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高低”的底层逻辑

发布于: 雪球转发:755回复:372喜欢:2194

在投资市场中,几乎每个人都绕不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不同公司存在着不同的市盈估值,这也几乎是咱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一个逻辑大关,虽然这是咱们做好投资的基本功,但要想真正能理解透其中就里,也并不容易,本篇从底层的思维角度,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

真正理解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太过高深的道理认知,甚至不需要繁琐的逻辑演证,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更易去打通,关于这个问题,个人也是在平时的调研感悟中逐步去理解通悟的,我凝练了十八个案例来辅助打通。

同样利润的两家公司为何在资本市场会有不同的估值呢?先说第一种类型,老规矩,从生活案例去着手打通。

你呢,想找一份好工作,人力公司给你提供了两份不错的活,二者每年都可以赚20万,但甲工作是朝九晚五办公室,铁饭碗,双休,需要5万打点关系可以搞定,乙工作是早起贪黑体力活,单休,不需要花钱可直接上班,你会选哪一个呢?

事实上,大部分人会选择第一个,这就是现实,我们的内心是很诚实的,如果二者可以作为股票在市场交易的话,想必花高价钱买那份好工作的人一定不会少。

那么问题来了,二者不是一样的工资呢,为何人们对它们会有不同的出价呢?因为赚钱的辛苦难易度不同,同样赚1块钱,人们更喜欢办公室的那个,而不是搬水泥,这也是我要谈的第一种在同等利润下估值不同的原因:盈利的辛苦度或难易度。虽然都是可以赚一样的利润,但人家有些人却有大把的时间去规划其他的投资,而有些人却只能一天到晚干个不停,没时间考虑其他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体不体面的问题。

而企业也是同理,企业也是跟咱们所找的工作那样,有些企业躺着就可以赚到1个亿,有些企业则非常辛苦吃力,如果真要让咱们买下他们自个去经营,试问你会不会高价买那个更容易的呢?我们的行为是很诚实的,理解了这个案例,再去理解投资也就不难。

再来吃第二盘栗子:

小王和小李都想找一个月赚一万的贤惠媳妇,俩人都比较幸运,通过多方筛选、工资核验,终于结婚,小王的媳妇每个月除掉基本的生活费外,可以攒5000多,而小李媳妇却是月光族,原来她每个月光化妆品就需要不菲的费用,对于她来说是必需性消费。问题来了,如果她们二者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如果重新选择,我们会不会愿意为小王媳妇多付些彩礼呢?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她一年就可以多创造6万多“利润”,而我们多付15万彩礼又能怎样呢?由此,我们是愿意的。为何会愿意付出相对溢价呢?很简单,因为小王媳妇更容易积攒出闲钱,它换算到企业中去,就是自由现金流,我们对这种类型付出溢价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对人如此,对企业亦是如此,看看茅台,再看看中石化,一目了然。

有些企业就像小李媳妇那样,虽然有不少的利润数字,但却也有必需性的维持性“化妆品费用”,同样利润数字的两家企业,一种是“小李媳妇”,一种是“小王媳妇”,试问你愿意高价买哪个呢?哪个低价卖你也不愿意要呢?有些道理咱们可能难以去理解,但是对于真正经历过的人来说,这种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这是我要说的引发估值高低的第二种类型因子:利润数字一样但自由现金流不同。

继续吃第三盘栗子:

小王和小李是你的俩朋友,都做着水果生意,能力不分伯仲,这个时候他们俩都找到了你,说是有一笔一样的水果生意找你合作,你了解小王的品行,你跟他关系很好,知根知底,过去几次投资都没让你失望,很靠得住,他需要100万资金,预期可赚100万,而小李则需要90万资金,预期可赚105万,但小李品行却一向不端,过去你在他手里栽过几次,你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小王。

这是一个再现实不过的案例,相信咱们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的行业,甚至同样一个项目,你却选择了更高价的小王,而没有选择收益更丰的小李呢,原因是我们对他们的信任程度不同,我们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以高信任度下的高溢价来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

公司也是同理,有些公司管理层劣迹斑斑,根本不值得去信任,在同样的增长预期下,我们更愿意付溢价给那个更信任的管理层,这也是为何在同等条件下,那些优秀正派的公司会享受溢价的原因。

这是我要说的第三种类型因子:信任程度不同引发的估值高低。

继续吃第四盘栗子:

你手里呢,有一笔钱,这是你一辈子攒下的血汗钱,存银行嫌利息低,炒股又怕亏钱,所以你想放几家民间借贷,一边是小王,一边是小李,小王是你几十年的老同学,自己做生意很不错,需要资金周转,每年可以给你6个点利息,小李对于你来说是个陌生人,你对他了解很少,利息是7个点,那么试问你会选择谁放贷呢?我问过不少人,基本上都会选小王,而底层原因也很简单:我们更了解他,了解让我们甘愿去做出一部分牺牲。

对于公司也是同理,我们要知道,有些公司在公布披露信息时,遮遮掩掩,财务也模模糊糊,很多文字也并没有打算让投资者看懂,披露的消息也很少,有些投资者关心疑点也不做解释,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无法对这家企业做到更多了解,这样只会让市场对你更加谨慎,甚至恐惧,李录在其书中也谈到过类似的案例。

而相反,有些公司则非常坦诚,事无巨细的把自己的运营细节,战略要点,财务解疑等都毫不保留的跟投资者回报,这类企业对市场而言是非常透明的,像海天等,结果就是我们对两家公司的了解程度就完全不同,我对此就有很深的经历,无疑,那个自己不了解的企业,谁又敢那么大胆去拿高价“赌”它呢?这就如同对外借钱,越不了解对方,就越不敢借给他。

这是第四种引发不同估值的类型因子:了解程度不同引发估值不同,企业对外所呈现的透明度是不同的,通常,越透明越高,越隐晦模糊越不容易获得高估值,这一点咱们自己也可以继续展开去分析。

再吃第五盘栗子:小王公司是一家软件会员系统平台公司,在当地有很高的使用率,这个软件本身是按照年会员收费,一年盈利1个亿,而且用户粘性很高,不会轻易去更换,提价权很确定,每年打卡提价15%,而小李公司是地产公司,也是利润1个亿,刚在开发区拿了一块地,预期也是每年15%增长,那么试问你更愿意为谁付高价呢?

无疑,人们更愿意花点钱买那个确定性更高的,很简单,因为它的预期难度更低,确定性要更高,当然,可能那个地产公司也真的达到了预期的涨幅,但在估值上面,永远是站在当下看未来,只要预期难度在,它的估值就不会太高,已经实现的马后炮解决不了预期难易度的问题。

公司也是同理,可以看到,那些确定15%增长的靠提价权驱动的公司,比那些预期20%但预判分析难度更大公司的估值要更高,底层逻辑就在这里。这也是第五个引发不同估值的类型因子:预期及预判分析的难易度不同,估值也不同。

继续吃第六盘栗子,老演员继续登场:

小王公司和小李公司,一年都可以赚1个亿,不同的是,小王公司是做化工业务的,他得加上借来的100亿,才可以赚一个亿,经营稍微不好,就会有亏损风险,而小李公司则是卖品牌白酒的,10亿净资产,没有负债,每年稳赚1个亿,试问你更愿意为哪个付溢价呢?从一级市场实业思维去看,我更愿意花25亿买下第二家,而不愿意花20亿买第一家,原因很简单:杠杆,杠杆本身就是暗含的潜在风险因子,虽然即便可能它发生概率很小,由此,这也是第六种类型因子。

继续吃第七盘:

小王公司是养猪的,时而盈利时而亏损,业绩不稳,今年行情还可以,赚了1个亿,小李公司是卖品牌火腿肠的,每年稳定卖1个亿,试问如果要你花20亿,你更愿意买谁呢?无疑,人类规避风险的天性看法是更喜欢稳定,不喜欢波动和亏损,为骨子里的喜好付出溢价,这点也是天性,这是第七种类型因子:稳定性公司更易获得高溢价,周期性波动公司估值相对要减分。

第八盘栗子:

小王公司和小李公司都是调味品企业,同时上市,利润和募资额也都一样,前者满产满销,上市募集资金准备扩产3倍产能,由于公司品牌产品需求强劲,预期一旦达成,叠加提价,将会增加5倍利润,而小李公司,由于产销一般,准备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顺便收购调味品公司,能猜到市场会对两家利润相同的调味品公司做何估值吗?以个人经验去猜测,前者pe有可能达到80倍以上,而后者则要差很多,因为二者的预期相差太多,一个是五倍预期,一个是有风险的并购。

这种预期不仅表现在利润预期,还包括在定性角度对管理层的一种无名的预期,比如现在雷军和格力老板都同时辞职创业做手机,在融资阶段,谁的股权更值钱呢?答案不言自明。

继续吃第九盘栗子:小王和小李都是做奶粉行业的,小王是高端奶粉,小李是低端品牌,突然行业内出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危机,那就是出现了毒奶粉事件,而且一度频发,试问,这个时候你更愿意溢价购买哪个公司呢?

事实上,人们更愿意为那个避险性品牌付溢价,行业越有危机,那个品质更好的高端品牌就会更受益,其估值水平就会越高,其底层逻辑在于,行业越有信任危机,越混乱,信任越稀缺,消费市场就越会往头部高端品牌大企业去聚集,此时,高端品牌所内含的无形信任牌会在危机期间得到彰显和放大。

这也是第九种引发估值分化的类型因子:市场人性情绪的变化。这个逻辑类似于“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市场环境的变化引发人们对某些资产性质的偏好,跟其是一个道理,它包括在不同环境下,对优秀生意模式的追逐,对避险资产的追捧等。

继续吃第十盘栗子:

小王和小李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佼佼者,小王是一名顶尖的医师,小李则是一名国内顶尖的数学老师,教学极其优秀,二者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但它们在未来的爆发力却相差很大,前者顶多就是做到院长,拿着固定的薪水,但后者却可以通过线上数学培养,做到千万级别的学员人次,当咱们在投“人”时,它们二者所带来的想象空间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我们也就愿意给那个数学老师更高的估值。

而公司也是同理,有些行业公司,本身就处于未来拥有巨大流量的赛道风口,比如新能源汽车、大医药等,而有些传统成熟行业则缺乏想象力,比如自行车行业等,这也是我要说的引发估值不同的第十种类型因子:想象空间不同导致人们对付出溢价的甘愿程度不同,这一点是更大的想象空间为公司所赋予的估值议价权。

当然,其估值的高估程度也要看对想象空间的可行性,如果可行性较低,那就变成了题材炒作,从理性的角度去说,想象空间对内在价值的加持只是停留在表层,并未对价值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继续尝第十一盘栗子:

由于孩子学习不好,你打算给你儿子找个英语替考人员,考试机会只有一次,这里有两个人,小王是学霸,每次英语考试都能稳定考90以上,要价1万,而另一个是一地道美国人,但是没考过类似的英语考试,要价9千,你们对其能否考高分有很大分歧,反方认为即便是地道美国人,也未必能解答国内的试题,试问你会选哪个呢?

我问过很多人,大部分人都会选小王,事实上小王完全具备更大的估值议价权,也即即便要价更高,也会有人去选择他,因为市场对他的一致认同性要更强。

还比如,一家胰岛素公司和一家旅游公司,二者利润都是一个亿,市场预期都在15%以上,但突然来了一场巨大的瘟疫,不知会持续多久,此时,胰岛素公司估值25个亿,旅游公司估值20个亿,你更愿意买哪个呢?

若是我,我会选择胰岛素公司,因为疫情并不会影响它的业务,市场一致性很强,但至于会影响旅游业务到何种程度,我们不得而知,市场会对这个事产生分歧,事实上,从市场经验去看,在发生事件后,前者的估值要比后者更占优,其底层原因就是分歧度不同,对于那些市场分歧较小的公司,其估值相比那些分歧更大的公司,通常要更占优,买盘资金更旺盛。

典型的就是咱们疫情之后,必需性大消费股估值基本都不受影响,甚至逆势上涨,而一些航空类却影响不小,市场在背后都在默默做着选择,最终的体现即是,那影响分歧最小的最受资金追捧,分歧越大,资金分歧也就越大,估值优势被削弱。

继续吃第十二盘栗子:

小王是一名研究生,是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现在实习阶段,工资3千,正在进一步进修,后期转正期,正常一年收入40万,小李是装卸工,工资1万,试问,如果让你出200万投资其中一个人,你会选谁呢?有没有觉得那个现阶段工资3000的小王很吸引你呢?

而公司也是同理,拿医药公司来说,有些公司就是卖产能无限的中成药,一年卖个10个亿,但是有些创新药公司,虽然现阶段也是卖10个亿的药,但它们很多管线的利润释放都是后置的,后期一旦释放,可能是几十倍的利润,由此,虽然二者当前利润相同,但估值却完全不同,这就是我要谈的第十二种引发估值不同的类型因子:不同的利润释放模式。

第十三盘栗子:

小王公司利润10个亿,过去五年增速为40%,估值为300个亿,小李公司也为10个亿,过去五年为-20%,业绩一路下滑,估值也为300亿,试问,你更愿意买哪个呢?事实上,我们愿意在这个价格所买的那个,它的估值定然还要更高,市场告诉我们,那个增速更高的估值通常要更高,虽然它们当前利润一样,虽然它们未来预期可能也一样,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会产生这种不同的估值呢?这也是我要谈的第十三种类型因子:人性中难以克制的非理性、线性预期心理。

这种心理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就如同我们对那个从20分快速进步到80分的学生表现的会更乐观,对从100分下落至80分的学生却表现失望,虽然它们都是80分,虽然未来并不一定谁更强,但在当下,我们对那个进步快的却更为乐观。

继续吃第十四盘栗子:

小王和小李都要竞选县长,你私底下很多朋友都在押注谁可以中选,在选举到一半人数时,小王比小李多出一大截,你意识到小王比小李影响力要更大,小王大概率是要胜出的,选举正在进行中,此时有两个选择,其一是5万押注小王,赢了可赚3万,其二是3万押注小李,赢了赚3万,输了都是亏光,那么此时你会做何选择呢?

正确的选择是第一个,事实上很多人也终究会明白过来,因为小王的胜率很高,以高胜率来获取60%的收益,要远好过低胜率博取100%的收益,这跟咱们做投资是一个道理,烙定确定的适度收益,远好于高风险下的低收益。

这个案例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小王和小李只能有一人胜出,在这种竞争模式下,一旦一方形成具备很大的优势,那么它跟竞争对手的被追捧热情,分化会越发加大。

在只能有一个鱼王商业竞争中,也是同理,一旦鱼王立起,将会享受整个市场的所有蛋糕,当微信占领40%市场时,市场对其估值要远大于其竞争对手,这种估值分化的底层逻辑,跟竞争模式直接相关,咱们再不能用单纯的市盈去比较其高低,这也是我要分享的第十四种类型因子:特殊竞争模式下的估值分化。

继续尝第十五盘栗子:

小王有一家铜矿销售企业,主要资产就是在自家后院发现的价值100亿的铜矿,小李则是一家品牌黄铜礼品公司,拥有自己的饰品雕刻技术,二者都是每年10个亿利润,试问谁的内在价值更大呢?

毋庸置疑,小李公司价值要更高,因为小王的铜矿迟早要卖完,它是价值消耗型,而小李的品牌黄铜饰品则是内在雪球迭代型,即便自家铜矿卖完了,也照样具备持续的盈利能力。这也是我要谈的第十五个因子:内在价值的消耗、迭代模式所引发的估值的不同。这也是为何市场中的煤炭公司不及品牌酱油、白酒公司估值的原因之一。

继续上第十六盘栗子:

这次小王去相亲,看上一女孩,人家开价彩礼50万,彩礼虽不菲但小王却答应了,因为他发现女孩家里有不少知名书法家的真迹,那将是不菲的一笔财富,于是小王不吝高价彩礼直接拿下,这也是我要说的第十六种类型因子:隐蔽资产所引发的不同估值。

公司也是同理,同行业同利润的两家公司,那个具备隐形提价权的公司,通常会享受更高的估值,隐形提价权也是一笔隐蔽资产,如果市场没发现,那将会是一次很不错的套利机会,这也是龙头品牌企业拥有溢价的底层原因,当然,公司没有释放利润的隐蔽资产也有很多类型,需要咱们自己去凝练。

继续吃第十七盘栗子:

有两家扫地机器人公司,一家年利润1个亿,一家年利润20个亿,试问,哪个应该享受高溢价呢?答案是能赚20亿的那家,因为在有些行业中,越有钱就越可以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渠道费用等,就越容易把产品做的更好更专业,获取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二者的分化通常也将会越来越大,这也是历史的规律。

像以上两家公司,在五年之后,同样一个扫地机器人,一家的产品被注入的是上百亿的研发,另一家则只有几个亿的研发,质量持续分化,可想而知,用户会怎么选择。

这也是我要分享的第十七种类型因子:竞争优势的迭代速度所引发的对竞争的分化。

第十八盘栗子:

小王是卖品牌高尔夫球杆的,小李是卖品牌酱油的,二者都是政府指定的唯一生产厂家,垄断了当地的市场,高尔夫利润10个亿,国内还剩80亿利润市场,酱油每年5个亿利润市场,二者市值是一样的,试问你会买哪一个呢?事实上买酱油更明智,因为它是重复性消费,在卖完80亿后,还能稳定的盈利,而高尔夫球杆就不同,重消性弱,这就导致二者在未来的盈利能力不同。

这也是我要分享的第十八种类型因子,不同的重消模式通过影响增长模式,进而引发高低估。

十八盘栗子吃完,喝点六粮消化下,以上就是个人在长期的调研思考中,所感悟提炼出来的常用的十八种导致不同估值的细分因子。

这里要捋清一个点,咱们平时所谈论的估值高低,更多是以静态市盈为锚点,市盈高,我们潜意识就认为他们是高估值,反之亦然,必须要指出,其实这种心智是错误的,犯了概念性错误,因为市盈高仅仅代表市盈高,代表不了估值高,比如有些利润后置的高市盈企业,可能都是极度低估的,那些价值消耗型的低市盈企业,可能也是极度高估的。

咱们所通常所谈的以静态利润为锚点的高低估,可称之为“静态高低估”,意思是市值相对当前赚到的利润,它是“高估”的,由此,咱们以上所谈的十八个因子,在本质上是打通的是引发高低市盈的底层逻辑。

而真正意义的高低估,是企业的市场价值跟其内在价值的对比,比如咱们看到的某些高市盈的公司,我们虽然可能认为它的高市盈代表其高估,但实际呢,企业的市场价值(市值)依然远低于其真正的内在价值,也即是人家真正的状态是低估,而至于为何高低估,那就是另外一个课题了:对于价值回归因子的分析。

以上十八个因子中,有一部分也都是影响价值回归的因子,比如分歧越来越小,价值回归就会越快,这点也可以去解释企业高低估的原因。

在实际分析中,企业之间的对比,是非常复杂的,绝对不是单维度对比,即便是同行业的两家经营同样业务的公司,也不可能刚好只有一个点不同,像茅台跟舍得,影响高低估因子有很多:提价权、市场空间、产能空间、隐蔽资产、竞争模式等,这诸多复杂的因子,共同影响着二者不同的静态估值。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企业,我见过不少人,甚至是分析师或专家、企业家,拿公司比行业平均市盈低来说某公司低估,这就是犯了常识性错误,这也是咱们所忽略的,所以不要随便拿两个相似企业的市盈高低来论高低估。

即便都是经营一样的业务又如何呢,在本质上,它们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影响估值高低的因子也错综复杂,所以,又岂能单纯的以市盈高低来判断它们的高低估呢?比如有些人拿牧原温氏利润相比论低估,这是非常缺乏常识的见解,二者虽都跟养猪有关,但企业差异点简直太多了。

由此,客观的估值就像通透的婚姻一样,永远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不需要在对比中期待惊喜,不需要跟其他企业比,不需要跟行业比,因为真的没法比,以上所谈因子,都是从定性的角度去打通解释,而定性无法解决定量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对比问题。

严谨来说,以上十八个因子属于细分因子,整体可概括为四类:市场预期、避险情绪、模式属性,内在价值,这十八个因子都逃不开这四大类,这里就不一一归纳了。

当然,以上打通的是引发“静态高低估”的逻辑解释,有一点不要混淆,并不是说某些现象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就说明它的存在状态就是正确合理的,至于某些“静态高低估”是否配其位,我们还是要单独去分析。

最后回复朋友一问题,有朋友问如何看待害怕亏损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个人在投资过程中,从不担心害怕亏损,我唯一在意的是,害怕自己认知不够,逻辑不牢,上进不足,当盈利成为一种习惯,对亏损恐惧的心魔也会得到极大的抚慰。

打通底层投资逻辑,打牢系统认知,尽在个人长期精心打造的伯庸智库精品。 @今日话题    $片仔癀(SH600436)$    $ST加加(SZ002650)$    $牧原股份(SZ002714)$  

精彩讨论

小鳄魚012021-06-28 19:06

謝謝老師,摘列如下:
1 赚钱的辛苦难易度不同
2 利润数字一样但自由现金流不同
3 信任程度不同引发的估值高低
4 了解程度不同引发估值不同(企業是否透明)
5 预期及预判分析的难易度不同,估值也不同
6 是否有槓桿影響估值
7 稳定性公司更易获得高溢价,周期性波动公司估值相对要减分
8 前景預期明確的公司享受高估值
9 市场人性情绪的变化。这个逻辑类似于“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10 想象空间不同导致人们对付出溢价的甘愿程度不同
11 市场的一致认同性強弱影響估值
12 不同的利润释放模式
13 对那个进步快的却更为乐观
14 特殊竞争模式下的估值分化(龍頭老大估值更高)
15 内在价值的消耗、迭代模式所引发的估值的不同
16 隐蔽资产所引发的不同估值
17 竞争优势的迭代速度所引发的对竞争的分化
18 不同的重消模式通过影响增长模式,进而引发高低估

傻傻笨笨2021-06-28 14:06

对吴老师永远都是顶礼膜拜,水平差太多太多了,我琢磨出一条弱者思维,就是对吴老师介绍过的股票一揽子买入法,貌似取胜概率比自己选股大的多的多啊!

帆__2021-06-28 15:41

市场预期③④⑤⑧⑩⑪⑬、避险情绪⑥⑦⑨、模式属性①⑫⑭⑱,内在价值②⑮⑯⑰

疾风知劲草9512021-06-28 15:16

加加在利润只有1个亿的情况下没有强化主业,反而各种并购,而且并购也大多失败为主,作为一个知名品牌上市公司过去一直做相对简单的低盐固态发酵主打三四线 农村市场 没想到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被海天 厨邦 千禾等打的片甲不留,管理层历史上有劣迹斑斑,现在酱油也是竞争稳定的红海市场,金龙鱼的丸庄酱油也来势汹汹,实在不知道这种企业未来怎么杀出重围。吴老师可能只是当一个经典案例来分析的,并不代表看好。

ST老中医2021-06-28 14:03

一盘加一盘,加呀加,加加,懂了!

全部讨论

謝謝老師,摘列如下:
1 赚钱的辛苦难易度不同
2 利润数字一样但自由现金流不同
3 信任程度不同引发的估值高低
4 了解程度不同引发估值不同(企業是否透明)
5 预期及预判分析的难易度不同,估值也不同
6 是否有槓桿影響估值
7 稳定性公司更易获得高溢价,周期性波动公司估值相对要减分
8 前景預期明確的公司享受高估值
9 市场人性情绪的变化。这个逻辑类似于“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10 想象空间不同导致人们对付出溢价的甘愿程度不同
11 市场的一致认同性強弱影響估值
12 不同的利润释放模式
13 对那个进步快的却更为乐观
14 特殊竞争模式下的估值分化(龍頭老大估值更高)
15 内在价值的消耗、迭代模式所引发的估值的不同
16 隐蔽资产所引发的不同估值
17 竞争优势的迭代速度所引发的对竞争的分化
18 不同的重消模式通过影响增长模式,进而引发高低估

2021-06-28 14:06

对吴老师永远都是顶礼膜拜,水平差太多太多了,我琢磨出一条弱者思维,就是对吴老师介绍过的股票一揽子买入法,貌似取胜概率比自己选股大的多的多啊!

2021-06-28 15:41

市场预期③④⑤⑧⑩⑪⑬、避险情绪⑥⑦⑨、模式属性①⑫⑭⑱,内在价值②⑮⑯⑰

一盘加一盘,加呀加,加加,懂了!

2021-06-28 13:33

十八盘栗子吃完,喝点六粮消化下$舍得酒业(SH600702)$

2021-07-02 10:23

雪球罕见的持续传道的大V,纯干货不废话,雪球无出其右者,怎么很多人就只想着抄作业呢

2021-06-28 15:44

龙头股溢价的本质还是国家高速发展的窗口期结束了,进入了存量经济的阶段,各行各业都出现了马太效应。要是国家仍然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上述不少栗子的条件可能就不成立了。

2021-06-28 13:21

每天在雪球最期盼的就是老师发文

2021-06-28 14:45

问题是定量,这些谁都懂。十年增长30%,要价2000多亿,一个地产公司利润高一倍前瞻两年增长50%也只要200亿。市场有明显增长的50ps,也有明显增长的0.1ps。如何解释

2021-06-28 15:38

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个人认为主要四点1.未来行业空间。2.成长确定性(包括护城河、定价权等等)3.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恶性竞争风险、杠杆等)4.增速及无风险利率。 总的来说都是由投资者群体的预期和信念给出的商业模式的价格。