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光伏会议纪要 20220717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光伏有比较大的差异,分散式风电发展历程自上而下,国家层面2011-15年到18年早期发展慢,11-15年主要是三北地区,十二五期间。十三五期间,比较大的分散式计划,18-21年总规模接近20GW左右。十四五以来,2020年累计风电项目2GW,20年累计280GW,总规模占比0.7%,分散式成本高于集中式。

风机维度看,风电和风资源,分散式靠近风电负荷区,中东4-6米每秒,三北地区靠近村庄,居民区风速普遍不高。根据项目敏感性,分散式风电前期发展缓慢因为项目经济没有很高吸引力。审批流程,耕地红线环保生态红线军事要求,风电满足审批的流程需要各个地区审批,2-3个风机,项目流程集中式项目是一样,需要走相关的流程,分散式投入产出比比较低,国企不愿意推进。早期分散式风电时间有些重合,国内发电的时间轴,分散式2018年大力推进,主要省份有大规模开发的规划。2020年是陆上风电的抢装规模。经济性方面有更大的优势,2021年集中式项目,是阶段性的项目有延后。21和22年有些回转。土地的因素,分散式风电土地归属比较模糊,户用光伏归属就是屋顶,分散式是几户或者几十户分享,土地一直是其他核心因素,项目的融资和收益分层,早期有争议,项目的经济性,审批的流程,陆上风电抢装的冲突,土地归属导致分散式风电发展缓慢的原因。

有几个点明显改善:①项目的经济性,20年开始风机招标价明显下降,20年抢装高位4000到现在2000元,分散式招标价格比集中式1600-1800略高,风机平均招标价2000元左右,经济性边际改善明显。三一重能,金风,明能低风速,分散式需求提升,有相应机型支撑。②审批流程简化,高质量发展的方案,核准制向备案制调整,地方自主制定,提升地方主导权,项目的简化。未来在制定流程方面进一步简化也是行业的趋势,需要时间进行验证。③分散式风电和陆风抢装,分散式风电和集中式风电,在十四五期间并行发展。十四五期间,国内要求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下游业主来说,分散式和集中式项目收益率达到一定要求,项目的青睐程度高。④土地和融资改善,五月末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发展,培育农村能源合作新型市场主体,鼓励村集体作价入股收益共享解决土地融资的问题,给出了一条路。地方政府持续推出相应的政策,持续改善,核准制向备案制转型。当前分散式早期的限制性因素大致分析。

分散式风电增长的潜在空间,十四五空间有多少?十三五规划,2018-2020年国内国家层面推出规划,一部分没有落地,大部分项目有潜在的规划情况,也是得到了相应共同式经济性还是核心的要义,分散式多元化,规划项目得出的结论已有规划的布局跟大家的想象还是不同,中东南部地区,已有规划省份,三北地区的规划还是比较多,最左边是内陆省份三北区域是标红,分散式内陆规划的省份是标红,三北地区内陆规划的重叠度高,三北地区风资源比较好,分散式推进积极性好,经济性算得过账,驱动力都是比较强。主要沿海省份,分散式规划比较有限,辽宁省,但是上海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没有分散式分布规划,受到土地因素影响,沿海省份通过海上风电消纳,分散式风电的性价比和优势弱一些,沿海省份对于推动分散式风电的驱动力会弱一些,分散式风电区域规划和区域小时数,从上往下是利用小时数,大部分省份都有相应的规划,分散式风电不取决于利用小时的高低,而是取决于是否有相应的规划,投资主体来看,相对来说是比较多元化,河南省分散式和内蒙古十三五的规划,他们对应的运营商和传统五大六小差异大,还有不少民企和地方发电公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一定程度解释这种现象,项目收益率过得去,五大六小民企地方发电公司都会去建。

十四五期间,中长期分散式风电的潜在空间,去年9月份,风能协会,风电下乡总规模目标,市场对于50GW的规划不是特别认可,项目收益率还是具体的操作流程,没有特别的支撑点,十四五期间,小几十GW的量还是有可能。接近20GW的量是十三五的量,还是2-3兆瓦的机型,现在机型从3到5兆瓦机型,十四五规划的省份,规划的量从20GW到40GW提升还是有可能,十四五分散式经济性有明显提升,30-50GW的量会提升。从十四五期间,分散式行业总规模,有可能从350GW到400GW左右,增量市场预期不明确,经济性和审批流程和下游业务驱动性改善,还是有增量。

风电板块的估值,整体装机量锚还是比较模糊,风电会增长增长到多少潜在的增量有哪些,风电的装机有哪些,增量相对比较确定,风电的行业装机规模增速还是有小幅的上修空间。落实到分散式风电优化哪些赛道,分散式风电还是贝塔层面的提升。相应的对应的标的主流机型,金风明阳三一都有增量,塔筒天顺,金雷等都有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