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路线的不确定性不足以颠覆硅片组件龙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4回复:381喜欢:248

今天有幸看了一个大V  @新高表  的看空隆基的雪球视频,个人有不同看法。

该大V的核心观点是:HJT会兴起,隆基要失去龙头地位。

那么大V看空的观点要成立需要几个条件:
1.HJT短时间内在和PERC、TOPCON、IBC等电池技术竞争中胜出
2.隆基眼看着HJT有竞争力了,也死不上HJT
3.电池片业务是隆基核心业务

看到大V这个观点,开始我也是懵逼的,电池片技术路线可能出现变革,先担心的不应该是电池片企业吗? 我们知道隆基核心业务是硅片,第二业务是组件,电池片是隆基第三的业务,还只是自用不外售的。通威、爱旭它们核心业务才是电池片。如果从HJT真的兴起,需要淘汰旧PERC产能计提资产减值来说的话,那大V一直在吹的通威以及爱旭它们收到的冲击要比隆基更大没理由说通威的时候就说可以壮士断腕,而更轻的隆基反而说不可以,这大V也忒双标了。

电池片的未来并不明朗

PERC电池发展到现在接近理论效率上限,但现在23%效率也依然有路径可以发展到24%,预计在几年内还是属于主流。至于未来的电池片,主流的有HJT、TOPCON、IBC几种技术路径,其中HJT和TOPCON都是很多企业比较看好的。目前也不确定哪种会真正胜出,或许会是多种并行的局面。

从经济性上说,隆基通威的调研都说未来两三年内HJT都比不上PERC的性价比。通威之前已经上的几百MW HJT产能,现在也是属于亏损只赚现金流的状态。通威现在确实要再新建1GW HJT产能,但通威同时也在新建20GW PERC产能啊,这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目前哪种有性价比一目了然。

通威曾经说过,HJT要成本差价和PERC在2毛以内,效率高出1.5%以上,才有性价比。现在还是有差距,现在最新的PERC量产效率可以达到23.2%,而HJT最高的是晋能所称到年底“将”达到的24.2%,只相差1%。

至于TOPCON, 中来新发布的TOPCON自称效率也达到了24%,按这个效率如果能控制成本量产,性价比会超过HJT,毕竟上TOPCON生产线只要2亿多/GW,且还可以从PERC生产线改造,而HJT产线需要5亿多/GW。

隆基在未来技术路线上并非没有研究布局,隆基在5月份年报网上交流已经说过“隆基对未来的技术路线有自己的想法,但不便透露。隆基确实已经有了一定的选择”, 参考连城数控参股的拉普拉斯签订了6GW的TOPCON设备订单,我个人觉得隆基会先布局TOPCON,如果明年隆基建好几个GW的TOPCON产能我也不会意外。(6GW TOPCON设备订单,我想已经稳超市场上HJT的所有订单量吧)

光伏行业的特点就是设备会越来越便宜,加上技术使得后发产能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所以光伏行业有着类似“领先两步是先烈,领先一步是先驱”的话,在技术还不够成熟、经济性不够的时候硬上,很可能不会有好收益。

中来股份好几年前就已经建造了N-PERT电池片产能,当时的N-PERT也是誉为P-PERC的未来,中来一来就建2.1GW,没有企业比它更“先进”吧。 然而收益一塌糊涂,本来承诺每年利润5亿多,但实际利润除2019年有0.9亿外,其它年份都只是在盈亏线左右,比PERC的盈利能力差远了,典型的领先两步是先烈:

所以,等到新技术发展到经济性了或者快又经济性了,再上产能没什么不对。通威上PERC产能比爱旭晚了半年吧,不妨碍通威是电池片龙头。你现在上5-6亿的HJT,如果当前经济性不如PERC,那么等HJT产线降到3-4亿有经济性了,那你当初花5-6亿上的就沦为了既比不上新HJT产能也比不上PERC的落后产能。

隆基也不是一家守旧的企业

隆基的调研一再说现在HJT还没有经济性,等有经济性了,隆基一定是上HJT产能最积极的企业之一。可我也不知道大V为什么就是认定隆基就是死守PERC,就是在骗人。

从历史上看,隆基非但不是一家不接受新事物的守旧企业,反而是一旦发现新产品有经济性了,不惜对自己旧产线开刀的企业,近几年隆基每年都有上亿到数亿的固定资产减值:

隆基开始是做普通电池组件,发现PERC有经济性了,立马改成PERC扩产PERC。

晶科发布158大硅片的时候,隆基开始是没看上的,但发现确实有经济性,立马改造166扩产166,于是166成为今年最赚钱的产线。

隆基曾经还做过叠瓦组件产线,但后来发现经济性不如半片,立马淘汰改造成半片产线,不惜因此计提资产减值。

我想没几家企业能傻到诺基亚宁死不做安卓的程度,有选择条件的情况下都会去选择做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就算是保协当年也是想做单晶,也抛出了20GW单晶硅片的扩产计划,只是无奈没有资金,而隆基根本不缺资金。

大V还有几个错误的地方:

“组件效率提升2%相当于降价一半”??
这尼玛 我都听懵逼了! 大V说“未来光伏电站成本中 组件 占20%,其他BOS占30%,储能占50%,所以2%效率提升相当于降价一半”。拜托,储能成本关装机成本什么事? 如果你20%效率组件建的1GW电站配2GWh储能, 难道你换成22%效率组件建的电站就可以少配一半的储能吗,什么鬼?  这大V连什么是装机成本什么是储能成本都搞不清楚!
治雨几年前文章就阐述了这个问题,BOS成本可以分为面积相关成本和功率相关成本:


“未来光伏电站成本中 组件 占20%,其他BOS占30%,储能占50%”, 储能明显是属于功率相关成本,不随着组件功率提升而降本,只有其它BOS中的一部分是属于面积相关成本,随着组件功率提升降本。目前中国的装机成本平均是3.5元/W, 如果组件从20%效率提高到22%,那么相同面积的地方可以建设更多功率的电站,所以提高效率可以降低装机的面积成本,效率从20%到22%提高的10%,对应装机成本下降不到10%(因为BOS除面积成本外还有功率成本),乐观估计最多下降0.3元成本 ,效果相当于组件下降0.3元,不到20%。而现在HJT效率只比PERC高1%,所以HJT和PERC的合理价差应该是1毛多元/W,考虑HJT双面和衰减的优势,价差也不应该超过2毛,现在的HJT成本达不到。

“明年的装机需求130-160GW”??
我不知道大V哪里看到的这么低的130GW,但现在市场上普遍预期的是160GW左右,爱旭三季报后的会议上预估的是160-180GW。

通威的电池片成本远低于隆基”??
这个我在隆基中报的时候就分析过,银川的电池片水平或已不输通威。
隆基说银川的电池片已经是领先水平,量产效率已经达23.2%,已经超出原计划年底到23%的目标。
从盈利能力来说,如果单纯看隆基和通威中报给出的数据,隆基银川利润秒杀通威:


从各自中报看,隆基银川5GW电池项目,上半年出货不到3GW,营收23.5亿,利润2.96亿。
通威上半年出货 7.75GW电池和组件,总的利润只有1.87亿


“保协为什么不做单晶”?
保协不做单晶可不仅仅是因为过去多晶的产能很多,而是真的没钱,宣布了一个在云南曲靖20GW的单晶硅片扩产计划,可惜没资金去推进。而隆基不存在没钱的问题。

“多少有钱国企等着进入电池片环节”?
首先,多少有钱国企等着进入电池片环节,首先感到担心应该是通威、爱旭这些以电池片为主的企业,先轮不到以硅片组件为主的隆基。之前治雨也是因为有大企业想进入电池片而不看好做电池片的通威,先不说结果怎么样,起码这符合正常的逻辑;而现在大V因为有大企业想进入电池片而看空隆基看好通威,这什么鬼逻辑。
其次,我觉得国企就应该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去进入光伏电站环节,而不是没优势的制造业。
再次,李振国说,当年多家国企也拿着百亿进入光伏行业,但它们没技术优势,生产效率也不高,最后死得剩个渣。中环已经可以说是混的最好的做光伏的国企了吧,你看这么多年跟友商一比发展成什么样了,最后也卖身给民企了。

“四季度硅片价格要跌”?
确实我觉得硅片价格四季度末或一季度初可能会跌,但硅料价格同样也会跌呀,现在硅料价格就一直在缓跌!




“30-40%增速,23PE是高估值”?
呵呵,您要求可真高。这样的企业给我多来点。

隆基做EPC所以牛逼”?
隆基今年组件出货20GW,EPC也就2GW,才10分之一,这么少的占比能决定什么?行业做EPC最多的民企是阳光电源,你觉得它行业话语权牛逼吗?

“上下游不愿意隆基一家独大,所以通威会成老大”?
大家不愿意隆基成老大,但愿意通威成老大??老双标了,虽然我也持有部分通威,但要吹通威也不能这样吹啊。

综上,我认为电池片未来路线的不确定性不足以颠覆现有的硅片组件龙头。龙头隆基也不可能光看着别家发展自己不发展,特别是在自己资金特别充裕的情况下。 隆基通威都是优势公司,本人也同时持有隆基和通威,且隆基仓位要更大。如果非要我在隆基通威中只选择一个股票买上放几年不能操作的话,我肯定选择隆基,先不说隆基历来的基本面更优秀,光只看赛道的话,长期看电池片赛道会更差一些,竞争对手、技术革新太多了,有不确定性,只能保持跟踪一步步看。 光伏行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能容下多家优秀企业,没必要整天把颠覆挂嘴上。通威现在组件产能才打酱油的几百MW,还没正式公布什么组件扩产计划,大V就把组件要做到第一喊起来,真的过了。 

 $隆基股份(SH601012)$   $通威股份(SH600438)$   $连城数控(OC835368)$  

全部讨论

迪曲2022-09-11 23:07

颠覆隆基的不是中环的210硅片和hjt电池片,而是上游做硅料的通威股份

那就去追吧2021-09-02 00:28

之前隆基电池自供比例低,我理解的原因是电池技术迭代快,产线投产没几年,新路线又出来了,所以电池环节是相对没那么好的赛道。这种理解对吗(毕竟现在都要提高自供率)?

204tian2021-09-01 23:36

以前组件企业自有的电池产能占自己组件产能不到50%,现在各个都说自己要把电池产能扩到70%-80%,显然是不利于第三方电池企业。

那就去追吧2021-09-01 23:13

因为一体化企业在成本上更有优势(自产硅片)?

204tian2021-09-01 23:10

是说对通威爱旭这些专业电池企业不利

那就去追吧2021-09-01 17:50

隆基电池片成本比通威低,为什么是电池片长期看不太好的原因?

投资研习录2021-08-01 20:33

204tian2021-03-01 23:59

未来各大组件企业都会扩产到自有组件70%以上的电池产能,留给专业电池企业的市场空间已经不大了。

头头头头头哥2021-03-01 23:44

看了文章觉得观点很认同,在龙头布局电池片产业的时候,想请问一下楼主怎么看待爱旭和中来未来的发展?

A翟云飞千亿齐翔2021-01-24 14:52

这两个月涨不多,这三天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