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周期的创新之谜,海尔的生态创新背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0

作者 | 那一夫

01

第二波创新

对于北京冬奥会,科技让人感触颇深。

比如开幕式刚刚结束,有外国网友提问:明明(奥运)才过了半年,为什么科技感的差别这么大?

而到闭幕式,面对那个美轮美奂的虚拟中国结,也有人在感叹,明明AR技术在2017年就已经出现,为什么是北京冬奥会率先使用?

发达国家可能不那么容易领会到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渴望。

一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十八大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更是明确了高端制造、应用研发和基础研究三条“科技竞争”主线。

2021年7月27日,领导人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的致辞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那么,当下如何理解“生存”两个字:

第一,中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21万美元的全球平均水平,距离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仅有一步之遥,但是中国经济增长却落入“5时代”。

这一升一降,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意味着我们要爬过这最后一段坡,其难度远超曾经的日本、韩国。

第二,2021年中国人口净增48万,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就在眼前,未富先老或将成为最麻烦的社会问题。

第三,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中国经济必须找到新的更强大的增长动力,而机缘巧合的是,人类当下正处于一个科技大爆发的数字革命时代。这种机会属于可遇不可求,绝对不容错过。

而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国要能够乘势而为,实现突破的最大短板就是,引领性企业太少。

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中国财富500强企业的数量多年前就超过了美国,但2021年我们一百多家500强企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仅为1.6%,而美国的则接近5%,是中国的3倍。

我们的企业大则够大,还不够强。突出表现就是,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不突出。

领导人说了很多次,中国需要大企业掌握大国重器,也希望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专精特新”。

一句话,引领型企业越多越好。

北京冬奥会可以看作中国引领性企业的一次小规模的集中展示。其中既有早已家喻户晓的中国航天、京东方阿里巴巴、华为,也有像洲明科技这样专攻LED照明的单项冠军,还有早已不是你以为的海尔……

其中,海尔这种伴随改革开放,一路穿越好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企业尤其不简单。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创新性破坏”,意思是科技创新一定会淘汰那些适应不了它的人。像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无数曾经熠熠生辉的名字都是“创新性破坏”的牺牲品。

然而,海尔不但见证了数字时代,更是在中国企业中率先实现了“第二波创新”。而且,海尔的新生态很可能会让一个企业彻底摆脱对创新性破坏的恐惧。

02

要么改变要么死亡

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北京冬奥会科技展台上的那个海尔

冬奥赛场上有一辆车,它的稀缺性远超起步价2500万人民币的布加迪威龙。

2019年,随着生产线关闭,布加迪威龙最终定格在450辆。而出现在冬奥会的那辆车,全世界正在使用的不超过10台。

雪蜡车,是冬奥雪上项目的保障车。贵,尚在其次,问题是有钱都未必有地买。

海尔不造车,但如果没有海尔,北京冬奥会上的这个关键位置可能就是别人的舞台。

这是中国制造从未接触过的高端装备,此前只有少数国家队教练、运动员、打蜡师……蹭着用过别国的,但是最终凭着他们的记忆和感觉,雪蜡车的功能、使用环境、安装环境等等硬是被一点一点还原出了,拼出了完整的工业产品。

这一次的从0到1,中国企业只用了11个月。

助力这一奇迹诞生的是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它的仿真能力和数字孪生技术,能够迅速推演出整车的功能布局及分区,生成工艺图,而且还能提前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彻底改造了传统制造业边生产边改进的制造流程。

海尔卡奥斯,它把雪蜡车所需的研发时间减少了60%以上。

这还是你印象中的那个造洗衣机、冰箱的海尔吗?从雪蜡车身上,你是否意识到了海尔的变化?

2018年2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中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发现,美国标准普尔五百指数企业的平均入选期限为61年,到1980年下降到25年。

那可是美国综合国力的象征,美国的命根。更糟糕的是,2020年标准普尔五百指数企业中,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公司在2010年还名不见经传。

技术狂飙,让企业越来越短命!

依靠单一产品、管理或服务的成功,在当代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

不管过去多么成功,执迷不悟的企业难免被新的“破坏性技术”所教育,而且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想想柯达诺基亚、索尼……这些各自领域曾经的王者,它们没能迎来自己的第二波创新。

当创新随时可能发生,那么企业就必须找到让创新能够随时为我所用的方法,从而保持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要么改变,要么死亡!

事实上,今天能成功管理“创新性破坏”的企业,已经找到了把“技术破坏”变成企业持续创造价值能力的四个方法:

▪ 在热门产品退烧之前先放弃,

▪ 打造平台而不是产品,

▪ 把市场看重的产品转变成了服务,

▪ 吸纳“新兴的破坏者”一起创造价值。

这些方法在今天的海尔身上其实也都有体现。

拿洗衣机来说,海尔洗衣机零售量之所以能连续13年蝉联全球第一,原因就是新技术、新创意层出不穷,让消费者欲罢不能。一种新产品还没过时就被更新的所取代,近些年流行的直驱技术、分区洗、免清洗、空气洗等都是海尔首创发起,自己“超越”自己,这就是海尔对待过去的拳头产品的态度。

今天的海尔已不是一个企业,你既可以把它理解为跨诸多领域的生态体系,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物联网时代多平台的生态品牌。

前文提到卡奥斯,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它事实上横跨了汽车、化工、模具、机械……可以为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提供特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包括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全流程。

除了工业互联网生态,海尔在智慧家庭、大健康、场景物流、创业加速等生态皆有布局。

下图由海尔制造的中国“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冰箱,就是来自海尔大健康生态。

任何能在太空稳定工作的电器,很多指标远远超过了“家用”的想象。

比如,它要足够轻,同时还要足够耐造,要克服发射升空过程中12G过载的震动和最大500G的瞬间冲击;它还得足够省电,同时还要解决微重力环境下的传热和均匀温度场的控制。

这东西外表也许不那么炫,但同样考察了体系性的研发制造能力,海尔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掌握航天冰箱技术的国家。

还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玛西普伽马刀,也是出自海尔大健康生态。这种最高端的医疗手术设备,中国能制造就已经挺让人激动了,它偏偏还拿下了美国FDA和SS&D双认证,杀入美国高端医疗市场。

目前在同类设备中,玛西普伽马刀中国内市场装机量第一、全球市场份额第二。

不但市场效益好,它还让中国在国际放射医疗领域取得了行业话语权,可以参与制定标准。

更为重要的是,用户购买的不止是产品的服务,更是物联网“肿瘤类别场景解决方案”,包括远程档案管理、设备维护、诊断等,体验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全生命周期定制化服务。

简单小结一下就是,海尔驯服了“创新性破坏”这匹野马。围绕用户需求,海尔不断创新,开创了高端品牌、场景品牌、生态品牌三级品牌的全球引领,用中国智慧为用户创造美好生活。

那么,最后的问题或许就是,海尔为什么能做到这一步?如果海尔能够做到,中国其他曾经或正在辉煌的企业能否做到?

03

共创共赢

海尔,诞生于1984年的一个街道小厂,迄今已经38年了。

38年,和现在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入选企业代谢时间相比,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

而在中国大陆,有数据显示,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只有7、8年,而日本大约是50年,美国则是接近70年。

7、8年时间,根本不足以集聚“引领“的底蕴,并发挥引领作用。

纵观现代企业史,企业要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能力——预判对行业命运至关重要的技术创新的负面性。

过去,“破坏性创造”的发生是周期性的,缓慢的。睿智的企业家或者企业超出平均水平的组织模式、管理能力,就能够应对。

然而,数字时代的到来,“破坏性创造”随时随地就可能发生,留给企业应变的窗口期越来越短,好的企业必须靠机制化的预见性,以及雄厚的底蕴才能对抗“创新性破坏”的不确定性。

海尔自身成长为包括智慧家庭、工业互联网、大健康等在内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次“破坏性创新”。它首先是模式创新,然后模式创新引发了科技创新的一连串连锁反应。

模式创新,海尔自己命名为“人单合一”。

它由张瑞敏在2005年正式提出,然后海尔内部刀劈斧砍改革了传统科层制,将8万多名员工的大企业变成4000多个小微企业,员工也化身为创客。

需求随时在变,“不确定”是这个时代的特质之一。“人单合一”极好地呼应了物联网时代用户几乎无所不在的需求。

当疫情中在家隔离的人发出“能在家吃到原汁原味的北京烤鸭该有多好”的感叹,而传统的烤鸭企业却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时,海尔发现了新的需求。

海尔食联网的几位工程师以烤箱为触点,通过将厨师菜谱数字化、厨电互联化、食品半成品化,联合养鸭厂、国宴大厨等生态方研制出了家庭版烤鸭,让用户在家也能享用到正宗的北京烤鸭。如今,“海尔版”北京烤鸭已经进入20多万个家庭。更为重要的是,在食联网的生态体系下,烤鸭预制、冷链、养鸭厂等链条商整体收益平均增长了5%。

当村镇、偏远地区,港口、厂矿、边防哨所等特殊环境难以正常接种疫苗时,海尔发现了新的需求。

海尔生物医疗联合宇通客车造出了智慧接种车,它会监控疫苗存储、使用,自动上传预约、接种信息到数据中心,还可以对线路规划、调度实现实时管理。

在数字时代,过去造家电的海尔如今能解决食品行业、医疗行业、服装行业、化工行业、公共服务等无数领域的困局,这就是模式创新的伟力。

在模式创新支撑下,海尔在对抗“破坏性创造”的路径上也形成了三大科技创新优势:

第一,开放的创新体系优势。

海尔有一个被称为10+N的科创生态——10代表全球10个研发中心,N则代表着遍布全球的用户需求以及与之关联的合作伙伴和超过20万的专家群。这个体系可以延伸到研究机构、大学、500强企业、孵化器、风投……

遍布全球的创新节点和资源使得海尔能够保持24小时连续创新的能力,而且周期被极致压缩。

第二,从原创技术到形成产业链的成果转化优势。

海尔的产品遍布世界,产品要满足不同市场的准入标准,应用场景搭配中国制造,让海尔拥有了市场中罕见的快速反应能力,近十年内,海尔创造了170余项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技术,全部创新成果均快速转化至产业链,引领风气之先。

第三,科技与创业相结合的融合创新优势。

科技创新与创业孵化贯通,这套体系已经孵化出5家上市公司、90家瞪羚企业、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形成了科技助力创业,创业加速科创的融合创新新模式。

这里有一个鲜活的例子:

今年 6 月,海尔硅谷中心监测到波士顿一创业团队正在进行一项研究:将新型控湿材料与制冷系统结合,以实现显著的节能效果。

海尔迅速行动,和对方展开合作。海尔方面对对方团队的短板进行资源整合,将其新材料研发能力与青岛空调团队的制冷系统设计能力、印度团队的工程能力相结合,形成一支中、美、印联合团队。11月联合团队参加了全球制冷大赛,在 445个方案的角逐中,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冠军争夺。

海尔营造的是一个罕见的跨越中国、连接世界的创新生态。

迄今,这一创新体系海外专利1.3万项,是中国海外布局专利最多的中国家电企业。同时,海尔还是诸多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深度涉足最前沿的产业领域,比如工业互联网的定制标准等,这足以显示海尔早已脱胎换骨。

当下的中国和中国企业,不仅仅面临技术大爆发带来的产业生态改造,还包括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恶化,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等等因素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

黑天鹅之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说过,最成功的企业就是懂得接受事物内在的不可预测性并利用它的企业,这些企业懂得确保企业与持续变化的环境一起进化。

可以随同宇航员冲上30万米高的太空,共度数千个日出日落;

可以跟随深潜器探底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渊,倾听地球的心跳;

可以在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上大出风头,成为几乎所有运动员的最爱;

……

极高、极深、极寒、极热、极偏远、极瞩目……总之,都是些环境条件极度苛刻的“极”地。

海尔,走在难而正确的路上。

全部讨论

2022-02-27 14:15

家喻户晓的海尔,有创新的能力

2022-02-27 14:15

科技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必经之路,海尔还是可以

2022-02-27 14:15

不管从哪方面去看海尔,都让人满意

2022-02-27 14:15

这才是未来的潮流,海尔未来可期,这一年突破的真的很大,期待新的一年有突破,引领型企业中就有海尔的一席之地

2022-02-25 15:47

从“0-1”,从研发到造成,海尔又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海尔速度

2022-02-25 15:36

海尔的布局真是越来越广了

2022-02-25 15:34

十八大已经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海尔智家作为国企中的王者企业,已经是响应了国家号召

2022-02-25 15:29

我们研制出了首台雪蜡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还会打破更多技术垄断

2022-02-25 15:19

我看海尔这些年的努力至少目前很有效果的,没白费,百年来,中国品牌从学习者变成追赶者,现在显然已经成为了引领者。

2022-02-25 15:19

海尔不造车,却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