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腾讯控股走势的一些担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3

从2021年开始,互联网平台的股价从高位下跌,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腾讯,从700多跌到现在的300多。很多人列举互联网平台的投资价值,从优秀的团队到已经建立的护城河,再到当前相对低的股票估值,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资本投入到互联网平台股票的投资里面。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平台基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现代生活。但是在这里提出有一些投资角度的问题,需要更深度的思考。

第一,关于互联网平台的未来成长性,互联网平台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因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两次技术革命的应用而产生。他们主要替代了传统经营模式,例如天猫替代传统商场,有了网络之后产生了更多的娱乐,例如网络游戏。这些公司在初期主要的价值在于对传统经营方式,即线下经营方式的效率提升,这对于社会是有巨大进步的。但是,到了2023年,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互联网应用里面,各大巨头已经把空白领域都占据了,比如说腾讯占据了即时通讯,淘宝占据了交易,携程占据了出行,美团占据了配送。同时还有字节跳动,占据了视频搜索。逐渐的他们互相开始竞争对方的应用,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作为互联网这个领域本身在替代了传统的线下模式之后,这些巨头们的生产空间已经严重受限,现在的竞争是此消彼长的竞争。一个人能够花在网上的时间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再大幅提高可能性不大。

第二,要从互联网这些巨头的成长经历说起,当初当他们创业的时候,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境外的风投基金。因为当时人民币基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投资这种企业,并承担亏损。因此当这些企业成长后,上市的都是在境外市场,相当于创始人和原始股东都通过境外市场进行套现,而直到后期这些企业成熟之后,才有中国资金通过中概股投资以及沪港通投资进入这些公司股票投资。从而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现象,这些公司的主要经营员工盈利营收来源都在中国境内,而公司的股东都在境外。而且这些公司巨头市值巨大,例如腾讯万亿级别市值,美团8,000亿的市值。而原始的投资股东已经获得了上百倍的利润。买股票的时候,虽然腾讯对于新投资者来说还是个好企业,十几倍的市盈率,非常好的护城河和优秀的经营团队,但是对于南非报业来说,他考虑的是投资变现。因为他的持股有大几千亿,他首先考虑的是这些持股能不能变现成为他的盈利。同时现有的国际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形势,对国别风险考虑权重的不断提高,哪怕腾讯的市盈率已经降到十几倍,境外股东也不一定愿意再持有它十几年。境外股东坚持不断抛售是压制互联网公司股票的根源。因为现在的世界秩序已经跟过去20年不一样,大家还是希望把金融资源掌控在自己的体系里面。而偏偏互联网平台都是欧美资金投资中国后来成长起来的产物。因此随着国家风险评估的改变,减持的动机会越来越强。因此就会出现一个现象,新的投资人不断的进入。而老投资人不断减持,股价就是不涨。正常来说,当新的投资人掌握定价权之后,股价可以再次上涨。但是由于这些平台的市值过大,短期内国内也不会有太多资金进入原有投资人手上接盘。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公司的股价都会受到压制。

第三,这些互联网平台的股东大多在海外。员工市场大多在国内,这就会导致一个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当公司赚钱受益的是境外股东,而国内的员工和市场承受掠夺性的开发的话,剩下的问题就会留在国内,因此利用垄断地位限制竞争对手和问题,对员工社保医保保障缺位的问题。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的问题,这些都会衍生成为他们经营的问题,对于中国主权来说,他们希望多创造社会价值的增加就业,而对境外股东盈利和分红是最重要的问题。这里面其实中国国家诉求和境外股东的利益之间是有一定的分歧的。

第四,由于互联网平台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他们快速的建立了护城河。但是这些护城河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需要不断评估。例如字节跳动的短视频业务不断冲击腾讯和其他原有互联网巨头。淘宝业务不断的受到美团和拼多多的冲击,这些都是这几年才异军突起的企业,因此这些企业的护城河能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需要评估。例如苹果的护城河是肯定强于腾讯的,包括有硬件设计能力,软件的生态,有大量消费者的喜爱。而腾讯核心就是大量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网络效应。更多是功能性的,如果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模式改变,那么微信本身受到冲击,即使不会完全的被替代也会导致价值下降,这也就是字节跳动短视频,不断冲击腾讯的原因。腾讯必须抗击,拿出自己短视频产品来防守阵地。更别说未来AI浪潮的冲击。

因此从短期来看,互联网平台的确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从历史来看,他们团队各方面都是做得非常好的。当前股价不高,近期国家对也有放松管制的动力。但是上述,早期股东减持,长期成长性和护城河待考验,相关人利益未形成稳定合理的分配模式等问题在未来三年内仍然存在,因此该类公司的股价短期内难以恢复上涨趋势。

$腾讯控股(00700)$

全部讨论

03-22 15:23

游戏领域也没有网易出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