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宣布关停!曾起诉自媒体并败诉,将被“惠民保”取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独角金融

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平台宣布关停后,相互宝也即将退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0家互肋平台关停。

网络互助陆续关停,接下来能否被“惠民保”取代?

1

相互宝宣布关停

关停前三次分摊由平台承担

相互宝12月28日公告显示,互助计划将于2022年1月28日停止运行。公告之日起,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公告中还提到,关停前确诊的患病成员,依旧可发起互助申请,互助金将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截图来源:公告

网络互助,即“一人生病,众人分摊”模式,即当符合条件的成员加入后,如遭遇重大疾病(99种大病+恶性肿瘤+特定罕见病),可申请获得30万元或者10万元的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共担大病风险。

2018年10月16日,蚂蚁金服携手信美人寿推出创新型保险产品“相互保”。当时,“相互保”还具有合法的保险外衣,上线一个多月用户便突破2000万。不过,这款产品推出不到50天便“夭折”了。

2018年11月27日,蚂蚁金服、信美相互双双发布声明称,由于监管认为后者涉嫌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条款和费率等问题,要求其停止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的名义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随后,信美人寿退出,相互保就此结束了短暂的生命,“相互宝”诞生。一字之差,相互保从一款保险产品变身网络互助计划。

截至12月28日,支付宝平台数据显示,成立至今,相互宝共发起爱心分摊71期,受助成员达17.9万余人,募集互助金259.37亿元。

但近年来,相互宝分摊金额逐年上涨,与此同时,有关相互宝的投诉量不断激增。

2

蚂蚁集团打了565天官司

金角财经二审胜诉

2019年10月,自媒体“金角财经”发布文章提到蚂蚁集团旗下的“相互宝”的费用暴涨了很多,并且存在骗保的可能;有被“相互宝”拒赔的人员或家属称,“相互宝”理赔艰难等问题。

2020年5月,蚂蚁集团旗下公司以名誉权纠纷为由起诉金角财经,要求金角财经删文、道歉、赔偿200万经济损失。

2020年4月,自媒体“观点”质疑“相互宝”,同样遭到蚂蚁集团的起诉,要求“观点”删文、道歉、并索赔200万。

金角财经创始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广州互联网法院通过立案那几分钟内,一股让人惊讶的舆论动员能力,将数百篇起诉金角财经的稿件,瞬间铺满了互联网。其中不乏只有原告与被告才能看得到的,法院后台的截图。而这200多家媒体异口同声说金角财经的稿件为“失实报道”。我当时的理解是这起案子已经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一个“杀鸡儆猴”式的标志。

2021年12月14日,蚂蚁集团终审败诉。据金角财经称,历时565天,开庭听证7次,蚂蚁方申请保全-撤销保全-再申请保全,追加被告并撤销追加被告,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二审,作为应付这些操作的一方,“金角财经”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蚂蚁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二审案件受理费 10100 元,由上诉人蚂蚁会员(北京)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金角财经认为,这种网络互助模式存在的问题不解决,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末日。

3

网络互助陆续关停,能否被“惠民保”取代?

国内第一家互助组织“抗癌公社”(后改名为康爱公社)2011年成立,开创了0预付的医疗互助模式。随后相似模式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e互助、壁虎、夸克、蜂巢等。

2018年以来,网络巨头纷纷布局网络互助,包括蚂蚁集团、百度、小米美团等。不过,受行业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相互宝和其他网络互助计划的运行都经历了震荡。

2020年8月时,成立仅300天的百度旗下“灯火互助”计划宣布因“计划参与成员人数少于50万”下线。2021年,加上相互宝,退出的网络互助平台达10家,分别为美团互助、轻松互助、水滴互助、悟空互助、小米互助、360互助、新浪互助、宁互宝,以及点滴守护。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仅轻松互助和水滴互助2家运行约5年,其他平台运行时间皆不足3年。

《证券日报》曾援引北京朝阳法院指出,其在审理多起消费者起诉互助平台要求支付互助金的案件过程中发现,网络互助产品在宣传上存在模糊与保险界限的情形,存在误导消费者之嫌。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教授表示,网络互助在国内有实验、探索的性质,在当前社会的主要保障制度之外,发挥了一定的、阶段性的积极补充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众保障意识。但相比监管明确、运营更成熟的商业保险,转投保险产品是用户更好的选择。

近两年,各地政府主导、保险公司承保和理赔,第三方平台推广获客的合作模式,推出了不同版本的“惠民保”,并成为一种新型保险产品。

简单来讲,“惠民保”是一款补充医疗保险。当个人住院或确诊为重大疾病时,个人在医保之外的自付部分,再扣除1-2万的免赔额之后,向保险公司报销剩余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部分城市可达50-100万)。

早在今年1月份,蜗牛保险发布《百城惠民保深度分析报告》显示:“惠民保”呈现三大明显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竞争提速、同质化初显。此外,“惠民保”还呈现出遍地开花,但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征。虽然全国参保人数激增至超3000万,深圳的参保率超50%,全国领先,但在大多数城市,当地惠民保参保人仅占医保参保人总量的1%~15%,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截止2020年底,各地“惠民保”参保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保费超10亿。

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今年以来,各别地区“惠民保”价格与前两年相比开始上涨。接下来,“惠民保”的好口碑能否持续?你怎么看待相互宝停止运行?欢迎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为独角金融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及作者!未经允许擅自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独角金融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