没法理智思考。

如果你看不清未来,看不出胖瘦,甚至看不出现在是那5%时段还是95%时段,还期望能买到最低点,最好买入后立刻上涨,我劝你还是断了自己投资的念头。

关于中概股的低估值,数据、分析和文章已经不少,这里就不赘述了。

精彩讨论

活久见吗2022-03-15 08:55

两晚失眠了,唉!多年积蓄灰飞烟灭,还不敢跟家人讲。

不学无术薛小二2022-03-15 09:08

从教巴菲特投资到让交易所退钱,不过就是几个月的事儿

漫长的旅程2022-03-15 11:17

总看到网友们说“我们赢了”之类的,原来是真的啊,数据诚不我欺

Soli2022-03-15 11:14

跌幅夺冠,总算为国争光了一次

kyybb2022-03-15 10:17

在概率和赔率上找一个平衡点,在面对贪婪和恐惧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全部讨论

两晚失眠了,唉!多年积蓄灰飞烟灭,还不敢跟家人讲。

2022-03-15 09:08

从教巴菲特投资到让交易所退钱,不过就是几个月的事儿

2022-03-15 10:17

在概率和赔率上找一个平衡点,在面对贪婪和恐惧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2022-03-15 09:06

超哥之前说的中概反向10倍股,现在遍地都是

中概指数KWEB从去年2月17日高点以来,到目前跌了81%

历史上和这个大概可比的时期是:
1929-33年大崩盘-57%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72%
A股2007-08年崩盘-72%
台湾1990年大崩盘-7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60%
创业板2015年崩盘-55%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52%
日经指数1989年崩盘-48%
美国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34%
2018年中概监管下跌-47%

2022-03-15 09:02

从郑智因素来看,这几十年,极端时期占比绝不止5%

2022-03-15 11:41

小赌赌钱,中赌赌运,大赌赌国运了。无价无我,无忧无乐!。

人生第一只 10 倍股和反向 10 倍股都体验过了 $哔哩哔哩(BILI)$

2022-03-15 09:02

双马及其搭建的生态囊括了目前中国最有活力的一批企业家,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