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净利环比大跌90%!理想回防L系列,纯电车全推迟至明年发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必须承认,今年以来我们面临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多重挑战,一季度的表现与我们年初的预期有所差距。”在5月20日晚的一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理想汽车CEO李想这样说道。

财报显示,一季度理想汽车营业收入为256亿元,同比增长36.4%,环比下滑38.6%;净利润为5.911 亿元,同比下滑 36.7%,环比下滑 89.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理想汽车一季度净利润为 13 亿元,同比下滑 9.7%,环比下滑 72.2%。

尽管理想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净利润的同环比双降,但其仍然保持了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盈利,依然是唯一能够实现稳定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而资本市场也给出了强烈的反馈。截至发稿,理想汽车股价下跌15.03%,报21.15美元/股,市值为224.4亿美元。

理想一季度净利润的下滑,与销量不及预期,以及参与价格战之中有关。在三费支出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30亿元,同比增长64.6%,环比下降12.7%;运营费用为59亿元,同比增长71.4%,环比下降13.1%;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30亿元,同比增长81.0%,环比下降8.9%。截至2024年3月31日,理想汽车现金储备989亿元。

经过去年一年高歌猛进的发展,今年一季度理想的关键词是“调整”。这既包括销量受到调整后的主动降价,也包括MEGA失利后的主动反思,以及随之而来的组织架构大调整等。这些策略,有些是能够看到即时效果,有些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检验效果。

今年不发布纯电产品

进入2024年以来,理想L系列车型销量连续三个月被问界反超。在这种情况下,理想L系列先是对2023款L系列进行了降价数万的“甩卖”,后又在L系列2024款车型上市后再进行了权益调整。一季度,理想交付量为80,400辆,同比增长52.9%,环比下降了39%。

一季度,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0.6%,较去年四季度下滑2.9百分点。理想汽车官方解释称,毛利率下降原因之一是一季度定价策略变化导致平均售价降低。受开年行业价格战波及旧款去库存需求,理想汽车一季度在终端市场全系车型暗降3万元不等。作为对比,比亚迪一季度毛利率为22.18%;赛力斯为21.5%;特斯拉为17.4%;零跑为-1.4%。

需要指出的是,在4月下旬理想对L系列和MEGA进行了至高3万元的价格下调,这可能会影响理想下个季度的毛利率表现。李想在业绩会上表示:“4月份调整后的产品定价,消费者是认可的,目前L7/8/9的新增订单量每周都在持续增长,目前没有任何降价的计划。”

与此同时,MEGA的碰壁,也让理想也放慢了纯电产品的推进节奏。“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的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李想说道。理想此前的计划是,在3月份发布了MEGA之后,在下半年还会发布三款纯电车型。

有了MEGA的前车之鉴,李想认为,足够多的超充装数量以及新增足够多的店面展位,是销售纯电SUV必要条件。“我们认为自营的操纵桩都要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近的数量,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李想说道。截至5月19日,理想汽车已经开放运营404座理想超充站,配备1770根超充桩。

门店展位数量对于多车型、多价格区间的销售是非常重要。在李想看来,如果要支撑一个新车型获得过万的月销量,理想大概需要在全国新增500—600个固定的展位,否则就会出现增加产品数量不增加销量的问题。

在今年一季度,为了为MEGA开路,理想不少门店减少了服务L系列的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主力车型L8的展位直接减少了40%。这也直接影响了理想在3月份的销量和订单表现。不过好在理想在3月下旬迅速做出反思,并将销售的精力重新放在了L系列上。另外,在价格定位上,李想表示,20万以上中高端的家庭用户是理想坚定的市场选择,中长期然后都不会发生变化。

“组织升级明年才能看到成效”

“我们这一波的组织调整最核心的一个变化,是成立质量运营的专门的团队,从而让业务可以专注于做高质量的决策以及提升执行的效率,不用把大量时间放在重复的运营工作上,我觉得这是这一次然后最根本的一个变化。”李想说道。

在针对MEGA发布内部信反思后的第13天,理想汽车在4月3日宣布开启矩阵型组织2.0升级,同时进行多个部门组织架构调整。此次调整,理想汽车CEO办公室是焦点,从原本涵盖品牌部、产品部、商业部、战略部、供应部的部门变更为“产品与战略群组”。该群组还将设立“产品线”部门和“质量运营”部门,部门变更后,更加聚焦产品与战略,弱化了供应链、商业销售职能。

李想认为,企业组织的升级调整一般需要12—24个月才能看到真实的结果。其预计,此次理想的组织升级,需要到2025年才能够看到效果。另外,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理想近期还开启了大规模的裁员。

展望二季度,理想汽车预计交付量为10.5万辆-11万辆,同比增长21.3%至27.1%;收入总额为299亿元-314亿元,同比增长4.2%至9.4%。这意味着,二季度理想的月销量需要保持在3.5万-3.67万辆的水平。在4月份,理想月销量为2.58万辆。接下来,其销量增量主要在L6这一款产品上,其所面临的压力是明显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理想在今年5月初刚刚爆出裁员18%的事情,据报道此次裁员涉及的人数超过5600人。这也被认为是理想提前收缩,应对市场冲击的一步。不过,对于理想的操作,有一些同行并不认可。比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5月16日(也就是理想被爆出裁员当晚)深夜,发布微博谈到了自己在汽车行业的创业体会,被认为是内涵了理想。

何小鹏说,“和互联网创业不同,我在汽车行业的经验是:好的时候不要过分认为自己聪明和牛逼,不好的时候实际上绝大部分问题也不是竞争和他人,核心要自省和PDCA。”另外,他还强调,造车是长跑,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是大忌,需要行稳致远,追求多边形战士的复利增长才是大机会,才能穿越逆风周期迎接顺风成长。

在重新回归到L系列主线上之后,理想可以在短时间中保持营收规模,但这也意味着理想在目前没有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电动车上,其在此次战略延迟,意味着在电车上其抢占时间窗口失败。同时,三款电车延迟发布也意味着这些车辆大概率要“回炉重造”了。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下一次理想拿出的纯电产品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