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商铺已是最危险资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2回复:126喜欢:245

现实就是这么骨感!商圈冷落的可不只是广州一地,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二线城市如成都西安,商贸城均出现人气冷清,摊位大量空置的现象。一些大的实体链锁,如百盛百货、中都百货,洋品牌如沃尔玛、家乐福,家电卖场如国美、苏宁都出现关闭门店收缩战线的现象,这还不只是从今年开始,而是有两年的事了。
现在网店,你面上看着不起眼,其实背后已经挺大了。

朋友是一码字的。在这互联网时代,各种字码席天卷地,他觉得煮字不足以疗饥,遂萌生“idea”:开一网店。刚巧以前认识一人,几年不见,听说网店开得不错,就联系上了,说要去看看,观摩观摩。走之前,特地上网看看对方网店内容,琳琅满目,很不错。朋友觉得这样一个网上空间,他弄个人几天也能做出来,信心陡增。
可等去了对方公司一看,傻眼了:200平米的办公空间,几十号人忙着订单、快递、收款等等。朋友感叹:现在网店,你面上看着不起眼,其实背后已经挺大了。我则疑惑:这1年1个亿的生意,还是卖手机套壳,居然是在10层楼上完成的,那要商铺干什么?

现实就是这么骨感!
想起这事,是因为昨天看到一报道,说的是传统实体店爆发“关店退租潮”,还举了广州天河商圈、环市西商圈、人民南商圈为例,有图有真相。笔者在广州工作过,这几个商圈都去过,即使在号称千年商都的广州,它们也都是一流的商圈,曾经是一铺难求。现在面临着大量关店退租,这实在是超出笔者的想象。
但现实就是这么骨感!商圈冷落的可不只是广州一地,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二线城市如成都西安,商贸城均出现人气冷清,摊位大量空置的现象。一些大的实体链锁,如百盛百货、中都百货,洋品牌如沃尔玛、家乐福,家电卖场如国美、苏宁都出现关闭门店收缩战线的现象,这还不只是从今年开始,而是有两年的事了。
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百货股半年报业绩相当惨,南宁百货净利润同比下降52.97%,杭州解百下降44%,广州友谊下滑23%。

商贸城凋零,是天猫“双11”的狂欢、小米“风猪”的起飞,是电商的强势崛起,是商业组织模式的变化。

有些人往商业街晃一圈,看见人气不旺,就摇头:经济萧条呀!我是不能简单同意的。我宁愿把这理解成熊彼特说的“创造性毁灭”,因为在商贸城凋零的另一面,是天猫“双11”的狂欢、小米“风猪”的起飞,是电商的强势崛起,是商业组织模式的变化。因此,是到了对商业街、商贸城、商铺重新加以考虑的时候了。

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深圳的华强北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往日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的巅峰盛况?

我很怀疑。因为,大趋势已经确立,新的商业模式不支持这种传统集市,它的规模经济在电商面前,可能已变成规模不经济。即使众商业地产商琢磨着要把实体店做成电商的体验店,那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在一段时期内,在一些著名商业街,可能还能支撑一阵,而众多的商贸城或临街商店,注定在走下坡路。一二线城市都不能幸免,何况三四线城市。

在未来,制造工厂和大数据商会直接面对个人,再加上一个移动支付和物流,跟商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再来听听马云的一句话吧:阿里巴巴本质上是一家数据公司,做淘宝的目的不是为卖货,而是获得所有零售和制造业的数据;做阿里小微金服的目的是建立信用体系;做物流不是为送包裹,而是整合这些数据。想想这句话,你再想想工业4.0,你会发现,在未来,制造工厂和大数据商会直接面对个人,至多加上一个移动支付和物流,跟商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到此为止,我还没说到近些年商业地产的过剩。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3450家购物中心开业,2015年预计要超过4700家,商业综合体的规模达2.4亿平方米。仅购物中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就超过32%。其实,我列不列出这些数据都无所谓,因为从目前电商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有没有这些商业地产的增量,商铺都会严重过剩。

不要以为这个未来很遥远,它随时都有可能在你身边出现。12年前,马云还在到处烧香磕头求人投资呢。这才多久?瞧好吧,12年后,商铺的过剩很可能都是过去式了,因为过剩的商铺早都改成别的廉价用途了。

精彩讨论

不远的将来2015-09-15 13:42

服务类的,比如餐饮,按摩,理发,医疗等还是需要实体店铺的。另外就是吃喝玩乐购物一体化的新型购物中心还是很受欢迎的,万达,大悦城出租率都是接近100%。再有就是随着收入提高,很多人对价格变得不太敏感,更喜欢在实体店购物的感觉。

功率转换器2015-09-15 16:38

一铺养三代的故事彻底成为了传说

耐心耐耐心2015-09-15 16:38

那是电商不交税 实体要交税 你等电商要交税了再看看

全部讨论

2015-09-16 10:52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3450家购物中心开业,2015年预计要超过4700家,商业综合体的规模达2.4亿平方米。仅购物中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就超过32%。

2015-09-16 10:21

不是电商太厉害,是本来的零售业太差,还没有成体系,给了电商有机可乘。按你这么说7-11,优衣库可以直接关门了,不是还在高速开店吗。美国的电商发展的这么多年,也就是10%市场,按你这么说沃尔玛直接关门了。未来20年人们就不逛街了吗,朋友们就不聚会了吗?这文章有点像朋友圈无脑转发一样。

2015-09-16 09:38

传统的市中心的商业前几年就开始出问题了,但是城市分中心的大型社区的mall里面简直暴热到不行。购物可能降低了,但是其他的餐饮娱乐之类的消费火爆的一塌糊涂。这实质是消费的转变。

最近最主要的变化其实要看外卖等各种到家服务,外卖会不会改变餐饮业等。但是我认为人很难完全变成网络化的生存,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还需要当面交流的话,mall之类的还是会很好的,如果人可以完全依赖网络,脱离面对面的社会性,那么才是商铺的危机。

从经济角度考虑,当然另外一个还有税收的问题。撇开这个不谈,电商和传统商铺的成本区别在于物流和商铺成本之间的竞争力对比。

至于数据的作用,肯定是有帮助,但是能到什么地步,能否成为决定性因素,恐怕短期看很难。

2015-09-16 09:36

国美 苏宁就是一买家电的,不算商圈, 80 90消费倾向品质消费,互联网给不了的,综合性商圈不至于那么弱。

2015-09-16 09:23

先马

2015-09-16 09:09

2015-09-16 09:00

每天卖五千多个手机壳?我看了淘宝,很难有这种店。
另外,这种玩法,存货至少要五万个不为过,你觉得两百多平方能搞定?
具体再算到利润,估计电商一加税,这个公司就得挂掉。
没有交税,别和实体店谈什么利润,存活。网店就是养肥了等一刀被宰了。

2015-09-16 08:25

言过其实了,电商不能替代所有的实体店。

2015-09-16 08:22

时代变迁之快,出乎意料。

2015-09-16 07:24

长夜漫漫,处处险恶,最可能的路径就是门面价格受压下降,最后维持在网店实体店不相上下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